第四章 长者(1)
作者:忧戚玉成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739

1

余乔离校两年后重回C大,原想是放纵忧伤,有意放大内心的无助与痛苦,以此向自己所信仰的上帝抗议――抗议?让他感到自己被丢弃,而这种抗议的极端形式就是他主动结束自己的生命。软弱的时候,他常常就想一死了之。只是,很多时候他还是很欣慰地相信:无论他到了如何想放弃生命的地步,他都不会死于自杀。不是因为他对把握自己心灵状态的能力有信心,而是因为他发现自己在最软弱的时候心里也还是残存着对上帝作为的仰望和信心。

回到清水湖的那天晚上,他感到自己的忧郁状态几乎达到自己所能承受的极限。在他差点就要用行动来试探“主”的时候,意外情况真的发生了:一个女生出现在湖边,悲痛地呼唤自己已经自杀的朋友……那是一个敏感而暴躁,忧郁与绝望的女生,她似乎走投无路的处境正如同当初的他自己。虽然她不好接近,他还是如影随形地跟着她。一切的情况好像出于偶然,却又仿佛出于那种让他逃不开的力量――他很愿意设想那正是上帝所给他的神迹。上帝让他看到别人的绝望,让他感受到别人的心灵也是那么迫切需要上帝的救恩。或许上帝要“使用”他去安慰一颗受伤绝望的灵魂。一感受到自己并没有被上帝丢弃,他心里的抑郁终于开始消散了。他明白自己身处这个世界,是逃不开挫折和苦难的,但是主说“?已经胜了这个世界”。他所信靠的是创造天地万物、掌管整个宇宙运行的主宰;对来自这个世界的伤害,他还有什么胆怯害怕的呢?主是满有恩慈的主;忧伤痛悔的心,?不会轻看;?有赦免的大爱,没有任何诚心痛悔的罪是?所不能赦免的,也没有任何谦卑认罪的人是?不能饶恕的――有了耶稣在十字架上的流血献祭,罪人以前所做的一切有愧于自己良心的事情,又如何能够辖制他的未来,甚至把他带到死亡之地呢?他如何能愚蠢地任由自己从前的“过失”来辖制自己的心灵呢?他终于惭愧地意识到,自己在心里固守那些已经被上帝的恩典所遮盖的“过失”,任由自己沉迷于那种忧伤和痛苦的心灵状态,实际上是要用自己的“受苦”来代替那已经为自己的罪受过死亡的耶稣,其实质还是让自己的“功劳”来代替上帝早已在十字架上所完成的恩典。既然他要称自己为基督徒,又如何能骄傲地把上帝的恩典撇在一边,反倒要让自己“自作自受”到底,以让“自杀”这种足以为上帝的荣耀抹黑的事情来迷惑他的心灵呢?

他之所以会被“自杀”这个念头所迷惑,除了是因为离校出走之后经历了很多艰难,还因为两年前发生在C大的那个因他而起的悲剧让他总是无法释怀―― 一个因为他的“过失”而消逝的生命铭刻在他心底的记忆让他感到难以喘息。他难以原谅自己,即使在成为基督徒之后,他还是常有被遗憾和痛苦所折磨的时候,而隐藏在他这一切消极情绪背后的,似乎还有一个让他挥之不去的白影――每当他回想起C大清水湖的那块小坝,想起那个在雨中撑着伞的矮小身影的时候,那个渺渺的白影也会同时在这个“背景”下出现……

他与那个身材瘦小的“小女生”初相识于他与吴东发生争论的那个蒙蒙细雨天。在他扶着石碑一角伤心流泪的时候,她拿着伞来到他身边。在送他回宿舍之后,她约他第二天清水湖再见。开始的时候,他还是免不了某种“罗曼蒂克”似的遐想。虽然这种遐想因为她而起,却也可以说与她没有直接关系。他只是很愉快地迎接某种让他沉迷的紧张氛围而已。他以前的大学生活原本单调而沉闷,虽然他习惯了内心的孤独,那却不是他所甘愿一直沉迷的。他一直渴望着能发现另一颗同样孤独敏感、追求真理的心灵;不可避免的,他的设想对象指向了异性。小个子女生的出现,还有她的主动之约,把他心里潜藏的那种渴望给引了出来,哪怕事实上她并不符合他的想象。在充满幻想的同时,他还有清楚地感觉:只是生活丰富一点而已,结果难免又是淡然而无味的。这种感觉给了他安全感,也减少了很多无谓的压力。所以,当他去赴约的时候,根本想不到他将要去结识的是一个几乎会改变他生命的人,而她自己后来的命运也被他改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