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茜去世举国哀,新帝登基颁诏令
作者:陈纯纲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8762

却说陈茜皇帝的病日重一日,纵然太医百般调治,仍然毫无起色。大文学在陈茜皇帝生病期间,朝廷各部的事务都由尚书仆射到仲举、五兵尚书孔奂(孔琇之的曾孙)共同决定。

不久陈文帝的病情加重,孔奂、到仲举和安成王陈顼(时任司空、尚书令、扬州刺史)、吏部尚书袁枢(袁君正的儿子)、中书舍人刘师知、皇后沈妙容以及汪贵、孔贵妃、严淑媛、潘容华、刘昭华、王充华、张修容、韩修华等嫔妃陪伴在侧,侍候文帝的医药。他们喂食喂药,千般呵护,万般爱惜,但陈茜皇帝的病仍然毫无好转。懒

四十四岁的陈文帝觉得自己就要走了,而十二岁的太子陈伯宗还显得懦弱,文帝担心他不能守住皇位,对二十六岁的弟弟陈顼说:“我想遵循大伯(陈霸先)那样的故事(意思是不让皇太子继位,)。”陈顼假惺惺地哭泣跪拜在地,坚决推辞。文帝有气无力地对到仲举和孔奂说:“现在三方鼎立(周、齐、陈),四海风云滚滚,需得一位年长的人当皇帝。朕想效仿近代的晋成帝(司马衍。司马衍死后是他的弟弟司马岳即位),远的则遵守殷商时代的法则,把皇位传给弟弟,你们要按照我的意思去做。”

陈文帝说完,十魂已经走了八魂,孔奂在这种凄凉的遗嘱面前流着泪,安慰说:“陛下是因为饮食不当所造成的小病,痊愈的日子不会太久。再说皇太子正是长身体的高峰期,他的圣德也会与日俱增。安成王贵为陛下的弟弟,足以承担周公姬旦的重任。陛下如果有废立的想法,我虽然愚笨,实在不敢听从这样的诏命。”虫

孔奂表完忠心,让陈文帝有了信心,他蠕动着嘴唇说:“这种古代遗留下来的忠贞耿直,从你身上再现了。”最后,他在遗嘱中任命孔奂为太子府的总管(詹事)。大文学

四月二十七日,陈茜皇帝在有觉殿驾崩。

对这位皇帝,后人有诗叹道:

起自艰难知苦疾,陈茜继位固国基。

若非抱恨英年逝,一统江山未可知。

陈茜死了,遣诏写道:“我病情沉重,到了无可救药的程度,长短有命,有何话说。只是王业艰难,连年战争,百姓多难,不忘谨慎。现在国家安定,教化未行,就到了大限,很是遣憾。社稷重任,太子可立即登位,王侯将相,善加辅佐,内外协调,不要违背我的意思!坟陵务必要俭朴。大殓完毕,群臣三日一次临哭,公除制度,都依照旧的典例。”

陈茜死了,满朝文武大臣,莫不如丧考妣,哀悼道:

维天康元年太岁丙戌四月丁未朔二十七日癸酉,大行皇帝崩于有觉殿,殡于太极之西阶,粤六月丙寅,将迁于永宁陵,礼也。宫车晚驾,幄殿晨张,旌铭具列,灵幛成行,哀子嗣皇帝讳,擗蜃辂于丹陛,攀龙帷于紫庭,趋过穷于屏阙,拜恸感于明灵,东京飞其瑞露,北陆翔其祥星,乃诏云台之史,稽采咸池之曲,叶大雅于呜金,同藏书于群玉。其辞曰:

若水傅帝,薰风衔民。重光所集,世载于陈。赫矣高祖,愍哉上帝,蝉联宝霄,晖焕天地,我皇诞圣,应此家庆。道主衢樽,神凝悬镜。洛书天表,河纪灵命。纳揆驰芳,宾门流咏。稽阴克伐,震野勤王。亳道增构,豳风会昌。言瞻少昊,实状高阳,效驾轸葛,清宫未央。欢覃兆庶,德洎遐荒。穆齐高寝,上膳长乐。肃肃承颜,哀哀荐酌。悼园恭俭,章陵谦约。大宝崇明,无间改作。纂武升历,遗忧实繁。三湘九派,雾气云昏。力折天桂,才倾地门。甘泉夜照,细柳朝屯。谷魅山鬼,横流塞源。赫赫英暮,赳赳雄断。大文学遍行天讨,无遗神算。郁扫江淮,长驱巴汉。九夷百越,雷随风涣。北俘昆邪,西戡伊干。荷负皇极,劬劳庶几。勤民听政,昃食宵衣。服贵绨皂,风移阃闱。唐山罢奏,濮水韬徽。访采狂狷,搜扬仄微也感中孚,民惟大畜。外户无闭,高垣奚筑。降情儒雅,疑怀庠熟。御庑为欢,临雍弥肃。礼兼三代、乐备九成。天资武德,地照文明。墨履斯在,葛巾自清。连珠合璧,曜爽流精。兽舞时豫,禽歌颂平。帝载维远,王灵维大。候雨占风,荒中海外。憬彼恩泽,咸承冠带。是曰君临,斯为交泰。白环已贡。玄圭克贞,东河伫揖,北狄思征。钺斧将戒,璁珩未呜。星淫去楚,日月悲荆。亿兆何辜,穹苍遽倾。呜呼哀哉!大禹胼胝,重华居腊。仰惟劳务,同斯违怿。吉梦无徵,昭祈奚益。听茂陵之锺鼓,抱乔阳之剑舄。虽仿佛于宸仪,终缠绵以号擗。呜呼哀哉!三占已吉,四海同奔。列赠天宇,崩号帝阍。千门启于阊阖,万乘警于灵山。槐风悲于辇道,松雨思于郊原。銮旆动而虚跸,宿卫静而空尊。呜呼哀哉!毕陌平夷,流山蟠固。纪无迁市,唐有通树。经白社之长途,回青门之广路。思沛邑以东临,怀周京以西顾。呜呼哀哉!机神不测,性道难称,充穷靡寄,孺慕奚凭。唯封云亭之与禅父,肃玉牒之与金绳。扬英声而永久,共日月而俱升。呜呼哀哉!

