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达成合作协议
作者:泡椒番薯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012

朝海市的益华玻璃厂的厂长邓杰很是烦恼,厂子最近情况很糟糕,原本改革方兴未艾,物资十分紧缺,作为一间大型的国企,理应是赚得盆满钵满的,毕竟玻璃在现在也算是紧俏物资之一,不过可惜的是,前些年由于科研资金一直紧缺导致新产品的开发一直搁浅,所以渐渐的竞争不过其他同行企业了,好在还有朝海市这个不大的市场在死死撑着,要不就真的要走投无路了。

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原来厂里的生产能力低下,上一批领导人错误的认识了问题,以为是员工人数不够所致,所以又大批的招收了新的工人,这下就更遭了,生产力没见提升多少,但却多出了两百多人的工资负担。这成了尾大不掉的麻烦,更令原本举步维艰的企业寸步难行了。

“这群混蛋,你们倒好,不顾一切的找麻烦,现在出事了,拍拍屁股走人,倒把包袱丢给我了――”邓杰看着这个月的财务报表,恨恨的诅咒着前辈们。

铃铃铃!

一阵电话声出邓杰身边响起,邓杰停止对前辈们的问候,稍稍坐正身体,接过电话。

“喂!益华玻璃厂邓杰,你是哪位?”

对面传来沙沙的笑声,“邓厂长吗?我是市里的王向前,想找你有点事,你现在有空吗?我们可以约个时间聊聊。”

邓杰打了个激灵,连忙道:“原来是王市长啊――不怕跟您说,我现在什么都不剩就只剩时间了,您要找我谈什么?我随时有空,就看您的时间安排了。”

王向前在那边好像对人说了几句什么,然后再在电话里说:“邓厂长,这样吧,我们一个小时后在迎宾招待所见如何?”

“没问题,那我们到时见了王市长。”

楚风给王向前打电话说明状况后,王向前那边也颇为意动,现在市里的几间集体企业都面临困境,厂里的领导人在自己上任后已经求过他很多次了,现在有机会为这些频临崩溃的企业带来救命的收入,他自然是很赞同。两人一拍即合,楚风便让何嘉赶到市政府办公室和王向前商量具体方面事宜,这才出现上面的状况。

益华玻璃厂厂长办公室的小吴觉得很惊讶,他身为领导的秘书,一直知道邓杰为了企业的事忧心忡忡,所以已经半年没见过他的笑脸了,不过在接到一个电话出去之后,回来怎个人都变了,变得精神抖擞,喜上眉梢的还居然哼着小曲。

“小吴,通知一下厂里中队长以上的干部,下午三点在会议室开会,全体人员必须到场,还有让他们都打扮得精神点,下午有客人来,别一个个像死了爹妈似的,丢厂里的脸。”邓杰摸出一根烟,用火柴点燃后叮嘱小吴。

“是”小吴点点头应一声,便转身出去了,离下午三点还有不到两个小时,所以他现在必须去着急人员了。

过了一个多小时,邓杰正点着烟看着一份文件,小吴敲门而进,细声的说,“厂长,开会的人员都来齐了,你看……”

邓杰抬起头看了一眼挂在墙上的大钟,发现已经三点了,点点头道:“嗯,走吧!”

转过了两个房间,就是厂里的大会议室了,邓杰看着底下的人,都在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便轻轻咳了一下。

众人听到厂长发声了,便纷纷停了下来,紧紧盯着邓杰,虽说他们已经习惯了三天一小会,五天一大会的生活,但如此紧急召集他们开会,总应该是发生了点什么事吧?

厂里的党委书记林富铭拿了一根烟,笑着说:“我说老邓啊,有什么事搞得这么紧急啊!我新的研发正在关头呢,就给你叫来了。”

厂里党委书记其实是要比厂长职位要高一层的,但林富铭是个技术性人才,平时也不多管事,所以基本上都是邓杰在管理者厂子,平时大事小事的,都是邓杰说了算。

“好事啊!书记,我们厂里有救了,好事啊――!”邓杰突然抓住林富铭的手臂,激动的说。

“啥事啊,能让你这么高兴,难道是中央拨款下来了?”林富铭也很奇怪这位老友今天怎么这么得意忘形,要知道邓杰平时可是很稳重的人。

邓杰笑着道:“书记别开玩笑了,中央能拨钱给我们?事情是这样的……”

紧接着邓杰将事情一五一十的给众人说了一遍,果不其然,会议室内马上沸腾起来了,大家你来我往的,一人一句,好不热闹,邓杰仔细听了一下,支持的人稍多。

副厂长徐亮第一个表态:“这是好事啊!现代科技公司在我们市内是鼎鼎大名的赚钱企业,又是港资企业,有先进的管理方式和丰富的资金,这都是我们所缺乏的,如果能和现代公司合作,这两头就都解决了,现在咱们厂什么都少就是员工多,能和他们合作,就能很大一部分上减少我们的压力,实行多年来第一次盈利。”

“不单如此――”车间主任罗王友接着他的话,“我们还可以由质变到量变,一来我们可以从生产中得到新的技术,另外我们也可以开创另一个企业生产方向,这是一举多得啊!”

