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前途 8 2
作者:庞芳      更新:2019-10-11 18:27      字数:3907

从那次新天地一别,童莳再也没有联系过傅苡哲,而傅苡哲似乎了解了她的心意,也不像以前那样每到一地就给她发短信了。可是,每一次短信铃声响起的时候,童莳脑海中蹦出的第一个人就是他,那种既期待又害怕还有看不到短信时的丝丝失落,不时地折磨着她。童莳告诉自己,这只是短暂的,过一段时间,自己对傅苡哲的感觉就会渐渐消失。

更何况,童莳还肩负着童荀交代的重要使命。童荀让她替自己在上海监视傅苡哲的约会情况,看看他所喜欢的“那个人”到底是谁,以便调整自己的对策和行动。所以,她对童荀的来电问询,一律直接回答说“没有”。之所以这么回答,童莳还想帮助童荀作最后的努力,她期盼傅苡哲彻底死了对自己的那份心后,能慢慢接受童荀。

这是童莳到上海的第三个冬天,再过一个多月就要过年了,这个年,童莳决定回北京过。童莳喜欢冬天就像喜欢秋天一样——秋天的飘零和冬天的萧瑟,似乎她总是对那些容易伤情的事物特别有感觉,仿佛这些事物与她的性格天衣无缝地契合。只有游走在其中,童莳才会完全将自己释放,包括那灵魂深处最寂寥的孤独。也许每个人,都是孤独的个体吧,即使是社会化程度再高的人,也逃不脱内心无法与人言说的寂寞。

周日,大晴天。周六加了一天班,童莳决定今天好好休息一下,过一天完全与工作无关的生活,不再想办公室里的那点事儿。早上睡到自然醒,起来简单吃点东西,收拾收拾屋子,整理整理衣橱,然后抬张椅子坐在阳台上晒晒太阳,看看被风吹过的干净微蓝的天,看看为各自的人生四处奔走的人,看看一片一片从容飘落的叶子,看看一根一根在寒冬中颤抖的枯枝,看看一只一只振翅南飞的候鸟,原来,一颗安静宁和的心才能体会到生命中点点滴滴的美好。

正当童莳沉浸在清空大脑的享受中时,手机响了。

“喂,孟齐啊!”童莳看到是孟齐的来电,接通后笑着说。

“是啊,呵呵,大周末的,你不会又在加班吧?”孟齐也笑着说。

“没有没有,正在舒舒服服地晒太阳呢。”

“真是难得啊,你就应该像今天这样,多晒晒太阳。”

“呵呵,接受建议。你干吗呢?”

“哈哈,你肯定猜不到,我现在在上海。”孟齐得意地大笑。

“上海?什么时候来的?”

“昨天晚上到的,向你们学习来了。”

“向我们?呵呵,”童莳有点不解,“学什么?”

“考核第一的经验啊,尤其是你,进步那么大,我们老大派我过来取取经。”

“反正我这里没啥经可取,会让你失望的,但别人肯定有,季华欣、罗正宇他们都是专家。”

“今天不谈工作,对了,中午有空吗,我给你一个兑现诺言的机会。”

“当然有,呵呵,谢谢你给我这个机会。你想吃什么?”

“没所谓,你定吧。”

“那,就去新天地的百草传奇吧。”童莳的脑海中第一个冒出来的就是百草传奇,“12点,我们直接在那里碰面。”

“新天地?好啊,很早以前就听说了,还一直没去过呢。那就12点见。”

“好的,12点见。”

童莳提前了二十分钟到百草传奇,找了一个靠窗的位子,等着孟齐。眼睛盯着窗外,脑子里却满是傅苡哲,他现在在做什么呢?他是不是已经对自己彻底死心了呢?他为了自己离开了最喜爱的校园,现在会不会后悔了呢?

“嗨,童莳,久等了吧!”孟齐的声音把童莳的视线和思绪从窗外拽了回来。

“没有,我也刚来,赶紧坐吧。”童莳笑着说。

“新天地果然名不虚传,”朴实的孟齐还是老样子,一点儿都没变,脱下外套搭在椅子后背上,“北京好像没有这样的一个地方,三里屯和后海感觉都没这么时尚,上海毕竟是上海呀。这里环境也很不错啊。”

“哪儿那么多感慨啊,”童莳给孟齐倒了杯热茶,“外面挺冷的吧,喝点热水。”

“哎,谢谢。”孟齐捧着水杯喝了一大口,“咱们应该有一年没见了吧,自从你那次跟简主任到北京开会后,就再没见过了。瘦了,瘦了,你怎么又瘦了?”

“哪里瘦了,我还觉得自己胖了呢,呵呵,你看,手指都粗了一圈。”童莳把手举起来给孟齐看。

“嗯,胖了,是胖了,胖得简直比我的手腕都粗了。”孟齐装作一脸严肃地说。

“太夸张了你也。”童莳被他的严肃逗乐了,“先点菜吧,你想吃什么?”

“一切由你搞定,我只负责吃。”

“你有什么忌口的没有?”

“忌口?嘿嘿,只要是能吃的,我大小通吃。”

“呵呵,那我就不客气啦。”童莳点了上次和傅苡哲一起吃饭时一模一样的菜。

菜一一上来了,童莳招呼孟齐多吃点。孟齐边吃边说:“童莳,你知道吗,我们头儿正在动你的脑筋呢?”

“什么意思?我怎么听不明白啊?”

