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受宠 1 1
作者:庞芳      更新:2019-10-11 18:27      字数:3625

第五章受宠过年之前,公司还要举办最后一期管理读书班,那些今年还没参加过的管理者必须抓住最后一次机会,顾建平就在此之列。读书班是全封闭式培训,为期三周,白天培训时间不能接听任何电话、处理任何邮件,所以,管理者在参加之前,需在部门内指定一个代理人,并全权授权,借此保证部门业务的正常进行。

这期的读书班在北京进行,顾建平在走的前一天给分公司所有管理干部和部门所有员工发了一封邮件,指明让童莳代理部长一职,在他培训期间,部门事务由童莳全权代理,并打印了一份授权委托书,签上自己的名字,交给了童莳。

邮件一出,顿时激起千层浪。首先,对所有人来说,顾建平的这个决定都是极其出人意料的,如果不是大家熟悉的罗正宇,哪怕换成季华欣,也在情理之中,可是这个童莳,来分公司这么短的时间,有什么资格代理部长一职呢?

当然,除了惊讶,不同的人还有不同的感受。童莳从没想到要代理什么部长,更没想到顾建平会这么做,惊讶之余,也很忐忑,不知道能不能做好代理,会不会辜负顾建平的期望。罗正宇虽然很失落,以前顾建平一直都是授权给他的,现在突然变了,有些难以接受,不过,童莳这段时间的工作表现,让他也明白自己的能力确实在童莳之下,所以,这么想一想,再慢慢调整自己的心态,罗正宇也不觉得有什么了,都是凭实力说话,技不如人,只有继续努力。李雪彦很高兴看到顾建平的授权决定,她认为童莳是实至名归,更重要的是她知道了顾建平的倾向性,童莳当部长接班人的可能性在不断提高,这才是她希望的结果。谢灵嘛,对童莳代理的决定没太多感觉,反正代理部长肯定不会是她,这一点,她非常清楚,那,至于是谁,就不是很重要了。

最最愤怒和不满的当属季华欣,考核事件刚刚平息,又出了个代理事件,季华欣对顾建平的“偏心”已经忍无可忍了,可是该授权给谁,别人是没有发言权的,顾建平说了算。正当季华欣气不打一处冒的时候,收到了一封连栋的邮件,里面赫然写着:“怎么是童莳代理啊,我们都以为是你呢!”这封火上浇油的邮件,让季华欣嫉妒得鼻子都快哼哼歪了。季华欣打定主意,绝不能让她在代理期间有好日子过。

连栋之所以这么做,就是想大大挑起季华欣的妒火。这段时间来,在团队和流程管理方面,连栋和童莳也打了不少交道,要知道,除了签单业绩,其他的考核指标他都不在乎,销售就是靠销售额说话,有了这个,他谁都不憷,其他方面只要不是太过分,任谁也奈何不了他。可是,童莳老拿着团队和流程考核指标找他说事儿,他又不能明着拒绝,只能用“很忙、没空”来搪塞,毕竟这还是总裁提倡的重点工作,她的前任就很开眼,许多文本工作都直接替销售体系做了,像这种非主流极其边缘化的业务,糊弄糊弄就过去了,何必那么较真。连栋一不重视,他下面的各销售区区总和部长们就更不当回事儿了,童莳的工作在销售体系根本推行不下去。于是,童莳就采取盯人法,她请李雪彦帮忙查看连栋所参加会议的日程表,因为会议室的预定情况李雪彦最清楚,找出连栋会议的空当期,只要连栋一回办公室,负责销售体系的小文员就直接给童莳打电话,童莳马上过去,把连栋堵在座位上,坐在他旁边,盯着他把需要他拍板的事情处理完才离开。

其实,连栋觉得童莳的不达目的决不放弃的这种韧劲儿挺适合做销售的,但她不够圆滑,太认死理儿,这是做销售的大忌。连栋看到了童莳在人力资源部的前途,季华欣根本不是她的对手,但他不希望童莳将来接替顾建平的工作。江湖前辈职场老手顾建平已经让他头疼了,可不管怎么说,顾建平还不太愿意得罪人,毕竟没几年就要退休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何必处处较真呢,反正公司也不是自己的。童莳就不一样了,整个儿一颗讲原则讲公平响当当的铜豌豆,也不怕得罪人,要是想跟她要一些倾向于销售体系的资源和政策,估计比较难,胡搅蛮缠、威逼利诱可能都不管用了。连栋要的是他能控制的人力资源部部长,季华欣,就是最好的人选。

还有,连栋最早知道童莳并不是她到了上海分公司之后,而是早在集装箱事件的时候就交过手了。那个托文总向朱总说情的人就是连栋,因为集装箱事件的当事人是他的一个亲戚,事发后,亲戚找到他,走简天浩路线肯定是碰壁的,只能请他找文总出面走上层路线,他想朱总怎么也会给文总几分薄面的,没承想,被童莳给搅局了,整得亲戚对他还挺埋怨:还说什么是文总的亲信和红人呢,连这点小事都搞不定!这让连栋很是气恼,心里一直憋着一股气没出来呢。

考虑到这两点,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第一点,连栋才会找机会不断在季华欣背后拱火,将季华欣对童莳的敌意升级,并且在必要时候,助她一臂之力。而这些,则是童莳万万没有想到的。

顾建平走后,部门送审文件都需要童莳签字才生效。季华欣每当听到有人满脸堆笑地说“童莳,这份文件需要你签个字”,就有抽童莳两耳刮子解恨的冲动,她曾经无数次憧憬别人拿着文件叫“季总”或“季部长”请自己签字的场景,但竟然一次都没有实现过,她童莳凭什么当代理部长?