党委书记林富铭这时候倒是持有审慎保守的天都,他犹豫一下说:“这可是为资本家打工的事,和制度不符啊,国内到目前为止没有听到有这样的先例,这要是传出去,怕是要误事的……”

众人闻言顿时沉默了额,即使已经开始改革开放了,但人民依然没有忘记前几年得痛,这事典型的“割资本主义尾巴”,要在前几年,有这样的想法就要被抓去批斗了。实际上,这种公有制经济与私有制经济的争论在改革开放的十多年里一直纠缠不休,知道九二年南巡才终于停止。

邓杰望着众人到:“各位不要担心,下午王市长约见我的时候,我也将这个问题跟他说了,王市长悄悄地对我说,这已经是改革开放的必然,再过一些日子深圳作为特区对外开放,这样的事就比比皆是,我们现在这样做不过是首开先例而已,最重要的事,王市长告诉我一件事,现代科技公司背后有人,连老首长都一直在关注着这家公司,把它当作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企业,所以不会追究责任的。”

众人哗然,没想到现代科技这家不大的外资企业居然如此重要,能惊动老首长,不过听邓杰这么说,众人倒是放下心来了。

林富铭点点头,便又道:“可是我们并没有见过这VCD机啊,连它是干什么的都不知道,我们能吃下这块肥肉吗?”

众人表示赞同,都点点头,这是很重要的事情,毕竟玻璃和这种高科技还是有差别的,员工如果做不了也一切是妄谈的。

“这个问题我也和现代公司的总经理何嘉探讨过,他告诉我,在这之前现代公司可以派专人来指导培训我们公司的员工,只要我们的人肯努力,应该可以在两礼拜内吃透这技术,所以根本不成问题。”

林富铭颔首笑道:“那就没问题了,他们有没有说具体的合作事宜是怎样的?我们不能吃大亏,但也不能让别人吃大亏啊!”

“现代企业出原料,生产线,资金和技术,我们出员工和厂房组成一个新的生产部,所有产品冠名权和销售权都属于现代公司。至于分配利益方面,他们提出了两种方法。第一种是,现代公司占八成股份,接受八成分红,我们占两成;另外的一种方法就是,我们公司不占股份,三年他们固定给我们两百万,但有约定是我们必须年产量为五百万台VCD机,而且,这份协议只能签三年,三年后再作协议。”邓杰放开自己随身所带的小记事本,看了一眼之后说。

“什么?才三成股份?这资本家真是太黑了――”顿时就有人叫了起来,在他们的认知里,就算不占主导地位,也应该是平分秋色的。

邓杰皱了一下眉头:“人家投入的资金是五百万购买生产线,并且要到海外购买生产部件,技术又是人家的,我们能占到两成股份就很不错了,而且,人家不是给了第二种方案吗?”

众人默然,的确,自己就是出点人力,实在是不可能占到多大的便宜。

“好了!”这时林富铭出来拍板了,“我觉得这两个提议都不错,现代公司也算仁慈了,现在我们举手投票一下,看看选择哪个提案比较好,我估计还有很多其他企业在盯着这块肥肉呢,咱们不能耽搁了。”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点了点头,既然厂长和党委书记都点头了,这基本已经成定议了,关键是看选择的问题了。

“支持第一个方案的举手!”邓杰望了一下众人说道。

晃晃悠悠的几个手臂举了起来,邓杰看了一下,不到全体与会人员的三分之一,便又道:“那支持第二个方案的举手!”

这一下哗啦啦的举了一遍树林起来,很明显大家都对支付实际金钱的方案更为感兴趣,因为有这两百万元,企业就能实现盈利了;至于占股份的事,倒不是大家对两成股不满意,实在是不知道这VCD机的销售如何,如果卖得不好,那不是要亏死?这年头在人们心中,生活必须品才是有前途的,这种不实际的东西,这些产的领导人可不敢给予多大的信心。

“那就选择第二种方案了,不知道诸位还有没有意见?”邓杰有些无奈的说,其实他是比较赞同第一种方案的,不过实在可惜了。

林富铭看了一下身边,便满意的道:“没人有什么意见的话,我们就这样决议了,老邓你抓紧时间给办了,我们现在的形势拖不得了。”

邓杰点点头,笑着说:“一会现代公司的何经理会过来参观我们厂子,我们隆重地接待他,顺便把协议签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