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报菜名(四)
作者:轩辕无忌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292

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似海深,海参到比虾仁贵,虾仁四十买一斤。

-------------------------------------------------

等藤原义信反映过来,住了口,大殿内外已经是一片笑声啦。而且这回笑得,比刚才听昊天说书可厉害多了,有几位大臣都出溜桌了,那位当今万岁,天启皇上,更是笑得直捂肚子。

在一片大笑声中,藤原义信就觉得脑袋“嗡”的一声,耳朵边“任儿”的一声,嗓子眼里“咯喽”一声,腿肚子“咯嘣”一声,俩眼往上一翻,休克了。

东瀛使团里一阵大乱,要不是德川赖宣和鹰司全孝强按着,横路敬一就冲上去了。

可他们俩这回也坐不住了:虽然你张好古刚才给我们解了个围,可不应该再三的戏耍我们,一会儿我们怎么从那门儿那儿出去呀!我们要是再不说话,大日本帝国的脸面可就要丢尽啦!这要是消息传到国内,我们非集体剖腹谢罪不可呀!

德川赖宣站起来:“尊敬的大明国皇帝陛下,我……我……我们……唉!”他又坐回去了。

他这是抽得哪股疯啊?原来大殿里的笑声实在是太响啦,声震屋瓦,他说的话别人根本听不见。

足等了有一盏茶的功夫,笑声才逐渐的停歇下来。德川赖宣又站起来了:“尊敬的大明国皇帝陛下,大明乃天朝上国,礼仪之邦,向以仁厚待四夷,广宣教化。今日贵国大臣却再三羞辱我等,实与天朝仁厚宽宏之名不符,使我等属国小臣尽皆心寒。若以此为惯例,则尽失远人之心矣!”

“是呀,张爱卿,你确实不该……噗……嘻嘻……不该戏耍属国使臣,还不上前赔礼!”

“是微臣莽撞了,微臣遵旨!”昊天转过头,向两位使臣躬身一揖,说道:“本官言语不周,冒犯之处,还请贵使见谅!”

鹰司全孝一拱手:“张大人,你刚才所讲的番言论,不知是从何处听闻的?”

从论坛上!不过跟你说了也是白说,你肯定不明白!“时间已经颇长了,也记不得从何处听闻的了,只是隐约记得乃是从贵国民间流传出来的!”

胡说八道,我们自己国家里能流传这样的东西?“张大人,你所讲得那一番言论,将我国贬得一无是处,分明是有意中伤……”

“鹰司大人,你的意思是说,本官在中伤贵国喽?”

“不敢,张大人乃天朝大臣,中伤我等远夷,与您无益。但下臣恐大人未知此中关键。此言论通篇颠倒黑白,极尽侮辱之能事,此言论若传开,我等还有何面目立足于天地之间。下臣思之,必是有心人编造用以贬低、羞辱我国,而且唯有那朝鲜能做出此事!这是对我国尊颜的挑战,尊敬的明国皇帝陛下,还请您为属国作主。”

嗬,狡猾狡猾地!转了八个弯,又联系到你们的最终目的上啦!“启奏万岁,微臣本以为只是一则无伤大雅的传说,没料到东瀛使臣会如此羞愤,妄言失察,请万岁降罪!至于此言论是否有心人编造,还是日后详查为上。”

“是呀,张爱卿,朕知你见闻广博,可下回这样未经查证的传言应该给朕进宫……呃……咳咳……就根本不应该提起!因你妄言伤远人之心,朕先罚你俸禄半年,并责成你全权追查此言出处,若查不出,朕必另有重惩,你可心服?”

甭查了,我这儿是根儿!也没关系,反正等小鬼子们一走,也不会有人深究这个事儿啦!

“微臣心服口服,谢主隆恩,万岁,万万岁!”

“呃,倭人使臣呐,刚才那一大套,朕只是听着有些好笑,没你们说得这么严重吧!”

没这么严重?他要是说你是武大郎的后代,你早急了!德川赖宣和鹰司全孝对望了一眼,心里明白:指望明国皇帝惩罚这个张好古,是不太容易啦。看来如今只能借着驳倒他刚才那番谬论,找回点儿面子!