“这都不懂?就是说想挖你到北京分公司,他知道你是北京的,想着你怎么着最后也会回北京,还不如早点把你挖过来。”

“不会吧,我到上海分公司才半年多,公司不是不允许不满一年就换岗嘛。”

“咳,我说童莳,你不会这么认死理儿吧,规定是规定,咱可以绕着规定走嘛,即使绕不过,那规定是用来干吗的,对某些人是用来遵守的,对另外一些人来说就是用来打破的。”

“哦?”童莳对孟齐有点刮目相看了,在总部那会儿的孟齐可不是这样的想法,士别三日,果真不同了,“你好像很有感触啊?”

“感触?应该说是亲历,到公司这么长时间,我算是看明白了,也就那么回事,凡事都不能太较真、太负责,否则,最后受伤的还是你自己。所以,我现在的原则是不做违背良心的事,其他的,都不关我事。”

“难道国企就是把人都变成这样的熔炉吗?”童莳流露出了失望的情绪,她所认识的几个人,除了慕容青,都放弃了自己的坚持。

“不说这个了。”孟齐看到童莳的样子,将原本准备劝说她的话咽了回去,“童莳,你看,咱旁边那桌坐了一男一女,你猜猜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童莳侧过脸,那桌人看上去跟自己年龄差不多,两个人在闷头吃饭,偶尔对视一下,说几句话。“这能瞎猜吗,而且猜了也没法证实呀?”

“嘿嘿,有理有据,不用证实。那我先说吧,我猜这两个人是老夫老妻型,要么已经结婚,要么恋爱很多年了。”

“你怎么知道的?”童莳开始好奇了。

“很简单啊,如果他们两个刚开始恋爱的话,吃饭气氛一定很热烈,至少男的会不停地找话逗女的开心,或者给女的夹菜倒水什么的,总之要体现出殷情和关照。两个人吃的是气氛,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各吃各的,吃饱拉倒。”

“嗯,有一定的道理。”

“还有,待会儿你看,很大可能是女的付账,而且吃不完的,要求打包,如果两种情况有一个兑现,我可以百分百肯定两个人的关系了。”

“呵呵,你的意思是女的管账呗。”

“答对了,加十分。”

不大会儿,那桌叫埋单,正如孟齐所料,是女的付账,并要求打包。童莳忍不住笑了出来,朝孟齐伸出了大拇指,“服了你了。”

“这算什么呀,我还可以传授你一些我的研究心得。”孟齐得意地卖弄起来。

“好,我洗耳恭听。”

“先说这一男一女的吃饭搭配,分三种情况,刚才老夫老妻型的已经分析过了,我再说说另外两种,恋人型的和朋友型,如果两个人坐在同一边,不用说肯定是恋人或者关系相当不一般,我们所要区分的是两个人对面而坐的情况,标准有这样几个:一是眼神,恋人的眼神是充满爱意的,朋友则没有;二是交谈气氛,如果太浓烈了,则是朋友,只有朋友聚餐才会有那么多的话要说,恋人平时在一起的时间很多,吃饭对他们来说不是沟通的唯一途径,而是享受浪漫的一种方式;三是夹菜,男女朋友之间是不会互相夹菜的,恋人肯定会。当然,还有肢体语言,如果两个人之间出现了亲昵动作,那不用再作判断了。”

“再说这二男一女或二女一男的搭配,”孟齐喝了口老鸭汤,润润嗓子,“如果一男一女坐同一边,剩下的一男或一女坐在男的或女的对面,那么这坐在同一边的男女就是恋人关系,对面那个男的或女的则是他们的朋友。如果两女或两男坐同一边,剩下的一男或一女单独坐一边,要不说明这三人只是朋友、同学或同事关系,大家找时间聚聚而已,要不就是这单独坐一边的一男或一女对两女或两男中的一个有好感,或者有进一步发展的愿望,而对方多带了一个同伴,则出于两种考虑,一是要么也有发展的愿望,但又不想让他/她立马知道自己的心意,同时还想让朋友帮自己参考参考;二是要么根本没这个想法,又怕直接拒绝带来尴尬,请个朋友当电灯泡,好让他/她知难而退。”

“天哪,你也太能白话了,实在是佩服佩服。”童莳由衷地佩服他的观察力,不管怎么说,听上去还真像那么回事儿。亏得自己还是做记者出身,现在这项能力却在退化。

“晕了吧你,这不过是小菜一碟,以后有机会再给你白话点儿别的。咱是做招聘的,这点看人的本事都没有,那还有什么核心竞争力呀。”孟齐又喝了一大口老鸭汤,味道还真不错,“你知道吗,历史上我最敬佩的人就是曾国藩了,他很会识人用人,李鸿章在组建淮军之前曾经向他请教如何识人,他就把自己总结出的那套识人标准告诉了李鸿章,呵呵,我记得可清楚了。”

“哦?别卖关子了,赶紧说说,让我也学习学习。”童莳很好奇。

“他说啊,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主意看指爪,风波看脚筋;若要看条理,全在语言中。”孟齐说得一字不差。

“听着咋这么玄乎啊?”

“你的反应怎么跟李鸿章一样一样的啊,哈哈,这得在实践中慢慢琢磨才有味道。”孟齐一仰脖子,喝完了老鸭汤,拿纸巾擦了擦嘴。

孟齐的调研取经过程,很快就结束了。临回北京那天,在办公室门外和童莳告别时,孟齐有点担心地看着童莳,这几天取经下来,他明显感觉到季华欣对童莳的嫉妒和敌意,他告诫童莳不要太相信别人,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不可无。童莳虽然觉得孟齐有些大惊小怪,但还是谢谢他的好意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