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血色重阳风云起
作者:江萘阿      更新:2020-04-14 07:03      字数:3215

九月初九,重阳。

一年一度的赏菊盛会已然到来。不同于惠宁长公主府的品菊宴,这个由聚祥楼出资举办的节日盛典,是属于全京城人民的狂欢。如往年一般,各色菊花摆满京城的大街小巷,各行各业的人们都走上街头,欢声笑语、彩衣飞扬。

这是年前京城的最后一次盛宴。

狂欢从清晨便开始了。人们大多选择早早起身,到京郊登高望远,中午过后再回到城内,这样还能赶得及晚上的菊花盛宴。

欢乐的气氛一直笼罩着京城,歌舞升平之下,无人能看出其中暗藏的风云诡谲。

正午时分,白虎大街忽然涌现了大量官兵,将牟阳侯府团团围住。一向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观花与月的牟阳侯更被直接押入死牢。

一时间,满朝皆惊。

大齐佑康二十年的九月初九,注定不会是一个寻常的节日。史书之上记载的那令人谈之色变的“佑康清洗”便从今日正式开场。

风轻轻地吹着,慢慢托起片片红枫。水波粼粼,暗香浮动。湖面上飘着片片红枫,就像是浸满鲜血的船舶,直行到黄泉之下。湖心的亭子里,一身白衣的男子席地而坐,面前,是一排排的酒碗。

男子已在这儿待了很久了。天尚未明,他便到了这儿。

一个人,一坛酒,数十个酒碗。

他没有任何的言语,只是把酒碗排开,静静地坐在一旁。一坐,便是一整个上午。

正午时分,太阳的温度有些恼人。

男子抬起头,目光紧紧地投向岸边的那片枫树林。

“正午了,”他缓缓道,“魑魅魍魉也该现形了。”

他打开酒坛,一碗一碗的酒慢慢倒上。

“这一碗,敬宜州无辜枉死的百姓!”

“这一碗,敬为百姓奔波的诸位勇士!”

“这一碗,敬拼死护住证据的各位豪杰!”

“这一碗,敬含冤受屈的金大人!”

……

从始至终,他的神色始终淡然安定。可是一直颤抖着的手出卖了他的情绪。

一碗酒,便是一分血色!只有他知晓,这一坛子酒里,融汇了多少人的鲜血!

岸边的枫林依旧火红,如血一般,撕裂着人的心。

业火原、彼岸亭,英雄埋骨地。

男子抬头看着那枫林,面容平静,眼神坚定。就像那古井之中跳动的火苗,随时会冲破桎梏,涤清一切罪孽。

“我叶端在此立誓,那些欠着你们命的人,我定会教他们一个一个认罪伏诛!”

陆宁玥直到重阳节的后一日才回了陆府。本来是应该重阳那日回去的,可是想到过节,街上肯定会有很多人,她便又推了一日。她是中午时分到的京城。一路走去,她发现今日的京城似乎格外的安静。行人甚至没有往日的一半,马车更是少见。往常车水马龙的聚祥楼,此时也是门可罗雀。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陆宁玥很奇怪。不过七日的功夫,京城怎么就变了个样子呢?难道发生了什么大事?天灾?人祸?她心里有些不安。

“牟阳侯的事什么时候是个头啊!”她听到一旁传来低低的说话声,心中一个激灵,急忙竖起耳朵细细听着。

“谁知道呢!”另一个声音响起,“估计快了吧!证据确凿,他想赖也赖不掉!”

“唉!只希望能快点吧!不然弄得人心惶惶的,这生意都快没得做了!”

“谁说不是呢?”另一人叹道,“希望早点判了早点结束。这一家老小的,可都指着我吃饭呢!”

“这么快就结束了?”陆宁玥暗自嘀咕。牟阳侯的事若真是与叶端有关,那么如今距离他回京也不过七日而已。这么短的时间就能将这件案子闹出来,看来他的本事不小啊!她很是好奇事情的发展经过。只是可惜那两个人只说了这么几句便没再说下去了。马车慢慢悠悠的向前,一路上再也听不到说话声。

陆宁玥叹了口气:“还是算了吧!一会儿让姜叔去打听打听好了!”

此事若真的牵连甚广,那么定然也不会有多少人敢在大街上堂而皇之的议论。

不多时便到了陆府。陆宁玥先去了安宁院向陆老夫人请了安,告诉了老夫人济慈大师临时决定今年不会回京。陆老夫人有些遗憾,但到底大师的行踪也不是他们能决定的,也只好作罢。又陪着老夫人聊了一会儿,她便借口车马颠簸身体不适回了水月阁。并趁机让姜叔一定要去打听清楚牟阳侯一事的经过。

没过多久,姜叔就回来了。

“所以牟阳侯到底是犯了什么罪?”陆宁玥眼巴巴的看着姜叔。困扰了她这么久的问题,如今终于大白于天下,让她怎么能不好奇?

