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史无前例的狂飙(3)
作者:蔡王诗琪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723

第二节 遭遇史无前例的政治风暴(3)

**同志在“文/化/大革命”初期,以强烈的“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领袖**,曲解孔子的名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原本含意,极端错误地把从中央到地方的一大批党政干部,划归为“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行列。各地、各部门随即开始“踢开党/委闹革命”,全国上下陆续陷入无政府状态,形成“怀/疑一切、打/倒一切”的/动//乱/局面,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市场供应等几乎处于停顿状态;学校纷纷停课,科研院所被封闭。

这场声势浩大的劫难犹如洪水猛兽,恶浪滔天、肆意倾泻,不可阻挡地迅速殃及全国,打乱中国的前进步伐、社会的发展节奏、百姓的生活秩序,引发令世人不解的社会极度混乱,中国由此走向无可救药和无可奈何的空前灾难。

1966年6月2日,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的校园里,首次出现署名红卫兵的大字报。**同志同年8月1日写信给这所学校,表示坚决支持这个组织。得到伟大领袖的首肯,全国各地除小学以外的学校,纷纷迅速成立红卫兵组织。各地的红卫兵们心潮激荡,似是揭竿而起,饱含青春热情却缺少理性思考,以其幼稚和冲动、莽撞和蛮干的行为,在“文/化/大/革命”中冲锋陷阵、赴汤蹈火,并自诩为开路先锋。

以北京为代表的红卫兵们,所采取的革命行动,不仅打乱学校的教学秩序,而且助长“灭资兴无”非法行为得以蔓延。最突出的举动是,动辄对那些被打倒的“资/本/主义当权派”、靠边站的知识分子和被划为牛鬼蛇神的人实施“专政”,闯进他们家里非法抄家,肆意妄为的翻箱倒箧,查找他们攻击社会主义的书刊,没收他们体现资产阶级生活情调的物品。

我家住的那条小巷,就有好几户人家被南京市某中学、南京某工业学院(今仍是全国知名工科大学)为所欲为的红卫兵们光顾过。经过这些革命小将们的洗劫,大量“抄家物资”被囤积在库房里,许多从这些“牛鬼蛇神”家里抄出来的珍贵物品和文献资料等,随意散落到大街小巷。

居住在与我们家相隔不远的南京某工业学院张教授,是建国初期由周恩来总理邀请回国工作的著名科学家,曾获得美国耶鲁大学博士学位,在无线电工程方面造诣精深、不同凡响,是我国乃至国际上执牛耳式的学术权威。

某天上午,南京某工学院的红卫兵们到他家抄家,任凭张教授好言相劝、耐心解释,全都无济于事。红卫兵们进行一番折腾后,把张教授很多珍贵的学术资料付之一炬。我看见,连《知识就是力量》杂志、《静静的顿河》、《青春之歌》、《马雅可夫斯基诗选》等书籍,以及他所珍藏的若干张唱片都未能幸免,甚至连张教授与美国导师的合影,也被红卫兵诬陷为里通外国的罪证。书籍是作者留给人类的礼物。但在红卫兵眼里,书籍就是资产阶级的产物。

在“文/化/大/革命”伊始,由于全国均处于无政府状态,鲁莽从事又满怀革命热情的各阶层群众,经常会因对这场政治运动中不断出现的“新思想、新观点、新动向”,持不同看法和作出不同举动,自行划分为两种派别开展斗争。

当“两派”的言行产生激烈碰撞并不可调和时,即展开措辞粗糙的辩论,张贴攻击对方的大字报。这些人本来就不明事实真相,满怀政治狂热、空有革命热情,浮燥的心境,根本就理论不出子丑寅卯。随后,“两派”便高举**同志画像、扛着红旗、敲着锣鼓、呼喊着时髦口号上/街/游/行//示/威,试图从声势上压倒对方,争取更多百姓声援。当这些过程都不足以排除异己、打击对方气焰时,诉诸武力甚至血刃对方,便不可避免地倏然而起并时常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