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亲事定宝玉心乱
作者:雨若菲彤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076

荣国府,王夫人正和贾政商量宝玉的亲事,贾政点头:“既然娘娘同意了,不如尽早地给宝玉办了事,也了了一桩心事。这一回我在家也只能待半个月,趁此机会便和姨太太商量下,办了便是了!”

王夫人闻言心里很是欣慰,但这件亲事至今还没有告诉宝玉。想当日宝玉从晴雯那影影绰绰地听到是订了宝钗后,还跑到自己面前闹了半天,口口声声不愿意,说只喜欢林妹妹,被自己着实训了一顿,真是让人不省心。

王夫人一面想着一面怨着,自己这个儿子一心上赶着,可人家林如海却是不肯将女儿给呢,如今林如海没了,只怕那丫头会常住荣府了。如果再不给宝玉成亲,只怕宝玉更会抵触,那股子赶着黛玉的热乎劲,让宝钗和薛姨妈知道了面上也不搁。所以,正好趁着黛玉不在,赶紧将宝玉的亲事办了,贾政同意,王夫人心里便踏实了。

王夫人深知这桩亲事贾母是不太满意的,所以一应诸事态度上便有些爱理不理,不是很热心。想了想笑道:“不瞒老爷,其实当初老太太是很中意林丫头的,只是姑老爷似乎不太满意宝玉,当时俩人年纪又小,故便放下了。后来娘娘做主订了宝丫头,老太太也只得同意了,到现在这事宝玉还不知道呢!”

贾政一听眉头一皱道:“亏了娘娘订的是宝丫头,这次我回京,听到不少同僚议论姑老爷的事,闹得朝中群臣尽知的。唉,这宦途难测,姑老爷的事因他突然去世才不了了之。虽说如今姨太太家也因当初囤粮之事被责罚,但终是无关大碍的事,比不得这为官的一世清名,要是因一件事被毁了,让世人褒贬,也委实让人遗憾!”

一番话正撞到王夫人心坎上,趁机道:“说得是,我一个妇道人家也不懂这些朝事官场的,方才听老爷一讲,那姑老爷一没了,老太太肯定还会接林姑娘回府住着。不知以后对府里可有影响吗?”

贾政不知王夫人的心思,微微沉吟了一下道:“外甥女一个孤女,即使回府住着,也不至于府里会受连累,毕竟皇上打算既往不咎了。我只是叹息姑老爷一生清名,最后竟然如此,也令人感慨啊!”

王夫人心中趁愿,一丝快慰闪过眸底,微微一笑:“世事难料,也不好说呢,如今还是说宝玉的事要紧罢!”贾政点头,一时商议妥当了。

翌日,夫妇俩来找贾母商议,贾母本不喜,但听了贾政的话后,也不由得半晌不语,最后只得点头同意:“我不是说过了吗,既然是娘娘的意思,便不能草草了事,就随你们去操持罢,只是宝玉那孩子未免委屈了,到现在还不知情呢!”

王夫人听了心内有些不悦,但又不好说什么,贾政拈着胡须微一沉吟道:“老太太此话原不错,只是宝玉到现在也不喜正务,没的倒耽误了宝丫头,想来该是宝丫头委屈才是。毕竟宝丫头也做过公主的侍读,在宫里待过,见过大世面。”

贾母闻听,眉头一皱:“罢了,你们且去办理罢,把宝玉叫来,这事我亲自告诉他!”王夫人闻言心内方长吁一口气,她还担心儿子又闹事,见贾母将这个烫手山芋揽了过去,毕竟宝玉是跟着贾母长大的,只怕还能劝得动他。

如此一想,脸上便现出一丝欣慰的笑意:“儿媳这便派人去叫宝玉过来!”一面吩咐了彩云去喊宝玉。

宝玉因黛玉回扬州,这些天来一些也有些闷闷的,黛玉肯定伤心得不得了,此时又值秋日,黄叶凋零,满目肃杀,兼以悲情伤痛,黛玉的身子如何受得了啊。可争奈父女之情,只好作罢,只是盼望着琏二哥能尽早地将黛玉再接回来,自己好宽慰劝导。

此刻他正对着那一池子凋败的荷叶出神,记得林妹妹曾笑言最喜欢李义山的那句‘留得残荷听雨声’了,只怕林妹妹此刻如对着这一片残败会禁受不住的,那份诗意凄怆如果真成了现实,却是残忍的。

妹妹自打来了荣府,除了和二姐姐和三妹妹四妹妹相处得不错之外,对别人总是淡淡的,所以下人们未免便嚼说,说林妹妹小性目无下尘,而且自己感觉着母亲不是太喜欢林妹妹,宝玉实在想不透这其中的原因。

一阵秋风吹来,宝玉微微一凛,望着潇湘馆方向,不觉叹口气,宝姐姐这些日子也不知什么原因搬回梨香院去了,园子里连个说话的人也没有了,闹得自己好不落单。

正烦闷着,见袭人穿花拂柳,四处逡巡着一面冉冉而来,见到他温柔的脸上惊喜道:“宝玉,找了你半天,原来在这里啊,快去罢,彩云说老太太找你有事呢!”

宝玉忙道:“可知道是什么事吗,我回去换件衣服去!”袭人已来到近前,拉住他道:“不用了,太太说要你赶紧过去呢。今儿又不必出门,不用脱脱换换的。”

到了贾母处,见贾母正歪在榻上眸子微阖着,见宝玉来了,忙拍拍几榻示意他坐过来,宝玉依言坐在贾母身侧,贾母慢慢地坐起来,鸳鸯奉上茶来,贾母微微一摆手,鸳鸯带了丫鬟们均退了下去。

宝玉见贾母如此,便有些摸不着头脑。看着他半天,贾母脸上有些慨叹道:“宝玉,把你叫过来,是有件事要告诉你。你老爷过两日仍要赴外省的粮道,此次回来在家待不了几天,所以想趁机给你亲事办了!”

