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吉国的首都
作者:旭空      更新:2020-03-02 09:42      字数:2435

好在这一路多是地广人稀之处,有识路的出租车司机提前指点;下午一点半,四毛开的车子赶到了首都机场、来到了2号楼机场大巴停靠点,看见了在等待的脸现焦急之色的宋援朝、李副县长几人。四毛轻松了一口气......

.

下午三点飞往比什凯克的航班准时起飞了。

四毛的午饭还没有吃,没用翻译,用才学的几个俄语单词再带比划,向漂亮高挑的俄罗斯空乘小姐要了一份免份提供的食物——俄罗斯空姐用英语,见四毛蹦得是俄文词儿又改用俄语,哪知道四毛就只会常用的少量的。好在是明白了。

虽然端上来的是西餐,并不合四毛的胃口,还是皱着眉毛半是肚饿半是出于礼貌地吃光了。

现在暂并没有直飞比什凯克的航班,要到莫斯科转一趟。本来直飞到比什凯克不到五个小时航班现在需要一整天的时间。

话说简短,在莫斯科转航班的时候,确定了到比什凯克的时间;给卡雷兹波发了一封电子邮件。第二天上午十点多到了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

跟现代的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和大气的莫斯科谢诺梅杰沃国际机场比起来,比什凯克国际机场就显得相对“寒酸”了许多。

一出大厅标着“manas”字样的航站楼,来到了广场;在人员并不是很多的广场,一眼就看见了身材瘦高的卡雷波兹,身旁还站着个帅气的小伙子。

卡雷波兹满面笑容地快步迎上来;他与宋援朝、李副县长和四毛算是老熟人了,上前就一一给予热情的拥抱;对翻译田老师和王局长进行了礼貌性热情地拥抱。

田老师真是敬业,一边与卡雷波兹拥抱说着“斯巴西巴”、还要给众人翻译说得是什么。

与卡雷波兹一起那帅小伙,卡雷波兹一介绍,大伙才知道是翻译;宋援朝和刘四毛不用介绍了,李副县长向卡雷波兹介绍了王局长和翻译田老师。这时那帅小伙向卡雷波兹翻译,又将卡雷波兹的话翻译过来,中文说得很生硬。

卡雷波兹说已订了晚上六点到奥什市的机票,趁还有近十个小时的时间,不如将行李寄存在机场,他带领大家参观一下比什凯克城。(这里比中国时间快两个小时,宋援朝手表的时间是上午十点多,而这里的时间为八点多)

他的建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的赞同——既然来到了吉尔吉斯斯坦这个国家、到了它的首都,有机会怎么能不参观一下呢。

当然该客气的话还是要说一下,又表达了谢意。

卡雷波兹带众人重进机场大厅,先办理了行李寄存;又带一行人来到了售票处。

原来“卡处长”还没有替他们买票啊。中国人的传统,虽然这跟朋友请吃饭一样,当然是请客的掏钱,但是结帐的时候也要做做样子;然而“卡处长”并没有制止力争,反而微笑着热心地帮他们购票。这就尴尬了。说起来主人就有点失礼了;但看“卡处长”仍是一脸真诚的笑容,至此也只能这样了。

问“卡处长”要他和翻译小伙的证件,也要一同连他们的机票也购买了,“卡处长”却微笑地表示他们的机票已购了。

“卡处长”帮他们在机场这里用美元兑换了些吉国“索姆”。

机场班车离比什凯克城区只有不到半个小时的路程,感觉很快就到了。

下了车走在比什凯克的街道上,第一印象就是触目的绿——一排排的橡树、桦树等树木将人行道和行车道分离开来,旁边就是绿茵茵的草地,温度和国内北方差不多;四月的季节,开着各样鲜艳的花朵;真是处处和花园一样。

透过树木的间隙,观察不远处的建筑,并没有多少高楼大厦。这些中亚建筑处处还留有前苏联的特色。在四毛眼里,只按建筑觉得这吉国的首都还比不上飞速发展中的省会西安,只是因为了如花园般的街景,使人忘了一个国家的首都应该是繁华热闹的初想。

往前走,人行道边出现了几个木制的公话亭,风吹雨淋,原本油漆的各样颜色都已斑驳——都什么时代了,连s县街上的公话亭都渐少有人用了。

人行道上的行人较少,有象翻译小伙一样高鼻蓝眼欧美人样的行人,也有蒙古人种样亚洲特色面孔的;碰到年轻的女子还罢了,三十朝上的女人大多都包着头巾。

因为时差的原因,中国客人一行在机上的餐食早已消化掉了,更何况因为不对胃口都吃得少,这时到了该吃饭的时候了。可是按这里的时间,早饭是过了、午饭还不到点,主人没说自然不好意思提出。好在这如画的景致和异国风情吸引了注意力,将传给大脑的肚饿信号给分散了。

宋援朝给李副县长指点着出现在树隙中里的一幢建筑,因为很有前苏联的特色——他们五十多岁这个年龄的人对苏联是有一种特殊感情的;他说这种建筑在咱们小学课本上额原是见过的。宋援朝本是西北人高喉咙大嗓门的性格,因了这安静的环境,也放低了几度调门。

“卡处长”向大伙介绍着比什凯克城的风貌;翻译小伙说中文发音外国人的口音很重,翻译也有些吃力,双手动作着、不时忖度一下想着合适的词语来表达;田老师反客为主,微笑地接过了翻译的角色,流畅地译了起来。

原来“卡处长”说首都比什凯尔原名伏龙芝城,后来吉尔吉斯斯坦宣布从前苏联中独立,那时苏联虽处于风雨飘摇中但并未正式解体,一切还处于未知的风险中;好在随后不久这曾强大的苏维埃国家就轰然倒坍、四分五裂......

伏龙芝,四毛觉得这个名字很熟,忘记了是在哪本小说里看过。

“卡处长”的一段话又令大家紧张起来:比什凯克上月间发生过一场政治动乱,因对议会在第二轮选举中怀疑有舞弊行为并流出了一些证据,群众举行的抗议活动,最终演变成了要求政府辞职的示威活动;15000名支持反对派的示威者聚集在比什凯克要求总统及他的政府辞职;在示威活动中有示威者和警察受伤,个别社会不良分子趁机煽动发生了哄抢活动——

吉国上月的这场动乱宋援朝从《新闻联播》中是有了解的,这场规模甚小但结果巨大的动乱他开始有跟李副县长讨论过,担心影响奥什市来s县的投资进程;在意外收到赴奥什的邀请函后,他就绝口不再提里面可能有的不安定因素,因为他对此次赴吉国报得期望很高。李副县长在后面也不再提前面的动乱,怕也是跟他抱同样的心理吧?虽说两人心里现在身处比什凯克有小担心——然宁静的比什凯克却一点看不出一月之前的蛛丝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