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他们的故事
作者:十月温阳      更新:2020-04-02 20:04      字数:2852

漫长的三个月暑假,若没有远行,岂不荒废自己。同吴浩与张蕊,离开家乡,第一次踏足古城西安,才明白现实与想象的差距有多大,光鲜靓丽的繁华大都市与简朴宁静的小城是完全不同的。

高楼林立、花街柳巷、人声鼎沸,吵闹的城市就如同沸水,滚烫热烈经久不息。逢上6、7月的西安,早晨到夜晚全都让人汗流浃背。闷热的天气下,浮躁的人心如瘟疫一般在此间散发,好在幸运的找到了一份工,不至于再盲目奔走。

人生的第一份工,在小餐厅当服务员,没有特别耗费体力的事,有的只是不间断的繁杂琐事,端茶倒水自不必说,早上从擦桌子、拖地开始,接下来便是站在门口招呼客人,传菜、撤桌子、拖地,哪里都是我们忙碌的身影。

我来这开始尝试去揭社会的面纱,工友们之间的故事始终是平淡的,是无可多言的,话语间始终是无法捉摸的,或者说人心与人心之间,隔墙而望。工友大部分都是与我差不多大的小伙子,开始对他们有些道不清的畏惧,在过去的多少年常听闻社会上的诸多危险,如身处其境,以至于对一切都如同孩子刚出生第一眼看世界时的荒乱与畏惧。

关系始终不深不浅,直到一个工友过生日,大家简单的聚在宿舍一起吃东西,才让多久以来的防备逐渐落下。

这天晚上,我们三个去超市买东西,回到宿舍的时候已经很晚了,进去的时候我们宿舍的大厨不在,屋里也很空荡,那边宿舍也房门紧闭,他们几个经常晚上不回来,我们到也并不在意。

累了一天刚收拾好,大厨突然进来,拉着我们过去,虽然不熟,但也不好落了人面子。过去之后,男人之间的一阵烟酒,自然是让关系拉进不少,几杯酒下肚,大家之间的话,也多了起来,这时我才意识到,什么都不是想象中那样的,社会也并非那么复杂与混乱。

其实每个人都不是表面上活的那样光彩鲜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我想这世界之所以绚丽多彩的原因就是每个人都走在不同的路上,并将这条路染上色彩,以此整个人世都成了唯美的画卷。

过生日的工友叫耀阳,飘扬的长头发,较好的面容,还有浅浅的酒窝,搭上一身韩流的衣服,黑色的风衣显得成熟又帅气,好像偶像剧里走出的人,然而他并没有那些故事里主人公的幸运光环,他是一个孤儿,从小被干妈养大,中学上了一两年就退学了,在社会上混日子,求生存。虽然有干妈时常的照顾,但是生活在他的放纵之下过的很艰苦,开始的时候借了许多高利贷,钱还不上就被债主殴打,身上的不少伤都是在那时候留下的。至于为何与我们说这么多,可能是刚从象牙塔里走出的我们,只是一群不懂得人世险恶的孩子,对此并不会与谁谈起,伤害到他。

在我看来这世界上没有绝对坚强如铁的人,我们最大的特点就是掩饰、伪装、隐藏,有时的确保护了自己,但是更多时候,让人与人之间变得更加冷漠。可我们还会哭呀,还会笑,足以证明人性的真实存在,也才会有卸去防备的脆弱时候。后来,能让我们完全卸下的,一个是亲人,一个是爱人,此外再难有人。

往后的日子,也是舒坦了,毕竟生活的地方没有了隔阂。后来店里来了一个煮馍的王师傅,个子与我相差无几,额前秃了不少,三四十岁的年纪,性格大大咧咧,极好吹嘘,他总会把每一件事说的头头是道,却都不甚深解,仿佛他什么都知道的样子,但其实他只是偶尔涉猎,很多时候他只是了解,却不知道它代表的是什么。