亲事,宝玉一听倒愣了,不置信地看着贾母,贾母慢慢地道:“娘娘给你订下了宝姑娘,老爷太太和我都应允了,我已经交待下去,这两天便要准备着了。今儿告诉你,你好有个准备!”

宝玉有一些懵,眼睁睁地看着贾母,神情有些激忿,原来当日晴雯说的话是真的,母亲竟然还瞒着自己,怪道黛玉对自己有些冷淡,想必她是知道此事的罢。

宝玉心里一恼,一拧眉刚想说什么,贾母似看透了他心思,一皱眉道:“宝玉,事已至此,你也不许再有别的念头。这亲事讲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老爷和太太均是历经世事之人,你是他们的儿子,自然不会偏了你。有些事你们小孩子家不明白,以后便知道为人父母的苦心,你只知道他们不会委屈了你便是。所以,这几天好好地在怡红院待着,以后成了亲万不可还象从前一样孩子脾气任意妄为了。知道吗?”

贾母的语气中微微有些凛然硬气,迥非平时宠爱自己时的慈祥和蔼。宝玉一时有些愣怔,但这番话却不是他想听到的,心思翻涌,须臾,猛然道:“老太太,我喜欢的是林妹妹,林妹妹如今没有亲人了,以后还会回来的不是吗?如果她嫁过来,不是更加亲上加亲了吗,正好可以在园子里常住了。老太太也不必担忧姑母九泉之下不安心了,岂不是更好,我想不通为何你们为我做主定下宝姐姐!”一面有些孩子气地不满着。

贾母一叹安慰道:“宝玉,这缘份的事是不好说的,你林妹妹好是好,可是自她来了以后,人家北静王府一直呵护有嘉,后来又入宫侍读,那北静王如今也是大好的年华,人品相貌比你还在以上,却一直不曾娶亲,这里面的意思耐人寻味呢!太妃又和你姑姑曾是手帕交,有姐妹之谊,蔫知人家不是喜欢上林丫头了。如果是这样,你又能奈何,只恐你是落花有意,剃头挑子一头热罢了。”

贾母的一席话说得宝玉愣怔在那里,神情有些茫然,随即低下头细细品砸贾母这番话,贾母语含告诫:“以后万不可提及此事,不然对林丫头反倒不好,毕竟她是个女孩子,万不可让人背后里嚼说。尤其是你,说话不防头,不计后果。成了亲就是大人了,就得有个大人的样子,你俩以后只能是兄妹之谊!明白吗?”说着脸色有些严峻。

贾母的话让宝玉说不出话来,呆愣了半天。北静王,又有权势又有地位,而且长相英俊非凡,气质洒脱,连自己也欣赏向往对方的气度风华。这样出色的人物,受名媛淑女们倾慕也是自然的,难道妹妹也喜欢他吗?

一时复想到林如海,姑丈对自己似乎不是太欣赏,贾母的话竟似越想越有道理。脸色便有些苍白,脑子里乱糟糟的。

贾母见状拍拍宝玉的手,劝道:“宝玉,你太太一直就看好宝丫头的,宝丫头为人宽厚,脾气随和,况且也是亲上加亲,以后一定会和你太太合得来的。这婆媳关系是最不好处的,而如果是宝丫头便不会担心有这一层了。我是老了,心里最操心的便是你的这桩亲事,如今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能看着你成亲,便是最大的欣慰了!你可别让我失望。”

贾母的话是由衷而言,她细细地思忖过,王夫人对黛玉一向是疏离客气的,自己何尝察觉不到,自己也是从媳妇过来的人,深知这大家子各种关系的复杂,哪怕强行撮合成了,也难保以后王夫人不会向黛玉发难。

自己有年纪了,真的是有心无力,护不得黛玉几时的。如果北静王府真的有意的话,倒是黛玉的福气,北静太妃只此一子,平时又极疼爱黛玉,处处维护。黛玉如能嫁入王府,对荣府也是不亏的。看来自己还得尽量地促成,只是如今黛玉远在姑苏,需得过百日后方能议亲。

一时见宝玉呆呆的,不觉一叹,唤进珍珠命送宝玉回去。又唤进袭人来,面容凝重道:“你们几个给我把宝玉盯好了,要是出了什么差子我唯你们是问!”袭人见贾母远非平时的和蔼,语气凌厉,心里不觉一阵惶恐,忙答应着。

接下来的几日府里忙忙碌碌,喜气盈门,人人脸带笑容,唯有宝玉一天到晚沉默了不少,没有了往日的活泼,倒是沉稳收敛了不少。几日来待在怡红院,任由众人说笑忙碌,仿佛与他无关。

黄昏日落,用罢晚膳,袭人等收拾罢,却发现不见了宝玉,吃惊不小,于是派大小丫头们分头找了去。

夜晚的风有些凉,宝玉独自站在潇湘馆前,望着院内的青竹,心里五味俱全。想着与黛玉的点点滴滴,心里一阵难受,秋风卷起他的袍角,院内竹叶摇曳不休,飒飒作响,一些花木叶子纷纷从枝头坠落,一地枯黄。

大观园内灯影绰绰,远处,一盏灯颤微微地由远及近,袭人见宝玉果然在这里,一脸的焦急化作了惊喜:“二爷,快回去罢,我们都快找疯了,原来你真在这里。这么凉的天,着了风寒可不是好玩的,眼看成亲的日子就到了,二爷要是出点事,我们做奴婢的可没有活路了!”一面说着,一面拉着木呆呆的宝玉回了怡红院。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fon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