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古怪
作者:水罙      更新:2019-10-13 16:26      字数:2301

沈昭命人去打探的消息,转眼就有人送上了府。

她自己都还没有看呢,就听到于焕笑了一番,直问是不是这家公子惹着她了?不然以她的性情怎会去查这些小事,还尽查些隐晦之事。

沈昭闻言却是面色一僵。

料想于焕定是查到了苏赐宁某些不便明说的事,不然怎会问出这样的话来?

她眉心忍不住一跳,随即问道:“莫非这苏赐宁还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不成?”

于焕哈哈一笑。

“倒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只是听说这位苏公子近来在议亲,恰好对方又是失怙的表妹,青梅竹马的,想必感情十分要好。你让我这般探查,岂不是要毁人姻缘?”

沈昭深感于焕多了份妇人的心思,爱管这些闲事。当即便瞥了他一眼,“你知道的倒挺多。怎么?我眼下让你毁人姻缘,你这是有法子了?”

于焕讪讪一笑。

“姑娘,这是真打定主意了?可俗话说得好,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您这般做,岂非不太厚道?”

“你管的还挺宽。”沈昭冷笑一声,继而又道,“先说明白,我让你查的事到底怎么样?我怎么听说那苏赐宁可不太喜欢他表妹。”

“这是误传罢。”

于焕眉头一皱,面上忍不住“”露出几分惊讶来。

“小的打探到的,可是他们关系十分要好。他那表妹自幼失怙,寄养在苏家,又因苏太太是她的亲姨母,苏府上下待她都极为和善。眼下这议亲,也不过是走个形式,府中上下早就是认了的。”

这跟她想象中可不一样。

沈昭忍不住微微蹙起眉尖,又细细问道:“你这些消息都是从何处打听过来的?是苏家的仆从吗?苏赐宁的态度,可有人说?”

于焕闻言,倒是顿了一下。

“苏公子倒没有明说。苏老爷常年在外经商,苏公子自小同其母亲住在一起,感情十分要好。对苏太太的话,更是言听计从。”

听完于焕的话,沈昭倒是明白过来了。

“依我看,这苏公子未必是真喜欢他表妹,不过是碍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罢了。连婉拒都不敢,可见是心性并不定,怕是难为良配啊。”

于焕听得她这一番感慨,顿时惊诧起来,“听姑娘这意思……您这是要替谁寻良人啊?”

“替谁寻你就不必管了。”

沈昭不咸不淡地说道,却是认下了替人寻良配之事。

于焕并不敢多言,心里头却在想,同沈昭有来往的姑娘总归就那么几位,需要求到她面前更少些,即便不刻意去寻,也总能猜到一二。

沈昭又接着说道:“替我给苏赐宁递个消息,就说他求的事没人帮得了,只能靠他自己来,别的不用多说。还有,别让人察觉你的身份。”

于焕应了一声,没有再说别的。

沈昭挥手让他退下,心里头却在想,自己也只能帮沈晖到这地步了。

眼下苏家的情况分明是苏赐宁过于软弱,没有主见,而苏太太又过于强势,身边还有个极为可人的预备媳妇的外甥女。若是沈晖真嫁到苏家去,这日子怕是不好过。

而苏赐宁若真的连这样的事都不能处理,也难为他得了个谦逊知礼,风姿出众的名声。

沈昭暂且把这事瞒了下来,想着等苏赐宁做出抉择后,再给沈晖消息。

眼下沈晖早已及笄,但是梅姨娘似乎又没了要把她嫁出去的意思。跟数月前急匆匆地为其找夫婿,最后还同沈晖闹出别扭来的态度截然不同。

若不是沈晖突然又过来找她诉苦,求她帮忙,她只怕都忘了沈晖要成亲这一茬。可这样的事,身为其生母的梅姨娘定然是不会忘记的。却不知是何缘由又让她改了主意。

原先沈昭不关注内宅之事,因而并不清楚这其中的隐秘。可后来因沈晖一事,又加上四房沈昀那边出了些意外,她才想法子将沈府上下都查了一遍。

这一查不打紧,倒让她发觉了不少古怪之处。

梅姨娘便是其中之一。

她特意着人查过梅姨娘的出身,听说原是罪臣之女,家道中落后,就流落到牙婆手中,几经辗转最后被四太太看中,随后就买进了府里做丫鬟。

因为很得四太太的赏识,没多久便提拔做了贴身丫鬟,让她管着房里的大小事宜。哪知梅姨娘却是个心狠的,竟然趁着四太太怀有身孕之时,勾搭了沈行谨,随后便成了侍妾。

但是她这辈子最出阁的举措也仅此一次。成为侍妾后,她并未恃宠而骄,亦未对四太太露出多少不敬来,反倒有点关起门来过日子的感觉。

最开始的时候沈行谨还因为她的态度过于冷淡,而心生厌恶之意,冷落了她一番。梅姨娘却依旧我行我素。后来沈行谨又记起来她的好,便亲自找上门。

这才是梅姨娘在府中地位颇高的缘由,更是四太太隐隐抬不起头的原因。

想她一个侍妾,不动声响地竟然能让一个爷们儿为她回头,可不是个简单的事。府中上下都说她有好手段,更有人说她懂得床笫之秘事,否则何故如此?

但沈昭却觉得对方是真没有那份心。她亦跟梅姨娘打过不少交道,对方的性情的确是太过平淡,心性平淡别无缘由,不过是一个心中无欲无求罢了。

或许她亦谈不上无欲无求,毕竟她对沈晖的看重不似作假。也许只是对沈家能有留念罢了。可既然如此,当年又何必主动勾引沈行谨?还是她觉得侍妾要比仆从好些?

沈昭随后又忍不住去查她的家族。

其父亲只是个五品的郎中,当年之事,其实与他无关,他是被人拉去顶罪。受他人牵连才遭贬谪,沦为白身,流放云南,但是人未到云南,便因病逝世。而其母亲与兄弟姐妹却没有消息。

就连她当初怎么到了牙婆手中,都查不分明。

虽然是数年前的事,有些查不明白倒也正常。可她手底下的那几间铺子可是随着余家入京后不久就有的,许多年来一直关注着大小事宜,怎会查不明白?

关键是梅姨娘的家人,可不是个小数目,没有得到他们身死的消息,也没见到他们的影子,实在太奇怪了。

再者,梅姨娘眼下的生活不算差。

犹记得自己的出身,若是家人皆忙,逢年过节总要祭拜,若是尚在,也该拜访才是。

可偏偏,两者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