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染的河山☉第四回(三)
作者:水蠆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198

张嘉策不痛快归不痛快,却也不敢真个招惹眼前的刁民。他说话十分委婉又搬出巡抚来撑场面,也算是给足了许兰心的面子。可是许兰心此来并非要听这几句漂亮话的,他回身看了看薛伯泉,见这年轻人满眼尽是乞求之色,便仍向张嘉策说道:“伯泉资质愚钝,能得大人看重,倒是他的福分。

至于这与夷交涉……按理说,大人抬爱那是伯泉的荣幸,本当义不容辞才是。只是……伯泉父亲走得早,家里只有这么一根独苗。薛兄生前,与我兄弟有救命之恩,临终前,更是将伯泉托付与我兄弟。红毛乃海外杂种,狡诈凶残,澎湖一行,险象环生,万一……万一伯泉有个好歹,却叫我如何向故去的薛兄交待?”

许兰心说着,将一张票子递在张嘉策怀里,道:“大人肩负重任,我等小民也是明白的。大人练兵若有甚么需要,且管开口,小民定当全力以赴。只是伯泉……漳、泉两府通晓夷情者,大有人在,伯泉愚鲁,恐怕误了大人的事啊。”

许兰心这般说项张嘉策的心里也是觉着为难,得罪许家乃至李家非张嘉策之所愿,奈何掂量掂量眼前的局面,再想想薛伯泉居然搬出许家妄图来压自己一头,张嘉策又不愿就这么算了。张嘉策在心里盘算了半晌,起身道:“许掌柜,不如我们到后堂叙话?”

许兰心当然也是不能随便和张嘉策翻脸的,而且他也是明白张嘉策此时的困难。眼看着就要调往徐州高升却突然红毛来犯,何况这次红毛来势汹汹,搞不好就是兵败获罪的局面,商周祚要拉张嘉策顶罪还不是手到擒来!看张嘉策似乎另外有话要说,许兰心也是惦记后面出货还要对方行个方便,便起身跟着进去。

张嘉策领着许兰心转往后堂,薛伯泉就在心里犯了嘀咕。虽说他父亲与许家有恩,又是李旦当年的干将,但毕竟时隔境迁那都是十几二十年前的事情了。这些年许家对他也算十分照股,可是遇见这关乎生死的事情薛伯泉也不敢打准许家能为自己扛下来,再说,张嘉策眼前的麻烦他照样是有数的。

薛伯泉也是自知身份,不论是在张嘉策面前还是在许兰心当面,他们要做甚么都不是他薛伯泉能左右得了的。所以他见许兰心跟着张嘉策进去,薛伯泉心中不安却也无法出言阻止,只能眼睁睁看着二人离开将他一人丢在这里。

却说张嘉策领着许兰心转到了后堂坐下,便叹息一声苦着脸说道:“许先生是不知道啊,我这么做也是迫不得已呀!”

“哦?”

瞧许兰心配合,张嘉策便痛心疾首道:“许掌柜可知这回红毛来了多少船?”

“似乎不少。”

“咳!”张嘉策又是一回叹息,起身在许兰心面前来回踱着步子,比划着手指道,“大船只怕不下十数啊!

许先生是知道的,澎湖可是算在咱们福建治下。抚台大人说是守土有责,到头来还不是落在我的头上!红毛是个什么底细,也不用我说了,且说红毛来了这么多船,我没兵没船又能如何?

剿既不成,只好用抚。红毛所求,不过是互市罢了。故而须得一个说得上话的,过去好言相劝,最好能将红毛劝走,让他们去广东。这可不单是我张某人的意思,喏,这是抚台大人的书子。”

张嘉策便将商周祚的书子拿出来摆在许兰心的面前,但许兰心哪里有资格去看这封书子?他只瞧了一眼信封便听张嘉策又道:“这海上说话的分量,李东家说是第二,还有谁敢说第一?

呵呵,这回我会放一个红毛和澎湖的那个姓郭的,程大人再备一批米粮、猪羊。想来,这红毛在澎湖过得清苦,好好犒劳一番,又凭着李东家的面子,说不得事情就成了。即便不成,也不难回来。再说,这番也是红毛遣人来,说要交涉的。许先生,我实话对你说罢,红毛给朝廷提了这么些要求,不管是否打起来,最后总要坐下来谈的。故,不论此次能否说走他们,想必也不会为难咱们的人。

当然,我也不瞒你,虽说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但这红毛毕竟是化外蛮意,不懂天朝礼数……这也是有的,所以,此去澎湖多少也是有些凶险。不过,正是因为如此,才非要令贤侄前去啊!”

张嘉策这番话说来其实并非完全没有道理,既要开互市,这自绝信使的事红毛只怕也不至于做。再说李家与红毛毕竟有些交情,从前几次闹边患红毛也都没有为难李家的船。这说不说得走红毛是一头,薛伯泉若去,全身而退的可能性还是蛮大的。可是许兰心行前是背了任务,虽然他看得出来张嘉策心绪烦乱还是在给自己面子,却也不能就这么答应了。

“大人既然这么说,小民若是再不通情理,也是不对了。只是,伯泉的父亲是我家的救命恩人,他的母亲、姊妹等,也是当年没在南洋。伯泉还是因被老太爷留在身边,才躲过了一劫。伯泉是薛家唯一的骨血,小民实在不能让他犯险啊!

如今,海路断了,中左通晓夷情的大有人在。不然,由小民出银,另请一人来也是可以。若是大人这里有何难处,我许家也一并支应了就是。这伯泉的事,还望大人高抬贵手,通融了吧!”

此时,张嘉策也是被红毛折腾得寝食难安心火旺盛。他见这许兰心油盐不进,张嘉策心中冷道,说得好听,甚么故人之子!救命之恩!这些刁民哪里有什么忠义?老子通融了你们,谁给老子通融?他心中烦躁,自道好歹他也是一方大员,这李家说破了天去也不过是个贼罢了!这说出去的话就是泼出去的水,若是李家说不行就不行,他张嘉策的脸面又往哪里搁?再说李家如今虽然风光,比起王直①当年可是差得远了!

──────────────

①王直,明安徽歙县人,又作“汪直”。早年与同乡徐惟学合贩私盐,后至浙、闽,投许栋麾下出洋贸易。许栋事败后,王直收拢部众,历经征战,并交通地方官员,王直逐渐垄断东洋贸易,号“五峰船主”、“徽王”,后定居倭国平户。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朝廷命胡宗宪总督浙江,后,王直为求招安,为胡宗宪所诱捕,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王直被朝廷处死。

──────────────

?

<style>

.pp a{color:#f00;text-decoration:underline;}

&lt;/style&gt; <!--阅读面页章节尾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