天康元年(566)五月,陈国京都建康显得苍凉,宫廷内外到处挂满孝带、挽联,各种花草在烈日下蔫下了花瓣、叶片,稀疏的人流在为一位壮年早逝的皇帝而哭泣,朵朵泪花为未来而忧虑。

陈茜从艰难中发迹,了解百姓的疾苦。国家的用费,定依俭约的原则。平常征调赋役这些事,事情如果没能办好的,他定会嗟叹失色,好像自身的事一样。主持奏表的裁决,善辨真假,不容臣下奸巧,使得人人知道自励。每一夜投报内宫有政务要处理的,前后相接。每当伺时的人送更签到殿内,就吩咐送签人把签扔到石阶上,让签发出声响,说:“我即使睡着了,也要让我惊醒。”始终是这样。类似的事很多。

——这就是陈文帝,一位心系国事、民心的皇帝!

陈朝吏部尚书姚察评价说:世上流传的继承守业,宗族枝脉承位,得失的事,也算详细的了。大多以承接而不坠声名的视为贤能,承位而改政的视为不肖;那些能使前王事业发扬光大的,能扩大基业的,原本就少。陈茜自从当初发迹,功劳显赫,平定寇乱,辅佐大业。等到国家突生祸患,入承实位,兢兢业业,就像用朽绳驭马一样小心。加上崇尚儒术,重视文治,见善行就怕做不到,任用人就像用自己,以恭俭要求自己,以勤劳对待外物。自古又文又武的君王,东征西讨的人主,他们的声名与事功,可算是一类的人。至于说到依靠聪明,运用鉴识,这是永平的政治,前史中自有论述。

却说太子陈伯宗,表字奉业,小字药王,是陈茜陈文帝的嫡长子。梁承圣三年五月庚寅日出生。永定二年二月戊辰日,拜为临川王世子。三年,陈茜继位,八月庚戌日,立为皇太子。自梁室发生祸乱时,东宫被烧毁,太子住在永福省。天康元年四月癸酉日,陈茜驾崩,次日,群臣秉承皇帝遗旨,拥立十二岁的太子在太极前殿登上帝位,陈伯宗登基,下诏道:“上天降祸,大行皇帝忽然离开万民,号哭也无法追回,五内俱焚。我凭藉薄德,继承大位,心里孤苦,不知所归,正是靠宰辅得力匡扶。可大赦天下。”又诏令朝廷内外的文武官员,各司原职,远方的都不要赴京奔丧。五月己卯日,尊封皇太后为太皇太后,皇后为皇太后。

五月十四日,在陈顼的操纵下,朝廷以陈顼为骠骑大将军、司徒、录尚书(主持朝廷日常工作)、都督中外诸军事。五月二十一日,任命中军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徐度为司空,任命吏部尚书袁枢为左仆射,吴兴太守沈钦为右仆射,御史中丞、徐陵为吏部尚书。

又封镇南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江州刺史章昭达为侍中,进号征南将军;镇东将军、东扬州刺史始兴王伯茂进号为征东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平北将军、南徐州刺史鄱阳王陈伯山进号为镇北将军;任新授为中领军的吴明彻为领军将军;任新授为中护军的沈恪为护军将军;平南将军、湘州刺史华皎进号为安南将军。

天康元年六月辛亥日,陈伯宗封翊右将军、右光禄大夫王通为安右将军。秋七月丁酉日,立王氏妃为皇后。冬十月庚申曰,御驾奉祠太庙,十一月乙亥日,北周遣使来吊陈文帝丧。十二月甲子日,高丽国遣使向陈朝进献方物。

不觉冬去春来,这年正月初一日,尚书左仆射袁枢去世。皇帝陈伯宗亲自吊唁。正月初三日,皇帝陈伯宗隆重临朝,庄严降旨道“往日上天降运,集荣国家,天地重光,九州太平。可惜我无知浅陋,不明王道,担此重任,如渡大海,幸而皇亲和贤臣协力,地方守宰贤良,天下和乐,刑法不用。现在三元改换,万国来朝,前代不及。当众臣列位时,看到先王平曰站立的位置,心里伤感。我想传播先王的遗泽,也使众贤得恩。可大赦天下。改天康二年为光大元年。孝悌力田的赐爵一级。”

后人有诗叹道:

上天降祸陈茜去,稚子伯宗登帝基。

宰辅匡扶行大赦,万国朝拜乐何及。

却说中书舍人刘师知眼见安成王陈顼权势日重,直接威胁幼年皇帝陈伯宗的帝位,于是与到仲举、殷不倿等人密谋剥夺陈顼权力并赶出朝廷。

正是:

幼年皇帝有何能,伯父权高非所宜。

未知刘师知计谋成功与否,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