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不是傻子☉第四十八回(二)
作者:水蠆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066

七美屿。

李一官的锚地。

俞咨皋的大军,就在牛心湾抛锚。为策万全,李一官便将锚地时常变换。这夜,他的船队,便来在七美屿停靠。此处距离澎湖本岛较远,相对安全不少。

李旦突然来到,这是李一官未曾预料的。他见李旦来在眼前,首先便想到家中有事,不然,李旦不会突然来此。李三早已经溜出了门去,舱内只剩下李旦于李一官父子二人。李一官小心翼翼地说道:“父亲一向可好!”

“嗯!”

李旦坐着,目光缓缓地审视着李一官的卧舱,随意应了一句。李一官又道:“儿至福建,不巧,红毛大船五只犯中左,福建水师大军云集,便无法办货。儿便于南澳逗留数月,待俞咨皋发兵之后,既尾随而来。不日前,抵达澎湖……父亲来此,可是家中有事?”

李一官这边说话,李旦已将李一官的卧舱细细看了一遍。他定睛望着李一官,道:“眼下之事,你欲何为?”

李一官不知李旦对时局知道多少,便仔细将他来到南澳后的事情,详细说了一趟,然后,又将自己的打算和顾虑一一道出。经过了这片刻的思考,李一官见李旦开口就说这边的局面,他便估计李旦是为了澎湖的事情来的。现在局面扑朔迷离,李一官也拿不定主意,所以,他也很想听听父亲的意见。

……俞咨皋咄咄逼人。红毛之后,事将如何,孩儿甚是忧虑。只是,儿难觅化解之策,还望父亲指点。”

李旦气色不是很好,似是因为上了年纪,受不住风浪。李一官方才说了这些,李旦似乎并未认真去听。等到李一官问了此言,他却缓缓道:“道理,你既已看得通透,又有何疑虑之处?”

李一官闻言,有些摸不着头脑,道:“不知父亲所说,是指……

“你既知道红毛方是大患,也知俞咨皋的弱点,那还有何疑虑?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既不可为,该放手,就要放手。凡事,要因时制宜!俞咨皋克复澎湖,是大势所趋,你何不做得漂亮一些?对俞咨皋纵有疑虑,也总要试他一试。若俞咨皋言而有信,那自然是好。若俞咨皋言而无信……哼哼!咱们还没有手段治他么!他的福建水师,便是有三百条船,但浙江呢?广东呢?山东与直隶,他又管得到么?难道红毛会抢,咱们就不会了!浙江与南直,皆是富庶之地,你还怕咱们缺了钱粮不成?

这番,你已将李魁奇他们拉进来了,我看刘阿香也很是伏贴。不错!很好!他们就在南澳,俞咨皋若失信,他们比咱们更难过。你振臂一呼,还愁他们不应?红毛退了,浙,闽,粤,三省反倒乱了,甚至山东,直隶也不安稳,你看他如何向朝廷交待?届时,咱们再使些银子,他俞咨皋还能翻了天去不成?”

难得李旦这回说了这么许多话,他拍拍儿子的肩膀,道:“一官,你是身在局中,却又过于爱惜羽翼,是以反倒有些放不下了!

凡有识之士,哪个不知招安是咱们唯一的出路?不然,五峰船主当年,何必冒险登岸?只是五峰船主教训在前,后来者,再无机会罢了。倭奴如今已拿佛郎机开刀,难说何时便要落在咱们头上。寄人篱下,终非长久之策。红毛此来,是咱们的机会。你能看出来,很好,奈何你过于操切,是以有些事情反看他不到。

刀把子,永远只能握在自己的手里。不过,你也不要总想着捡便宜。天下没有那些好事!不然,为父岂能去看东洋那般猴子的脸色!你倒是好盘算,两虎相争,必有一伤。你却不想想,那两只老虎,凭什么非要拼个你死我活?你道俞咨皋不蠢,红毛难道就是蠢物?你以为,你能将他们玩弄于鼓掌之间?

朝廷是贱骨头!嘿嘿,红毛都看得明白,你如何看不出来!先吃下红毛,再看俞咨皋。俞咨皋若是守信,那是最好,不然打就是了!打到朝廷低下头来,找咱们谈。你不要怕杀人,也不要害怕打得狠了,朝廷不谈。如今的朝廷,可不比嘉靖朝了。与俞龙戚虎相比,俞咨皋也差得远!只要咱们拳头够大,不怕他不服!呵呵,咱们不是红毛,有些事,红毛办不成,但是咱们可以。

还是那句话,该自己动手,那就得自己操刀上!不要总想着捡便宜!天下没有那么些好事。而且你要记住,此事不是一次两次,或者一日两日能见分晓的。其间必有反复!这回,咱们给俞咨皋一个机会,若他识相,那咱们大家都好。若是他给脸不要脸,那就打得让他明白。当然,刚打起来,咱们可能会有些难过,李魁奇之辈也不可靠。不过,只要挺过来了,咱们李家,就能一统东洋。将来便是要拿下南洋,也未必不能。

为父老了!李家,终究是要靠你……还有二官他们。只是,你一定要横下一条心,刀山火海,闯过去。净海王,绝非只有五峰船主做得,你明白么?”

李旦一席话,说的李一官惭愧无比。想他一个二十出头的青年,却不如古稀之年的父亲魄力,他如何不觉着惭愧!正如李旦所说,他有些过于取巧了,所以陷入了误区,却忽略了一些最浅显的道理。李一官既羞且愧,跪在父亲面前,拜服下去,道:“孩儿不孝,竟要父亲为这些俗事操劳。父亲的教诲,孩儿铭刻在心。请父亲放心,儿知道该如何做了!”

李旦终究是不放心李家的前途!李家在大员的寨子,已经空了,而且那里距离红毛过近。此时,张弘正在鸡笼加紧造船,那里有一座铳台护着,距离澎湖不近也不远。于是,在平户过了年之后,他便启程到了鸡笼,又在鸡笼呆了一些时日。日前,他得知李一官到了澎湖,于是便赶了过来。

李旦来见李一官之前,其实见过了李忠,所以李一官这段日子的行为,他已经了然于胸。知子莫若父,听了李一官的所作所为,李旦便明白儿子是误在了哪里。所以,他一针见血地指了出来。李一官能够听进去这些话,李旦十分满意。正如李旦方才所言,他老了,李家终究要靠李一官来扛!

──────────────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font-size:16px;>本书首发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阅读面页章节尾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