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作者:水蓝9      更新:2019-08-13 04:49      字数:2310

最远的不是将来,而是刚刚过去的昨天。

蓝冉出月子后不久就心心念念的要找工作,我也劝过她先把孩子照顾好,她却不愿意做全职太太,孩子三个月之后,她叫来自己父母带孩子,自己找了个在罗湖那边上班的工作。

蓝冉的父母来深圳之后,经过了一个月的熟人距离模式相处后变成了家人模式相处,这又让我头疼起来。相信我,一家人的熟人距离其实是最让人舒适的相处,大家既能彼此了解,彼此信任,还会彼此照顾,这种像家人更像朋友的相处有个前提,那就是双方给予对方足够的尊重,不会用自己的标准要求对方。家人的相处模式就让我很不喜欢,家人说到底是依靠血缘关系维系起来的,而且血亲里大多是长辈有更高的权威,权威没有平行平等,只有服从和反抗,我看到大多数家庭成员关系不好大概就是家长权威实在过高。言而总之,总而言之呢,蓝冉的父母跟我父母不太一样,他们似乎来之前就分配好在这个家里所要承担的负担,她爸一来就带孩子,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外面,他几乎所有的精力都用来看着孩子了,到张珣半岁之后,老头子教小家伙咿咿呀呀,教孩子玩敲打玩具锣鼓,从张珣会坐起来之后,家里一直兵兵乓乓的,平时不在家还觉得没什么,到周末的时候想睡个懒觉都不行。孩子有人带了,蓝冉的妈妈把所有的家务都承包了下来,每天买菜做饭,打扫卫生什么的,十分忙碌,我妈还有些天是闲下来的,她从来没有,起初我很困惑,后来我明白了,老太太有个让我十分不爽的习惯,她每次打扫卫生总要把东西重新归类摆放,比如今天擦桌椅的时候把书信什么的放到某个抽屉归类一起,下次打扫又会把这些书信拿出来放到书桌的另一个抽屉或者书架下面,书本和信件都重新归类,我自己习惯放一样东西用完了也会放回到原地,所以找什么东西就固定在一个地方找之后,对三天两头就发现自己要找的东西失踪总是大为光火,后来发现她这个习惯之后就总是在找东西之前问她一声,开始老太太倒还挺热情,告诉我放哪里哪里了,后来我问得多了,烦了就开始数落我找个东西都找不到,家里就这么点地方什么的。好了,我在自己家成了一个陌生人,被别人来教训还不能顶嘴,为了家人表面的友爱,我还得小心翼翼的维护好别人在我家里建立起来的权威。蓝冉开始感到很自在,毕竟是从小到大跟自己一起生活的父母,不过到孩子八九个月了也感到有些不对劲。

“要不给我们请个阿姨吧,米贝还有两年才上学呢。”一天晚上临睡前,蓝冉跟我这么说,这实在是出乎我的意料。

“怎么?”

“米贝这么大了,我爸教成这样,我很担心。”

“你怎么叫他们回老家?”

“你也想叫他们回老家?”

“不是,”我闻到剑拔弩张的味道,赶紧寻思打圆场,“这不是你开头说的吗?”

“我没说。”蓝冉盯着我,说:“你说的。”

“我错了,我认。”

“你什么态度?”蓝冉有点恼,声音提高了几分,孩子在旁边踢了踢脚,翻个身,我们看过去,她却没动静了。

“晚了,睡吧。”

“你到底怎么回事啊?”

“我什么事没有,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每个人最初都是在父母的引领下第一次走上自己的路口,从过去的那个路口再走到以后的光景,虽说不会永远一步一个脚印,但是那个路口选了就是到那般光景,无可避免。蓝冉以前的那些路口我从来没有陪她走过,今后想到要陪着她走到她想要的那般光景,我不由心怯。我不是说蓝冉的父母有什么不好,而是家庭生活总算难免磕碰,如果有我和他们什么意见不合的时候,我作为晚辈要服从他们,如果我和蓝冉有什么意见不合的时候,他们肯定会偏袒自己女儿,嘴上不说心里也会这么想,我又何必要找自己不愉快,不如一开始就认怂。所以,我本来应该是这个家里的顶梁柱的意思变成了经济上的顶梁柱、家事里的最孙子那个人。讲真,我要是真的愿意这么搞,我回家住父母家里不好吗?我干什么非得自己找虐一样在深圳供一套月供两万多的房子,有时候连自己买条裤子的钱都挤不出来。

“你多久没换手表了?我在你结婚前就看到你带这个表,现在还是这个。”有一次跟刘凯峰喝茶,他盯着我的手腕看,问我。

“峰哥,哪个男人不是走投无路结婚的?你说结婚了还有自己话语权吗?”

“那不该啊,你钱不都自己安排吗?”

“你是怪我挣得不多了?我挣多少你心里没数啊?都做你这边的单子。”

“供房没问题吧?”

“还没让银行收回去吧!如果还这样,过个年要当了这表回去过年了。”

“行,我回头关照一下他们,别整得我兄弟吃土了。”他想了想,问:“孩子怎么样?闹不闹?”

“还好,晚上就我们俩带,白天都给她外公外婆带着了。”

“那行啊,两个人挣钱压力不会那么大。”

“自己孩子还是自己带好点,要我跟你一样,我也让老婆在家带孩子,不用那么辛苦奔波。”

“兄弟,别啊,女人窝在家里久了也难伺候,各种挑刺。”

“哥,感觉这结婚生子那么高兴的事怎么在我们这里变得好难的样子啊。”

“不可说,不可说。”刘凯峰苦笑着摇摇头,喝口茶,问我:“卫若兰在那边怎么样了?”

“早走了。”

“她现在干什么去了?”

“不知道,没联系了。”

“还是没结婚好。”刘凯峰一边喝茶,一边念叨了两次。

卫若兰的办公室已经搬到松岗那边去了,平台里她的类目比较偏,所以平台给她推的免费流量也相当可观,成交量大了之后,如果走多一层物流也增加一道成本,所以办公室就索性搬到工厂附近,她搬办公室那天还跟我吃了顿饭,吃饭的时候她不无感伤的说出了关外就不算深圳人了,我还坚持说现在通讯交通那么发达,别说在一个城市里,就是在国外也差不多,现在看看,确实有些不一样,至少跟她的联系少了很多,刘凯峰问起,我也只装不懂。男人和男人只谈现在,不谈过去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