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受宠 5 2
作者:庞芳      更新:2019-10-11 18:27      字数:3392

童莳挨过了难挨的半年多时间,直到薪酬方案事件渐渐平息,没人再提。童莳以一如既往的用工作证明着自己的能力、实力和品行,也以一如既往的态度对待每一个人,包括连栋和季华欣,只是内心里已经发生了化学变化,她开始提防身边的每一个人,因为她要自己保护好自己,不再受到任何伤害。这段时间,她心理上的压力没人能理解,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在这股旷日持久的暴风雪中,唯一让她觉得温暖的就是顾建平不变的态度——当然还有李雪彦、孟齐,这件事丝毫没有影响顾建平对自己的信任。

童荀的工作以及与傅苡哲之间的关系均在顺利发展中,能把自己喜欢的事和工作结合在一起,确实让一个人的热情和创意变得无穷,不到两个月,童荀就通过试用提前转正。巧的是,傅苡哲所在的外企是童荀所在的公关公司的客户之一,童荀因此与傅苡哲之间有了更多的话题。傅苡哲还跟以前一样经常出差,常常不在上海,每次回来,童荀都约他一起吃饭聊天,谈工作,谈上海,谈公司趣事,谈钩心斗角,傅苡哲在面对童荀的时候越来越放松,放下了心中的戒备和抵触后,他对童荀有了新的认识,好像与这个80后我行我素的女孩之间的代沟也没那么深。童荀感觉到了这种变化,心下暗暗欣喜,看来,新策略的执行效果良好。

虽然童荀早就从童莳那里搬了出去,但童莳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童荀的感情发展,工作上的事,童莳相信她一定能搞定,只有感情,令她担心——她知道童荀的新策略,可傅苡哲不知道,如果能日久生情最好,她担心的是这个“情”只是友情,而不是童荀一直期待的爱情。由于两个人都忙,见面的机会很少,童莳每周至少给童荀打一次电话,童荀轻快开朗的笑声让她稍稍放心了一些,目前应该一切进展还不错,自己已经做了所有该做的,剩下的,只能听天由命了。

尽人事,听天命,这似乎是每一个人,期望通过努力达成预定目标,却对努力后不知道目标能否如期实现,而产生困惑和迷茫时,都会用来聊以安慰的一句话。听上去有些唯心,殊不知这个“天命”是以“人事”为基础的,还是那句老话,努力了不一定有结果,但不努力则肯定没有结果。

慕容青的晋升好像就是这一句话的最有效验证。

简天浩辞职了,童莳一点儿都不知情,尤其是薪酬方案事件搅得她没精力去顾及其他的事,直到慕容青的任命文件公布出来,她才了解到前因后果。原来,简天浩移民去了加拿大,去过自己想过的生活了,空缺出来的总部人力资源中心主任一职,让很多人眼睛红红的,心里痒痒的,纷纷通过各种关系请人到朱总那里引荐。虽然大家都知道公司的管理岗位任职需要经过竞聘职位公告——提交简历和竞聘报告——候选人筛选——自我陈述和答辩——评委评审——结果公布的标准竞聘流程,但任谁心里也清楚这个流程不过是走个过场,只要主管领导选中了谁,谁就能在竞聘中胜出,得高分是一件再容易不过的事了。

朱总被各式人选搞得心烦意乱,这个职位非同小可,像财务中心主任一样,人和财永远都是一个公司不可或缺的两大基础,因而,人选必须把好关,最重要的是,找到合适的人选,自己也能少操点心,少被总裁点名。朱总看了看手头上的待选名单,顾建平也名列其中,由上海分公司的总经理亲自推荐,理由是公司资深老员工,对公司流程、政策、业务等各方面了如指掌,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知人善用,原则性强等。朱总和顾建平差不多时间进的公司,对他有一定的了解,管理经验上肯定没问题,但原则性上跟简天浩相比,差的不是一星半点,而且他在公司的关系网太深太广,这是朱总最担心的,当初就是因为简天浩的铁面无私、六亲不认的强势替自己挡了很多麻烦,如果继任者弱在此项上,估计那些说情和搞特批的会挤破门,自己不仅永无宁日,还会得罪很多人。

朱总光想想就觉得可怕,而且,他还有一个忧虑,上海分公司老总推荐顾建平的背后,肯定还有别的隐由,尽管没有任何人跟他提过,他直觉认为和季华欣有关,因为顾建平一升职,上海分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的职位自然空缺,鉴于季华欣和自己的关系,她很有可能成为接任者。朱总仔细想了想,到底这样还是不太合适。综合考虑的结果就是顾建平被排除在名单之外了。