人嘛,呆在一起的日子久了才会真正了解一个人的好坏,以及喜恶。煮馍的王师傅虽然爱吹嘘,却心地并不差。时常与我们喝酒,每次喝酒他总会谈起,他以前工作的时候,他的老板给他住的是私人别墅,或者什么市中心的公寓,工作条件多么好,第一次听到的时候,会对他有所崇拜,日子久了,他说的津津有味,我们更多是索然无味,甚至于厌烦。而他似乎始终意识不到这些,或许他来到我们这里的原因就是他这不讨人喜吧。

每天都会有千百人从我们身旁路过,一个转身就是一片新的风景,然而人们通常都是在自己选择的路上逐渐迷失,有时早已背道而驰,自己却浑然不知。不违初心,却不得始终。

刚开始的工作的时候,时常打碎杯子、盘子之类的东西。但把消毒柜里一半的杯子摔碎,就只此我一个了。

不知道是放置杯子的阿姨没有放好,还是水干之后,杯子之间过于光滑,我一打开柜子,“哗哗哗”杯子碎了一地,经理连忙过来。

“你怎么这么不小心,这些杯子钱你尽快赔了”。

我心中更是忐忑,来这带的钱已经花光,我用什么给人家赔呢?

这时,王师傅站出来为我说话。

“经理,你看这小伙子刚出来,也没什么钱,你看他这样也没钱赔给你?”

我先是有些惊讶,在我心中不务实的他怎么会替我站出来。接着是,万分感动,陌生的地方,人心并不都陌生。

“那你说。怎么办?”经理有些不耐烦,或许是师傅忤逆了她。

“这样,你让人先把碎的杯子统计一下,然后算好账目,就从他下个月的工资里扣”。

心想,这师傅的办法很不错,果真如这般,那就太好了,但这平日里苛刻的女经理能同意吗?

她听了王师傅的话之后,点头以示同意,然后转身对我说道:“以后,做事小心点”。

我压抑的心情一下得到放松,从此虽然不喜王师傅的聊天,但却不再对他有所厌烦。

日子一天天过去,暑假就要结束,走的前夜,散伙酒喝的淋漓尽致,我已醉倒,清醒的时候已经凌晨两、三点。这段日子的琐事,涌上心头,更是难舍难离,但终归还是要走了。作为一个记录者,我所能做的就是用一段简短的文字来作告别,来为此番行程画上句号。

对王师傅的留言是这样的:

王师,此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见,万要保重身体。昨夜的酒很烈、很痛,我们这些小伙子都不大受住,您一定及时醒酒。

时间虽短短几月,然您对我们的照顾,都感于心中,临行之际,虽是不舍,然人生的这一段旅程已经无法延续,今朝,便会离去。

送您一句诗吧,“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背上包,提着箱子,拖着疲惫的身体,带上自己那敏感不安的心,同吴浩他俩上了离开古城西安的汽车。我们是走了,离开那个生活了两个月的地方,对我来说那不过是生活的插曲,但对王师傅,以及耀阳他们来说,这是生存的保障地。

我们的确有理由应该感谢每一段旅程,因为不管距离远近,不管旅途是否平坦,走完这一段,下一段即便再难走,心中也会多一些从容。

坐在车上,看着周围的人,心中感慨道:“我们同上一辆车,却终究要去往不同的地方,这一秒,你我不过半尺之遥,下一秒,却是海角天涯”。

回家的日子总是过得太快,八月底,独自一人来到要往后度过三年时光的学校。对于没考上本科院校,曾几何时,我也曾伤心流泪过,然而往后的经历告诉我,无论身处何地,只要不在安逸中忘记自己,不在自己选择的路上迷茫,坚持走下去的人,无论去往何地,他身后必定会有一片七彩祥云。

当眼前的一切新鲜事都过去,自己安静下来,于是发现发现老友多难忘,回忆里的人总是亲切的、温暖的。每个人都会有一段孤独的时光,有人选择堕落,有人选择挣脱,而我似乎始终在经历,我想或许这就是我天生的工作吧,把自己独特的经历用简朴的文字记录下来,用以自我追忆,自我勉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