“据说是为了几盆花,失手打死了几个人。”

“就这么简单?”陆宁玥不相信,“就这么简单至于一家子都下了狱?”

在这个世界,人命从来如蝼蚁,若那牟阳侯只是打死了几个人,恐怕直到如今还能在外面逍遥快活呢!

“莫非死的那人身份不简单?”

“并不是,”姜叔道,“他们只是普通的花农,不过家中有几盆好花罢了!”

“只是普通花农?”陆宁玥眉头微皱,“难道还有后续?”

“不错!”姜叔点点头道,“宜州南华县的县令金大人,是个心系百姓的好官。他接到报案说有人打死了人,便发誓要把这件事情查清楚。牟阳侯为了掩盖事实,便派人去处理这件事。先前或许只是想收买,谁知金大人是个软硬不吃的,故而那人便杀了金大人,更将那些死者的家属屠戮殆尽!”

姜叔难掩激动。他年轻之时,便常受昏官的欺压,母亲更是因此而死,所以生平最恨的,便是这些鱼肉乡里的贪官污吏!

果然!陆宁玥叹了口气。

“若是当初那个少年死在了城郊,恐怕这件事情就永无见天日之时了吧!”

怪不得她不记得原著中有提过牟阳侯之事。那场令人谈之色变的大清洗之中,自始至终没有牟阳侯的名字。直至大结局,才微微提到,牟阳侯因为惹怒了男主,被夺爵充军。现在看来,事情的关键就是那个少年了!

“这都是命!是那些无辜的人在冥冥中保佑着他,才让他遇到小姐,才让这个畜生的恶行大白于天下!”姜叔一直都觉得小姐上辈子一定是个为国为民的好人,所以这辈子,那些个不平事才都有意无意的找上小姐!

“姜叔,您可知道,是什么人揭露了牟阳侯的罪行?”

“据说是有人将证据扔到了大理寺的公堂之上,而且是在章大人审案的时候。”

“呵!这人倒是聪明!”陆宁玥赞叹道。知道大理寺的章大人最是铁面无私,所以选了章大人;为了不让人有机可乘,故意在审案的时候,在众目睽睽之下公布证据,让有心人想压也压不下来。

她越发肯定叶生与叶端是同一个人这个猜测了。一个心思细腻,一个故意藏拙,但是到底,都是聪明绝顶之人。而且照姜叔所说,那日的少年模样清秀,一身的书卷气。能被姜叔看出有书卷气的人,绝对不会只是个普通的读书人。这一点,他们的特征倒是重合了!

“那案子什么时候开始审?”她倒是不担心会有人徇私。证据都已经呈上去了,而且遇到的还是章大人,又恰巧是在佑康二十年被抖落出来,想必只会重判而不可能徇私。

“已经判了!”

“什么?”陆宁玥很惊讶,“这不过一天的时间,这就判了?好歹是皇上亲封的侯爷啊!难道不需要来点长长的手续什么的?”这大齐王朝的办事效率什么时候这么高了?她有点不太相信!

“陛下说,此事关系重大,责令大理寺和锦衣卫限时呈递证据。”姜叔道,“而且就凭着那些忽然出现在大理寺公堂之上的证据,也足够定牟阳侯的罪了!”

的确,杀了那么多的人,还有一个是朝廷命官,是足够定罪了!

“那最后,是怎么判的?”

“牟阳侯一家满门抄斩。”

“为何会这么重?”陆宁玥被惊住了。章大人虽然铁面无私,但是却也不是会如此下狠手的人。牟阳侯所犯之罪虽然不轻,她也猜到了会重判,但也不至于到了满门抄斩的地步啊!

“不是章大人判的。”姜叔道,“是陛下所判。据说除了这些命案,牟阳侯,还曾犯下谋反之罪。”

“谋反?!”这又是演的哪一出?

“是。”姜叔道,“判决书上是这么说的。据说,是锦衣卫找到的证据。”

陆宁玥不说话了。她知道是为什么了。

看来,它已经来了。史称“佑康清洗”的那段风云岁月,大齐初期最诡谲的时代。无数的朝廷重臣、勋贵之家在这个时代灰飞烟灭。

大齐开国皇帝景帝周玄唐,在从政晚年时发起的那场针对开国功臣的大清洗,佑康二十二年九月初九,正式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