还有几个人,朱总都感觉不太靠谱,要么资历太浅,要么关系太深,要么就是个马屁精,自己看着也不顺眼。看到最后一行时,朱总发现了一个陌生的名字,备注上写的是“自荐”,一般像中心主任级别的岗位,自荐的情况还是比较少见的,这,引起了他的兴趣。朱总找出此人的简历和竞聘报告——慕容青,研究生毕业,总部质量部部长,司龄八年,管理岗位任职五年——没有任何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经验,就想担此重任,你当人力资源中心主任是吃干饭的啊,朱总正准备把他从名单上画掉的时候,念头一转,不管怎么样,他是唯一一个自荐的候选人,想必应该有点真才实料,否则也不会如此自不量力吧。朱总把慕容青的竞聘报告抽了出来,看看他到底写了些什么。

没想到,这一看,倒让朱总庆幸不已,幸亏没有把这个名字扔进垃圾桶,险些埋没了一个人才。慕容青在竞聘报告中详细描述了他对人力资源中心主任岗位工作的全面思考,提出了系统的工作思路,以及未来工作重点和设想,并对目前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着重强调了原则性和执行力的重要性。而且,慕容青在竞聘过程中尤其突出,对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很有想法,更有难得一见的激情,那种激情,如果没有点理想主义的情结,是很难激发出来的,这和简天浩完全是两种风格。作为主评审,朱总表现出了明显的倾向性,其他评审也就随行就市,给慕容青打了高分。

朱总不知道自己是否作了正确的选择,除了激情和思路,和简天浩一样,慕容青也是一个真正想做点事的人。当然,他还有自己的私心——其他被推荐的候选人,在公司都纠缠着不同复杂程度的关系,即便被选中了,人家最感激的是那个推荐他的人,并不是自己,只有慕容青,身家清白,没有背景,一旦被自己一手提拨起来,肯定心存感激,死心塌地。综合考虑,慕容青就成了最佳人选。

慕容青顺理成章地升为人力资源中心主任,这是童莳没预料到的,其实,连慕容青自己也深感意外。当他看到公司网站上发布的竞聘公告,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发送了简历和竞聘报告,把自己进公司这么多年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认识、分析和想法毫无保留地写了出来。慕容青很清楚公司所谓的竞聘只是个形式,基本上人选已经内定了,但他想的是,就算自己当选的一点可能性没有,也希望主管领导朱总看到他的竞聘报告,看到他这么多年来的思考,要是能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那就更好了。慕容青还记得竞聘结果公布后,朱总把他叫到办公室说的话:“现在你有机会实施你的抱负和想法了,好好干,希望我没有看错人。”慕容青很激动,向朱总保证不会令他失望,那种感觉,就像是中了状元殿前谢恩的天子门生。

可在童莳眼里,却是少了一个还能说点心里话的朋友,再也不可能像以前那样和慕容青通邮件、聊天了。这么多年的职场经验告诉童莳,永远不要想和自己的上司成为朋友,哪怕在他成为上司之前,你们的关系多么铁,甚至互相引为知己。道理很简单,一言以蔽之——屁股决定脑袋。简天浩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典型,两个人之间没有发展成期待中的办公室恋情,然而也没有退而求其次地成为朋友,简天浩只是把童莳当做下级和学妹,童莳也只把简天浩看做上司和学长,所以,简天浩辞职去加拿大没告诉童莳,她也不觉得奇怪,这才是她所认识的简天浩,做事干净利索,绝不拖泥带水。

再有,童莳本不是趋炎附势之徒,但人言可畏,尽管以前不在乎这些,认为身正不怕影子斜,可这条老祖宗传下来的金玉良言到了这家国企,竟彻底被颠覆了——身正也怕影子斜,不是怕别的,只是不想再生事端。在这个怪圈里的人,好像都见不得别人好,更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于是乎个个练就了同一种功夫,就是视个人能力、工作业绩如空气,或者就算心里十万个明白也死不认可,尽拿些歪门邪道、旁门左道的理由来编派那些看不惯或者比自己强的人,甚至巴不得他们摔个大跟头,仿佛这样才能在心理上得到畸形的满足和补偿,这样才能心安理得地说服自己,我不比别人差,只是不如别人会耍手腕、拍马屁、搞关系而已。

童莳虽然认为领导的信任和重视是靠自己的努力换来的,而且她也将一如既往地努力,但她也知道她管不住别人的嘴和心,连栋和季华欣对她的态度就是最好的证明。童莳一贯的做人处事原则就是低调,尽量不去引起别人的注意,只管做好自己的事,可是,有时候越是这样,越容易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