季华欣一直在等待机会让童莳栽跟头。没想到,还真等到了。

几天后,季华欣就接到销售体系送来的一份调薪申请报告。被调薪人是销售体系一颗正在冉冉升起的新星,是连栋的重点培养和保留对象,这个人的个人签单业绩截至目前排全体系第一,一年内连栋已经给他调了两次薪,累计达20%,这是第三次,又申请调薪10%。季华欣看后,给连栋打了电话。

“连总,我看到你们的调薪报告了,这个人今年已经调得够多的了,上次调薪就打了特批申请,这次估计够戗了。”

“特事特办啊,adela,不能什么都依照规矩办事,那销售就没法做了,公司不能既要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啊?你说是不是。”

“关键是你的马儿胃口有点大呀,公司的草资源是有限的,呵呵。”

“好马当然得用草催啦,否则跑不快的。再说了,你就睁只眼闭只眼,最后跟公司斗嘴皮子的,是你们顾总。”

“顾总?现在是童莳啦。”季华欣酸溜溜地说。

“哦,顾总授权给童莳了,那正好,你就把这个烫手的山芋扔给她好了,你操这么多心干吗呀。”连栋听出了浓浓的醋味,暗暗发笑。

“你说得也是,关我屁事呀。”季华欣跟连栋说话没啥顾忌,“好吧,那就这么着吧。挂了啊。”

放下电话,季华欣琢磨着怎么在薪酬主管意见栏上写自己的意见,想着想着,计从心来。

按照往常,季华欣在报给顾建平的调薪申请上都会注明该调薪对象本年度的累积调薪次数和累计调薪幅度,以及体系所剩余额度,以供顾建平作判断。这次给童莳审批,季华欣决定不写任何信息,如果童莳知道调薪规则主动问询相关信息,那自己就告诉她,如果她啥也不问,直接审批送交总经理,出了问题,那就是她的责任了。

即使是前种情况,她知道调薪规则和特聘申请,不予以审批,季华欣也想好了对策。本月最后一次调薪申请截止时间在两天后,过了这个时间,就要等到下个月才能申请了,季华欣打算在截止时间当天再把销售体系的调薪申请给童莳,并且不告诉她最后一天期限的事,如果误了这个时间,后面的结果自然有她好看。

但季华欣的这个计划,需要连栋的配合和支持,首先她得让连栋把本次申请的调薪额度降到8%,而且后面的好戏都要靠连栋了。于是,季华欣约连栋中午一起吃饭,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连栋认为就算最终不能把童莳怎么样,也能给她不小程度的打击,而且这对他来说,并没什么坏处,当然点头同意。

在调薪申请截止时间当天的上午,季华欣把重新修改后的销售体系调薪申请交给了童莳,让她审批。童莳一看是调薪,就格外慎重起来。顾建平走之前告诉过童莳,如果个人单次调薪在8%以内,而且也在部门调薪额度允许范围内,可以直接签“同意”然后报总经理审批;如果个人单次调薪超过15%或者单次调薪在8%以内但年度累计调薪超过15%,以及部门调薪额度不足的话,都要走特批流程,需要重新打报告,报总部审批。顾建平还特地叮嘱,要是有需要特批的调薪,一定要让他过目后再定。童莳把这个叮嘱写在记事本上显眼的位置,并用“*”进行了重点标注。

童莳仔细翻阅了申请内容,个人单次调薪8%,含在部门调薪剩余额度内,仅从这点看来,是符合调薪政策的,但不知道这个人在本年度有没有调过薪。本来季华欣就坐在童莳的隔间,童莳只要大声一点就可以直接问她了,考虑到薪酬保密性,童莳只好请季华欣到她这边来一趟。

“华欣,”童莳不习惯叫季华欣的英文名字,这也是让季华欣很不满的一件事,“这个人以前调过薪吗?”

“调过。”

“几次?”

“twice。”

“累积幅度呢?”

“twentypercent。”

“哦,看来这次又要报特批了,我得先跟顾总汇报一下这事。不过,顾总现在在上课,只能晚上联系他。这个审批着急要吗,有没有时间限制?”童莳问。

“不着急,明天也可以。”季华欣笑着说。

“那好,那就先放在我这儿,等晚上请示了顾总后,明天再给你。可以吗?”

“ok。”季华欣心里冷笑,明天?明天就等着好戏上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