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官,开战☉第二十回(三)
作者:水蠆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107

花花,我要花花,我要好多花花。

──────────────

俞虚江便是俞大猷。

俞大猷是福建晋江人,字志辅,号虚江,出身世袭百户,乃是军人世家。嘉靖十四年,俞大猷中了武举,实授千户,领兵守御金门。后来,嘉靖二十八年朱纨巡视福建,俞大猷被荐为备倭都指挥并由此出头。再到三十一年他移师浙东以后,就开始了他轰轰烈烈的一生。

俞大猷平倭寇,剿海盗,连横行一时的徐海、陈东都败在他手。俞大猷一身戎马,为将廉,善用兵,驭下有恩,数建大功。他麾下的俞家军与戚继光的戚家军同为东海两支劲旅,俞大猷本人亦同戚继光被时人称作“俞龙戚虎”,而俞家军在水师的造诣上,比戚家军则更胜一筹。

同样作为抗倭名将,戚继光著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等作,俞大猷也有《正气堂集》等书传世,其中,俞大猷有关海战的总结更是千古华夏第一家,便是戚继光亦难望之项背!

所谓虎父无犬子,作为俞大猷的儿子,俞咨皋虽免不得受到父亲的余荫,但他本人家学渊源,治军颇有乃父遗风,于用兵一徒亦造诣颇深。只是俞大猷的一生过于辉煌,使得俞咨皋常年生活在父亲的阴影之下,他倒是有心做出一番事迹,奈何倭乱平息已久,而辽东虽有战事,但俞家以水师见长,在辽东少有用武之地。如今,俞咨皋却只能在广东做个太平官。

至天启三年正月,俞大猷早已作古四十有三年,俞咨皋亦垂垂暮年。他的父亲俞大猷在官场上便不甚得意,俞咨皋的这几十年来走得也是不顺。年过花甲的他怀抱着手炉遥望蓝天,在心理默默地念道,太平,是武将的坟墓!只有战争,才是武将的归宿呐。

“老爷,姑爷到了。”

老管家的声音打断了俞咨皋的感慨,他收摄心情,轻道:“嗯!让他进来。”

进门来的却是一个书生模样的中年人,此人姓吴,名淳夫,号犹三,也是晋江人士。吴淳夫是万历三十八年的进士,入仕之后,吴淳夫先到余姚做县令,接着升任陕西佥事。结果,去年他却为人弹劾,被罢官归乡,在家闲了一年。不过,吴淳夫此时还有另一个身份,便是俞咨皋的女婿。

吴淳夫跟着管家,迈步来在俞咨皋的面前,行了大礼。按说吴淳夫比俞咨皋年轻许多,可是他只是个文弱书生,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俞咨皋年近古稀却因为常年练武不辍,身子反倒十分硬朗,因此,他两人坐在一处,反倒显得吴淳夫要老态一些。俞咨皋双膝微张,大马金刀地坐着,中气十足地向吴淳夫说:“贤婿,闻说你近来要往京师走一遭,可有此事?”

吴淳夫如实回答,说道:“回老泰山的话,确有此事!”

“嗯。去走走门路也好,在家呆着是无人会想起你来的。”

“老泰山教训的是,小婿也正是此意。”

俞咨皋稍稍缓了口气,摩挲着手炉,问道:“想好拜谁家的门路没有?”

吴淳夫偷眼瞄了俞咨皋一眼,说道:“不瞒老泰山,小婿只是觉着枯坐家中不是办法,是以有心去京师瞧瞧。至于投谁的门路,小婿一时还没有定计。”

这大明朝的读书人是有不少读迂了,不过,借儒学为晋身之阶却并不刻板的,其实也是大有人在。这吴淳夫,便是一个心思活络的人,不然,他也不会想着进京跑官。眼前的这个岳父老泰山,吴淳夫还是知道的,那可是个有主意的主。俞家虽是军户世家,却与一般的军户颇有不同。俞家的先祖曾经跟随太祖皇帝打下了大明江山,是开国的功勋,后来虽是授命到福建戍守而编在了军户,但是,俞咨皋的父亲俞大猷却非不一般的莽汉。早年,俞大猷其实是个儒生,只因家道中落,这才才弃儒从武,不过俞大猷自幼读书,学理上的造诣颇高,所以,后来俞大猷才能成为文武兼备之才。

有如此家学渊源,眼前这位岳父泰山免不得受到父亲俞大猷的熏陶,自幼便累牍不倦。是以在吴淳夫看来,这个老泰山与一般武夫相比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俞咨皋即熟读诗书经典,同时又深谙兵法的奇诡变幻之道,肚子里的主意可是极正的。吴淳夫在官场上也混了不少时候,要他来说,若非种种原因导致他这个老泰山时运不济,这个老头怎么也不会在广东投闲置散,做个太平官。也正因于此,吴淳夫本来在家准备北上,却一听到老泰山召唤,他就立刻放下手里的事情,日夜兼程赶了过来。

这一路上,吴淳夫可是没少动心思揣测老泰山的用意,只可惜他想来想去也摸不出个所以然来。此时,听俞咨皋提到上京的事情,吴淳夫倒是心里有个几分计较,于是,他说完了上面的话,便静静等着老泰山开口。

俞咨皋听了吴淳夫所言,沉思了片刻,便道:“去岁年中,红毛跑来香山澳闹事,结果被佛郎机打退了。后来,老夫却听说红毛跑去了福建作乱,还占了澎湖。近来,广东这面也四处传闻,说是红毛断了海路,吓得那些商家们都不敢出海了。红毛犯边此事不小,只是军报里看得笼统,这一岁你在福建,且说说那边究竟是个什么情形。”

吴淳夫心说俞咨皋肯定不是无故发问,于是,他将自己在家所见所闻一五一十给俞咨皋说了一趟。他一边说一边观察俞咨皋的表情,吴淳夫揣测,这老头想必关心不久前的那场海战,所以他特意将其所知详细说了一遍。

吴淳夫猜得不错,俞咨皋最为关心的确实是那场海战。从福建来的军报俞咨皋已经看了无数回,心中也已有了几分计较,现在,他又听了吴淳夫的一些描述,便更是明了了几分。俞咨皋听完吴淳夫的描述,便从怀里取出一封书信来,道:“这里有一封书子,你且看看。”

──────────────

为庆祝《旧事》下PK台,今晚加更一章,敬请期待。

?

<style>

.pp a{color:#f00;text-decoration:underline;}

&lt;/style&gt; <!--阅读面页章节尾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