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那段逝去的爱情(10)
作者:忧戚玉成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246

1

在没有信主之前,何宛亦以为季林的遭遇是出于这个无情的世界对弱者的无情摧残――老天爷没有长眼睛,总是把灾难施加给一些无辜而软弱的人。可是在信主之后,她倒越来越感到,真正受到惩罚的人是她自己:死去的人是歇了劳苦,去了天国;而活着的人却要忍受长久的生死离别之痛。她不珍惜季林对她的爱,她就失去了他的爱,还永远失去了对他付出爱的机会。既然季林在生前就得到了上帝的看顾,那么他就应该是去了天国了。可是,两年后的她内心还被这样一个困惑所折磨――季林到底是死于意外还是死于自杀呢?在法庭上,卡车司机凭着那个路段没有监控,便咬准是季林没有长眼睛,是自己冲向车辆的,责任在于他自己,而非驾驶者。对此,她因为内心有愧,竟然无法作出有力的反证。她只能作证说,季林向来对自己的家人有责任心,不可能丢下他的两个妹妹和母亲而选择自杀。她不能承认季林是死于自杀,最主要的原因还不是她想在内心为自己“脱罪”,起初也是单纯地因为她需要为季林的家人争取更多的赔偿金,在后来就是因为纠结于基督教的一个传统说法:自杀的人无法去天堂。这个说法真是让她绝望,假如季林有可能去不了天堂,她如今信主的指望还在什么呢?在天堂里见不到她想见的人,她还去天堂干什么呢?此类关于人本情感与神本理性相冲突的困惑让她感到纠结和痛苦不已……

她之所以会信,也是因着季林早先与教会的联系,她才被带领着来到上帝的面前。她找到了他们家乡某教会一位曾帮助过季林的牧师。牧师给她传了福音,并安慰她说季林已经去了天堂。牧师问她是否承认自己是罪人的时候,她不停地点头,好像她的心灵等待这一刻已经很久了――她早就知道自己是“有罪”的,可是在上帝的话语来照亮她那黑暗的心之前,她就是因为知道自己有罪才绝望的。当光来照亮她内心的黑暗的时候,黑暗才无法伤害和完全辖制她的灵魂。她也把自己的困惑向牧师倒出来。牧师竟然也并不否认自杀者无法进天国的说法,他只说――季林心中有了上帝,不可能选择自杀,他虽然身患重症,但是主已经为他预备了各样的条件要医治他。面对牧师的信心,她的心却依然很沉重。她没有把自己跟季林之间的最后那番交谈说出来,也不是因为她想隐藏自己什么,而是因为她害怕自己面对这样一个境况――假如连牧师也认为季林有自杀的可能的话,她又将如何去面对这个残酷的“真相”呢?

季林死后,她一时无法从这场伤痛中缓和过来,就办理了休学手续。她一个人去到季林当初打工的城市做苦工――她要自己亲自体会季林曾经所经历过的艰难。劳累之后的她才更深切地体会到,当初的她仗着自己比他多读了几本书,动不动就说季林不懂她的精神世界的时候,是多么地无耻。她来到季林打工的单位,亲自找到了那位曾经表示很喜欢季林的某老总的女儿。对方在得知季林出车祸身亡之后也大哭了一场,还质问她:“你凭什么让季林那么爱你啊?你给了季林什么,让他那样对你死心塌地?”她只能垂着眼说:“我不配他那样来爱我,所以我失去了他。这是对我的报应!”

