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大唐出兵
作者:肖木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002

清晨的御花园鸟声啁啾,凉风习习。晨光中一个人在练武,进进退退,腾挪自如。他不是别人,却是田归道。自从田归道跟随武则天之后,不敢有一丝的懒惰,天一亮便来此练剑。准备着时机一到,上阵立功,报效国家。他正练在兴头上,不料婉儿藏在树丛中偷看,并一招一式地学着。突然,婉儿一个趔趄倒在地上,她痛得大叫:田归道,快来救我。

田归道四下张望,循声找到了婉儿。见婉儿躺在地上,一脸痛苦的样子。

田归道忙问:婉儿,你这是怎么了?

上官疼得说不出话来:我……的脚脱……位了。

田归道:你且等待,我去叫太医。

上官埋怨着:你,将我一人丢在这里,我怕。

田归道:这可如何是好!

上官撒娇地:把我抱回去。

田归道为难地道:你是一女,我是一男,男女授受不亲,这……可如何使得?

上官面色绯红,眼里闪着泪光:你就快来吧。

田归道无奈,只得抱起婉儿。他从来没有与少女这么亲近过,尴尬得无地自容。这时,一股少女的浓香传来,使他心猿意马。透过领口,田归道瞄见婉儿胸部那双又白又软的东西,像小馒头一样颤动着。他春心一动,胆子竟然大起来,禁不住在婉儿脸上亲了一口。

婉儿一掌打去:你放肆!

这是一个朝会的日子,武则天升殿,她坐在殿堂一侧,一副不怒自威的样子。扬州的事,武则天已有所闻,她心里正盘算着如何平乱这件事,又不知从何说起。谁料武三思给她了一个讲话的机会。

众臣山呼之后,武三思跑进殿来。

武三思大呼:太后,大事不好!

武则天:何事惊慌?

武三思:徐敬业在扬州造反,他率领十万之众,攻破多座城池,来势汹汹,势不可挡!

武则*斥着:什么势不可挡,一个小小的徐敬业就把你吓破了胆,要你何用!他们打的是什么旗号、

武三思:是……

武则天:你说话呀!

武三思:他们打着匡复大唐,*武氏的旗号。

武则天感慨着:说起打仗,哀家就想起裴行俭将军,真是一员好将啊,只可惜他归天去了。

一个武将出班:臣愿率兵平叛!

另一武将出班:臣愿扫平扬州!

武则天:国家危难之时,你们挺身而出,都是好样的。他们既然打着匡复唐室的旗号,别的大将谁也别争,这是李家的事,理应李家的人出头。李孝逸!

李孝逸:臣在。

武则天:你们李家的江山乱了,你可敢扬州平叛?

李孝逸:臣愿往。

武则天动着心思说:你是皇上的堂爷爷,由你领兵前往,看他们还有什么说的。

魏元忠:太后,臣也愿往。

武则天知道李孝逸一人不行,正要再选一人,魏元忠挺身而出。她眼前一亮说:好啊,哀家封左玉钤卫大将军李孝逸为扬州道行军大总管,魏元忠为监军,率兵30万发兵平乱,出征时哀家与你们送行。

二人:谢太后。

武则天:武三思,你手里拿的是什么?

武三思:是……

武则天:怎么不说话呀?

武三思:是叛军的《讨武檄文》。

武则天:是何人的手笔呀?

武三思:骆宾王的手笔。

武则天故作深沉地说:若是别人撰写,也就罢了。骆宾王是大手笔,不能不看,呈上来。

武三思:太后,不看也罢。

武则天:怎么了,*我的檄文哀家更要看,呈上来。

武三思呈上檄文。

武则天:婉儿,念与本后听听。

婉儿念道:“伪临朝武氏者,人非温顺,地实寒微。昔充太宗下陈,尝以更衣入侍,洎乎晚节,秽乱春宫,密稳先帝之私,阴图*之嬖。”

武则天击节赞道:文章破题绝妙,一言见的,开头就抓住了要害,你有这么多的毛病,人家不*你*谁呀?

上官:还念吗?

武则天:念,接着念。

上官念道:“入门见疾,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

武则天:诸位臣工,此两句听清了吗?

众臣;听清了。

武则天:对杖工整,用词贴切,念起来朗朗上口,若是配上曲子,唱起来也会中听的。

上官念:“……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以此致敌,何敌不摧?以此图功,何功不克?”

武则天连连赞叹:骆宾王奇才也,此文气势磅礴,酣畅淋漓,如秋风扫叶,似大江东去。骆宾王文采,天下无人可抵!裴相国。

裴炎:臣在。

武则天:如此大才,流落朝外,相之过也。

裴炎尴尬不语。

武则天:婉儿,再念。

上官念道:“……倘能转祸为福,送往事居,共立勤王之师,无废旧君之命,凡诸爵赏,同裂山河。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武则天赞道:结尾精彩,颇有蛊惑之意,我若不是太后,也会从之于麾下。

众臣大笑!

武则天:裴相国。

裴炎:臣在。

武则天:本后命你总领朝局,全力支援平叛事宜。

裴炎:遵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