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不屈挠的人生轨迹(7)
作者:蔡王诗琪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411

第三节 不屈不挠的人生轨迹(7)

父亲在农村所做的一切,很快传到公社/革/委/会。他们对父亲的劳动表现给予较高评价。这为后来父亲有机会间断性地参与公社供销社和粮管所的工作,创造了条件和可能。不管当时公社革委会让父亲出来帮助工作,是出于善意、还是故意设置圈套,处在那种恶劣环境,凭着突出的劳动表现,能有机会外出工作,就足以证明组织上还没有彻底遗忘和抛弃他。对此,父亲心里感到欣慰和满足。父亲再次以自己的言行,向人们展示脱俗不朽的人格魅力!

1971年春天,蒯医生全家迎来喜讯。蒯医生被安排在离县城只隔一条运河的公社卫生院当医生,他又能继续发挥自己的医术特长,为患者解除病痛,再现求医者云集、门庭若市的景象。这则消息不胫而走。对同县的下放干部们来说,能够像蒯医生那样被县里重新启用,既感到是一种奢望,又感到是一种振奋。大家都热切盼望类似的幸事能尽快降临到自己身边,对组织上有朝一日能重用自己翘首以待。

蒯医生之所以能这么快被重新任用,是因当时安前县/革/委/会的一位副主任,患有危及生命的重病,到地处南京的省工人医院就医时,已处于病入膏肓、命悬一线的状态。医生对治疗这种病没有特别好的治疗办法,经验也不够丰富。为这位副主任治疗的医生,用带有讥笑和揶揄的口吻对他说,我们医院以前能治疗你这种病的权威医生,就下放在你们县,你大概不关心爱护下放干部吧,否则,你怎么能不知道有位姓蒯的“当代华佗”就在你们县里呢?这位副主任被医生批驳得无地自容,顾不得在南京多逗留就匆匆返回安前,立即吩咐有关部门找到蒯医生。

蒯医生确实技艺惊人,用县医院仅有的药品和器材,居然在不长时间内,就神奇般地使这位副主任起死回生。副主任为感激蒯医生的救命之恩,考虑到县里其他领导今后保障身体健康的需要和方便,大笔一挥,就让蒯医生挪个地方重操旧业,蒯医生就这样奇迹般地恢复工作,邓阿姨和蒯宁宁随同前往新的居住地,他们全家开始新的生活内容。住在离县城较近的地方,生活环境和条件及其他方面都有所改善。父亲和我深为蒯医生全家境况的改变感到高兴。他们全家生活境遇的扭转,真的顺应民间“吉人自有天相、好人自有好报”的良好祝愿。

蒯医生全家搬走后,缺少邓阿姨平时对我们在生活上的提醒和帮助。父亲和我的生活安排仿佛又重新陷入深不可测的困境。在他们全家走后的日子,父亲和我都努力回忆邓阿姨曾指点过的某些操持家务活常规方法。

从这以后,父亲仍然像往常一样,既要关心照顾我的生活,尽力把家务事收拾停当,保证家庭生活正常进行;又要像当地农民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积极参加生产队里生产劳动。父亲为此付出巨大心血,苦于内心、劳于体力,终日感到心力交瘁。

我深深地被父亲这种不怕苦、肯吃苦,不屈不挠地战胜困难的坚强意志所感染,渐渐地感受到久藏在他心灵深处的可贵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