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染的河山☉第四回(四)
作者:水蠆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817

张嘉策心说平日不招惹他们也未必全是怕了,只是不想多出事端搅了自己的清静罢了。如今自己好话说尽也算是给足了李家面子,若还不好歹他张嘉策也不是好惹的,大不了拼个鱼死网破!

心中转着这些念头,张嘉策态度也就微微做了些转变。只听他不咸不淡地说:“我听说昨日起薛伯泉就在四处进货,倒叫我百思不得其解。这海路不通他进那么些货做什么?收了烂掉?莫非是钱多了难过?”

许兰心听张嘉策这几句话说得可是有些过分了,这分明是有要挟的意味在里面。许兰心如何听不明白,张嘉策无非是暗指李家打算运货去东洋,现在正是战时,兵马集结,李家想平平安安就别和他张嘉策作对。

这可是赤裸裸的威胁了!

要说海盗和朝廷比那还是比不了的,尤其是俞大猷、戚继光整顿水军以后,朝廷的海防还是有些起色,连当年的五峰船主也是有些招架不住,动了招安的心思,结果被胡宗宪诱捕杀害。如今李家的力量同五峰船主当年比确实不可同日而语,但海盗自有活命的门路。首先是他们来去自由进退灵活,能够借着山海相隔避实就虚,叫朝廷无从征剿,大明沿海呆不住了,大不了就躲到倭国去,朝廷也是无法。另一个凭籍则是对沿海官员的威压。朝廷固然家大业大,但是具体到一个官员的身上,保护的力量就显得十分单薄了。所以,海盗们对付不合作的官员就是通过暗杀、绑票、威胁家人等恐怖活动,喝阻他们挑战海盗利益的行为。这里面,恐吓和威压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是以在许兰心看来,薛伯泉去不去澎湖或者没什么打紧,但是张嘉策这种强硬的态度却最是要不得的,必须给于坚决的打压!许兰心当下拉下脸来,也不管这里是张嘉策的衙门,外面还有张嘉策手下的一干兵丁把守,冷然道:“哼,张将军这是何意?想必徐州是个太平的所在罢!”

说着,许兰心就从怀中摸出一张纸条摊开在张嘉策面前,却不是张嘉策家眷在徐州的住址又是甚么?张嘉策对海盗的这般把戏可谓知之甚深,奈何千日做贼不能千日防贼,他可以硬着脖子同海盗们斗,却不能不顾念家眷的安危。方才他敢于强硬,也是因为他已经将家眷转移到了徐州,现在府里只是一些普通奴婢。正是有了这个后手作为依靠,张嘉策才敢说出上面这番话来。岂料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人家早就探明了他张嘉策的底细。看到这份地址,张嘉策方才勉强聚集起来的一点气势顿时一泻千里,这些海盗做事是残忍无比防不胜防,张嘉策可不敢拿自家几十口性命冒险。

恐吓这些官员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官兵比一般小民占有优势。许兰心见自己的话张嘉策听进去了,对他的反应也十分满意,便不再多做逼迫。

张嘉策这个位置关系甚大,李家需要一个听话的人来做。张嘉策是聪明人,聪明人好说话,总体来说张嘉策在任上这几年,李家上下对他还是满意的。再者,这些年也是好容易才把张嘉策养得肥了,若是换个人来,不论懂事不懂事都是麻烦!所以许兰心心底里也是希望张嘉策能挺过这一关去。

不过张嘉策眼前的麻烦还真不是轻易能蒙混过关的,许兰心又将这件事情的危险性盘算了一圈,越想越觉着这一趟送信确实不会真有危险。

许兰心又想到了这趟生意。许素心对红毛似乎全不担心,可是许兰心总觉着心里有些没底。这回红毛来势汹汹,天知道会闹出什么事端了?看样子张嘉策是不敢给自己下绊子,但是红毛那边还很难说。既然要发船出洋,好歹也要摸摸红毛的底细才是,万一红毛这回丧心病狂,船货着了人家的道可是划不着了!

想到这里,许兰心便道:“如此……伯泉是我故人之子,我兄弟不可失信于人。大人与小民又是故交,值此之际小民也不好叫大人为难。不如这样,既然大人为难,小民愿为大人走这一遭,不知大人以为如何?”

“不敢不敢!”

许兰心搬出张嘉策家眷来威慑他,早将张嘉策吓得魂飞魄散。此时许兰心虽然是自告奋勇,但张嘉策又哪里敢真的应了?这万一出个什么纰漏,自己可真的难逃灭门的惨祸了!可是许兰心这么说话,张嘉策多少是有些动心的。他揣摩着许兰心的心思,试探道:“咳,许先生,有些话我原不该说,不过对您我也就不隐瞒了。商巡抚不知红毛厉害,先前动了东征的心思,还是王梦熊痛陈厉害才挽回了局面。”他从怀中拿出一封书子,摆在许兰心面前道,“咳,这个,红毛所请已经全部驳回了,王梦熊说这封书子措辞也是十分严肃。

这么说,这次请令贤侄去,我是没打算递这书子过去的。此番一是送红毛信使回去,一是探探红毛的心思,这米粮酒肉也都是给红毛安心的。李东家在海上说话是响当当,可是我哪里请得动李东家、许东家或者先生您呢!这才不得已想请令贤侄走这一趟。虽不敢说一定安全,也是十拿九稳的事。令贤侄去了,只是好言劝慰一番便了,无所谓成与不成,其余的事情自有人料理明白。再则,红毛这回势大,李东家要运货出海也要探探红毛的口风不是!”

张嘉策这会子算是清醒了,也顾不上什么官家的脸面,这些话字字斟酌,口气缓和几近哀求。许兰心再三权衡利弊,只有张嘉策过了这关才是对自己最有好处,再看张嘉策这般模样,心下也是有些不忍。自己亲自出马,且不论自己是否惜命,首先张嘉策是不敢担这个责任的,想来想去也只有薛伯泉走这一遭了。许兰心打定主意回去再与许素心解释,便道:“这样,叫伯泉过来吧,我同他说!”

──────────────

?

<style>

.pp a{color:#f00;text-decoration:underline;}

&lt;/style&gt; <!--阅读面页章节尾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