“我真的是疯狂爱上了他……”对方主动跟她提起了一些事情,“我不停地骚扰他,他总是待我很客气,和我保持距离。最后,我恼羞成怒以各种方式去利诱他,他还是丝毫不为所动,始终不领我的情。我叫财务处给他多发工资,他在知道缘由之后,又把自己多出来的钱还给公司。他宁肯自己在最底层苦到底,也不想从我这里沾一点丝毫的便宜。我追得他太紧,结果却逼得他要辞职。他越让我觉得没有希望,我就越发想要得到他。可是,我却拿一直爱你的他没有办法。在他打算离开的前两天,他晕倒在车间,被送到医院去之后,被检查出来是尿毒症。他一下子没有了出路和前途,我知道他家境不好,而且生活负担沉重,他一下子就被推上了绝路。在他跌入深渊的时候,我还暗暗感到高兴,因为我觉得这是上天给我的机会。我知道要治好这个病必须要有钱。他知道了自己的病情之后,却拒绝住院治疗……我来到他身边,告诉他,我可以帮他解决钱财方面的困境,陪他渡过难关。我说我可以借钱给他。他想了想,还是拒绝了我的好意。我问他,有没有把这个情况告诉你女朋友。他对着我摇头,然后我就存着一点私心跟他建议,你不能把这事告诉你女朋友,你不能去拖累她,而且这病即使得到很好的救治,也不一定能再活多久,顶多几年。你最好去跟你女朋友说,你不再爱她了,你爱上了别人,你以后永远都不想见到她了。对我的建议,他很纠结,开始并不愿意采取我的办法。但是在更明白了他这个病的严重性之后,他就心灰意冷地愿意采取我的办法了。我以为自己只要他断绝了和你的联系,他对我的心就不会那么冷硬了,也会接受我的帮助,最终慢慢接受我这个人了。可是,他还是不愿意借我的钱。我又对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你这样坐着等死,实际上是在伤害那些爱你的人,尤其是你的女朋友。你应该珍惜生命,想尽办法拯救自己;你可以去争取让自己多活几年,却这样轻忽地对待自己,放弃争取的机会,就是在伤害你所爱的人和爱你的人。我这样说,他就有些被说动了,我再把一张五十万块钱的支票放在他面前的时候,他也不再像最开始那样看都不看一眼了。我再次提醒他,他接受我的帮助,这是在对你所爱的人和爱你的负责任。他这才松口说,愿意找我借一点钱,但要不了这么多。我说,你已经是病人了,以后也不可能像从前那样辛苦挣钱了,你根本用不着还让自己背负那么沉重的负担。我说,我不要你还钱了,你就安心养病,我也不求你来爱我,只是有一个小小的心愿,希望你能帮我达成。他还是很紧张地问我,他可以为我做什么。他的预感是对的,我所要他去做的,看来很简单,但也很难……我要他给我一个拥抱,要他允许我去尽情地亲他一次。我以为自己的请求并不‘过分’,可是他却坚决拒绝了我,而且再也不愿借我的钱了。当时,我真的很难过,很气愤,我心想――你也太古板和清高了?难道我的请求过分吗?我来拥抱或亲吻你一下,难道还是我占你便宜了吗?占便宜的终究不是你自己吗?明明是我亏大了,你倒觉得我好像是要拿金钱去买他的‘贞操’一样……后来,他就回家了。我也不知道他有没有把自己的事情告诉你,更不知道他的病情怎么样了。后来,我听说,他回家以后,找了一些慈善机构求助,但是都没得到多大的帮助,直到后来有一个有钱人站出来捐助他去换肾,而且他伯父愿意捐一个肾给他……我以为他总算有救了,可是没想到他会死于车祸,还是你上学的城市。他是去看你的吧?他把自己的一切向你坦白了吗?你在他有难的时候,并没有帮助到他,反倒更让他绝望了吗?”

对方敏锐地察觉到了事实的某些真相,以一副嘲弄的口吻质问何宛亦。她只是难堪地沉默着,并没有把发生于自己跟季林之间的一切对她详加解释。她不去为自己辩解什么,她也认定自己是害死季林的“罪魁祸首”,可是她不需要去用向他人坦白的方式来“忏悔”。她因为想念季林,就越来越厌倦今生的生活。那段时间,白天她就用繁重的工作来麻木自己那疼痛的神经,晚上就开始失眠。她每天都买一大堆垃圾食物堆在屋里,在睡不着的时候就起来疯狂地填满自己的胃。她做工的血汗钱几乎都被她拿来供自己的“肚腹”了,她把食欲的满足当做自己生活里唯一的盼望和安慰。每次看到别人对她那像气球被吹起来一样的体型变化表示“侧目”的时候,她反倒感觉到一种任由自己走向毁灭的兴奋感。她开始发胖的时候,她的食欲也越发膨胀起来,她又陷进一个超出自我控制能力的恶性循环。当她看到镜子里的自己已经惨不忍睹的时候,她想自己这辈子都不可能再回学校了。她父亲三番五次催促她回学校上学,她总是逃避;直到有一天,她父亲跟她提起季林的母亲在村里某位信耶稣的大婶的带领下也信耶稣了,她这才想起了自己之前初步建立起的关于上帝的信仰。好长一段时间,她几乎忘掉了上帝,自从她承认自己是一个罪人,也相信上帝对罪人的赦免和拯救之后,她几乎从来没有抬头跟上帝做过什么交通。伤心软弱时,她还是习惯性地一个人硬撑着,根本想不到自己从头顶的那个超然者那里去寻求帮助和安慰。直到他父亲提醒她季林的母亲因为信耶稣而有了很大的变化之后,她才想起再次跪倒在上帝面前,再次去请求?的赦免和宽恕。她既然还好好活着,就该珍惜在世的日子,去重新过上正常的生活。她总不能在将来死去以后,发现自己去不了天堂,而季林却在那里,以至让自己真的永远也见不到他了啊!