“启禀天邦万岁,想我日本自女王‘卑弥呼’立‘邪马台国’至今已近两千年,汉唐均曾遣使来朝。此言却道我国方立五百年余,且是那猥琐之极的武大郎后人,可谓恶毒以极,如此辱人先祖,如何不严重啊!”

“嗯,你说得也有理!辱人先祖却是重罪呀!张卿家,你确实是太冒失啦,朕也不再加罚与你,只是切不可再传此言啦!”

“微臣遵旨!微臣在此立誓,绝不再向他人提起!”别人传,我就不管啦!

“天朝万岁,我国文化,虽不及天朝源远,但也是先人智慧凝结,此言却道均是那武大郎按天朝所创,纯粹无稽之谈……”

“万岁,臣有本上奏!”随着话音,大殿外走进来一个人,正是翰林苑七品编修,与昊天同科的那位探花袁继咸。

“呃,卿家,你……你叫什么来着?”瞧这皇上当的,手下的臣子他都不认识了。

“微臣翰林苑编修袁继咸!”

“袁卿家,有何本章,当面奏来!”

“谢万岁!方才张大人所言之中,那日本国乃北宋时期所创,却是胡乱编造,可其余的,却也并非向这位倭人使臣所说,乃无稽之谈。那倭国的文字、服装、建筑等等,均是学自我天朝!”

昊天一听,乐了:唷,没想到在这儿还藏着一位“愤青”!其实他不知道,这袁继咸虽然是江西人,但有一位亲叔叔曾到东南沿海去做生意,正赶上倭寇作乱,全家都死在了当地。从此袁继咸深恨倭寇,并且下定了决心,想要设法铲除了他们。而他呢,并不是一个光喊口号的人,自己苦心钻研了日本的经济、军事、文化等各各方面,力争做到知己知彼。刚才他听着昊天损得倭国使者无地自容,心里特别的痛快,对昊天的厌恶之情也减了三分。现在一听倭国使者信口雌黄,赶忙出来理论。

果然,天启皇帝一听,也是大感兴趣:“哦?竟有此事?说给朕听听!”

“启禀天朝皇帝陛下,绝无此事!”

“绝无此事?这位使者大人,袁某想请问贵国自何时起有的文字呢?”

“我国自女王‘卑弥呼’立‘邪马台国’,便已有语言、文字!”

“呵呵,不见得吧!‘盖上古之世,未有文字,贵贱老人,口口相传,前言往行,存而不忘’,此乃贵国古籍《古语拾遗》所载,不假吧?”

“这……”

“贵国自古有语言而无文字,乃是晋武帝太康六年,五经博士王仁至,向贵国应神国王献郑玄所注《论语》十卷,《千字文》一卷,贵国方开始正式学习我中华文字,后来……”接着,袁继咸又从建筑、纺织、种植、冶金等各个方面,旁征博引,说明了这都是日本从中华学去的。(具体的说辞,就不在这儿占字数了,您要是有兴趣,可以找个中日论战的论坛去看看)

这一番话说得倭国众使臣,包括那个缓醒过来的藤原义信,一个个哑口无言。

昊天在旁边,暗中双挑大指佩服:这位袁继咸在这方面的知识,比百度搜的都全哪!

鹰司全孝真给说急了:“我日本国的饮食文化,乃是我国独有,于你中华无关。”

“呵呵,这个确实无关!”袁继咸一阵冷笑:“贵国喜食生鱼,我只想送你四个字‘茹毛饮血’!”

“你……”鹰司全孝没词儿了。

“这位大人此言差矣!”倭国使团里站起一位来:“我国料理乃‘五味五色五法之菜’。‘五味’是甜、酸、辣、苦、咸;‘五色’是白、黄、红、青、黑;‘五法’是生、煮、烤、炸、蒸。岂是单单的生食!我们日本菜的特点是季节性强,味道鲜美,保持原味,清淡不腻,而且加工精细,量少质高,讲究色彩的搭配和摆放的艺术化。绝对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文化!”

大家伙一听:这位是不是当过厨子啊,他怎么说的这么清楚!还别说,这位奉行官叫小野四郎,小时候还真学过厨子,没想到今天用上了。

昊天一想:今天既然是全面打沉,在吃这方面,你们也别想出头。嘿嘿,瞧我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