在二零零五年春节前夕,她终于不再在外面流荡了。当初出去的时候,她瘦弱而憔悴;如今她回来却变得“厚重”,让人都难以认出了。

“小宛,你又和前些年一样胖了啊……”季林妈妈看到她之后,竟然一下就认出了她,而且异常开心,还来亲热地拉起她的手。她的脸上好像已经完全没有了丧夫和丧子之痛的阴影。在何宛亦还疑惑她是不是又精神失常,以致完全忘记了自己所经历的这一切不幸的时候,她却把她拉到她们卧室的床边,跪下来,说要跟她一起做祷告。她说求主继续看顾小宛,安慰她的心,让她从失去季林的阴影中走出来,还求主带领她早日回到学校……祷告完之后,她就抱着季林的母亲一阵痛哭,并且不停地跟她说对不起,因为她从小到大就一直欺负她的儿子。季林的母亲却来抹她的眼泪,安慰她说:“孩子,季林去了天堂啊,我们将来都会再见到他……”

这次的泪水似乎洗除了堵在她心头近两年的伤痛。她怎么也想不到,季林的妈妈还会来安慰她,而她原本是多么对不起她,在季林离开的一年半时间里,她几乎没有代替季林去关怀过她,还有她的两个女儿。她把自己打工期间所存留的为数不多的钱留给季林的妈妈,可是她却要她自己收着,说自己回学校以后还要用钱。她为了表示自己接受她的爱和关怀,就还是由自己留下了。当她翻开季林妈妈拿出来的《圣经》之后,一下子就翻到了这句经文:“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新约?哥林多后书5:17》

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在不知道上帝的存在和恩典,人的灵魂永在之前,她感到人的生命仔细推究起来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荒诞与虚无。蒙过圣灵光照之后,她才知道人的生命并非结束于肉身毁灭,从前一切终究由罪恶和苦难而引起的荒诞感都在她的信仰中而被消解了。从前的生命是黑暗的,人心里没有光,也没有指望:“你的眼睛若昏花,全身就黑暗。你里头的光若黑暗了,那黑暗是何等地大呢!”《马太福音6:23》在上帝的话语来驱散她内心的黑暗之后,当万事都可以从永恒的角度去思考的时候,她才真正感觉到生活和人生的意义和盼望。当真光照到她心里来之后,她才知道从前那些被自己视为“真理”的普世价值并不是真正值得她“为之生为之死”的真理。她从前之所以没有为它们而死的勇气,是因为她并不真的热爱它们,做不到因为它们而舍己;可是如今的她终于找到了值得她去为之生为之死的真理,她便愿意上帝来赐给她力量,在需要她去为?“舍己”或“舍命”的时候而舍弃自己……当她的心思意念全然转向了上帝,并且只愿意求上帝的荣耀得以彰显的时候,她的内心就不再有致命的撕裂之苦了――从前她既向往着享受一种属于殉道者的荣耀,又不愿意真正的舍己,因为归根结底,她若果真“殉道”,却也只是为了自己而死,而不是为了“道”而死;她的痛苦来源于一个本性追求自我凸显的人要以“舍己”的幌子来达到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终极实现,这种痛苦的本质就连不信上帝的罗素也是看透了的:“自我中心永远是一种可怕的痛苦―― 一种奇怪野生的痛苦――在拼命找寻着世界根本没有的东西。”人总在寻找着那些足以让自己感到骄傲和强大的东西,可是人又是没有资格骄傲的。人的罪恶和苦痛的根源都在于人的自我中心,以己为神,但人实际上又是多么地卑微,在世的年日不过是一阵风,少时就不见了。人原本和尘土一样卑微,却被全能的上帝所创造所高举,但人却不归荣耀、尊贵与权能给神,选择了以自我为神。自我高举的人所寻找的是自我所不配拥有的荣耀,她的痛苦也在于她意识到自己所期望的是自己不配享有的。自高的必被上帝降为卑,自卑的才能被上帝所高升……在她终于认识到这些之后,她就只能祈求并感谢上帝给她去努力放弃自我的机会,也就是她自己拣选生命的机会――因为耶稣说过:“得着生命的,将要失丧生命;为我失丧的生命,将要得着生命。”《马太福音10:39》从今而后,她只愿上帝来帮助她,让她与内在于自己罪性生命的“老我”争战,以让“新我”快快在自己身上成长,以让自己满有基督柔和谦卑的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