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受宠 3 2
作者:庞芳      更新:2019-10-11 18:27      字数:3738

“哦?好啊!”童莳十分意外,不知道顾建平为何会作出这个决定,难道昨天季华欣的无理取闹真的起作用了吗?既然顾建平能在办公室公开说出这句话,就说明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自己也不用再问什么原因,顾建平要是想告诉自己就会叫自己去会议室了。这么多年来她终于学会了,在公共场合不能质问领导,让领导下不来台。反过来一想,这样也没什么不好,反而更会促进自己的斗志,大家都凭本事吃饭,不要再打无聊透顶的嘴仗,而且就算你季华欣是科班出身,我也不一定会输给你,“工夫不负有心人”虽然是句老掉牙的话,但仍然是真理,而我,则一直就是一个有心人!只是,要是在一开始就这么决定的话就好了,现在才说,童莳认为这是顾建平怕事的结果,算了,在公司这么长时间,领导们之间的怕事避事绝不揽事她已经习以为常了,甚至某些时候也能理解了。

顾建平看到童莳眼中一闪而过的一丝疑问和失望,也不好说什么,这个季华欣昨天下班后找到自己,死活要接这个项目,列举了很多童莳不适合做的原因,而且说她以前就跟连栋沟通过临时工薪资设计的思路,连栋基本上是认可的。顾建平没想到季华欣在这件事上咬定不松口,如果自己再断然拒绝的话,有可能还会再次上演调薪事件,但是童莳是不能撤下来的,要是把她撤了,那不就成了完全满足季华欣的要求,以后她更无法无天了。所以,顾建平决定,让她们两个分别做这个项目,择优录用,再说了,童莳也不一定就会落败,他还是很看好童莳的。退一万步说,就算童莳输了,怎么着也出了一个好方案,对最终的工作还是有利的嘛。

所以,无论结果如何,顾建平自己是没啥损失的,也就才上演了今天这么一出。

“季华欣,你也过来一下。”

“好嘞!”季华欣的口气让全办公室的人都很为童莳感到不忿,谁也没言语。

“你们两个从今天开始着手这个薪酬项目,下周五下班前把方案发给我,我看完后,周一评审。”

“好,没问题!”两人异口同声地回答。

童莳一边做着企业文化主管的工作,一边抓紧时间推动临时工外包项目以及这些人的薪酬体系设计。本职工作基本上都进入了正轨,只要监督和执行没问题,效果依然能够保证。可童莳渐渐发现,各个部门对她这块工作越来越不重视,都是口头支持,缺乏实际行动,各部门的接口人也看部长的脸色行事,风向哪边吹,就往哪边倒。童莳想来想去,只有把团队管理和流程优化列为部长和接口人kpi中的一项指标,对他们进行考核,可能才会引起他们一点点的注意,尽管童莳很清楚,就算能列入考核指标,所占比例也很小,但是,有总比没有好。

童莳把这个想法和顾建平做了沟通,顾建平沉吟了下,说:“虽然思路没错,但是实际操作有点问题。现在部长们顶着太多的经营指标,kpi指标考核应该是关键业务,不可能把所有的日常业务都列进去,这样就会分散权重,考核也就失去了意义。至于接口人,这些工作对他们来说,本来就是被部长安排的兼职,每个人还有自己的本职工作,那些指标的压力就够大了,如果再用这个考核他们,我怕会引起抵触,我们的工作就更难做了,所以,只能不断去推动和敦促,哄着他们干。”

顾建平的话很有道理,童莳暗暗责备自己看问题不够全面,只考虑了对自己工作有利的地方。既然考核不可行,那就再找别的方法,不管怎样,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用心去找,一定会有解决途径。

外包项目的招标工作也进展得比较顺利,袁晶虽然很傲慢,但禁不住童莳放低姿态、不厌其烦地找她,给她以专家般的尊重,她很吃这一套,渐渐对童莳也不像刚开始时那么爱答不理了。就是薪酬的问题比较棘手,童莳没有可以咨询的人,季华欣肯定是不指望的,她巴不得看自己摔个大跟头,更何况现在两人还是竞争对手!童莳只好自己买了本薪酬设计方面的书,把什么薪等、极差、极差重叠之类的东东先搞清楚,再来研究公司的薪酬体系。顾建平说,对外包人员而言公司的那套体系过于复杂,因为临时工也不在乎能不能晋升,他们所在乎的是,要么能转正成为公司的正式员工,要么多涨点工资。童莳虽然很愿意涉猎薪酬领域,但季华欣说对了一点,自己是个地地道道的门外汉,对于薪酬这种敏感的东西,一点经验都没有的人很难把握其中的尺度及其与业务和岗位、能力的匹配性。

童莳硬着头皮,凭着自己学到的知识和网上搜来的资料,连续几天熬夜照葫芦画瓢地做出了一份薪酬体系方案,以岗位和能力作为薪酬设计的两个依据。看着电脑里的方案,童莳很想找顾建平帮忙提提意见,但他是裁判,而且也不愿意让他看到自己在过程中的设计,怕他觉得自己不专业。至于连栋,肯定要在给顾建平之前请他提提意见,毕竟他是业务领导,但也不能就这么拿着完完全全由没有任何经验的自己做出来的方案给他呀,童莳很想找个有专业经验的人帮忙看看方案还有什么问题,把所熟悉的人在脑子里全部过了一遍,只有孟齐了,虽然他现在做招聘,但他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科班出身,调去北京分公司后,兼做了一段时间的薪酬主管,应该能给自己一些指导。

孟齐收到童莳邮件后,认真读了她的薪酬设计,一个从未接触过薪酬的人能做出这样的方案实属不易。他也困惑为何顾建平要把童莳这么快地推到部门的焦点位置上,让她受到其他人的嫉妒和攻击,尤其是季华欣,后来再一琢磨,明白了顾建平的用心,让童莳得到全方位锻炼不是其主要目的,他要借童莳让心高气傲的季华欣自己走人。只是,可怜的童莳成了饼干中的夹心。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在公司,谁不这样呢?

童莳很快看到了孟齐的回复:“有以下几点意见仅供参考:1薪资极差为2有点高了,而且薪等也不用分那么多;2促销员主要靠提成,底薪应该很少;3其他岗位,像行政主管、库房主管之类的,最好都要将工资与当月销售业绩挂钩,每月进行浮动。”

除了这几点参考意见外,孟齐还写了这么一段话:

“童莳,还记得跟你说过我最敬佩的人是曾国藩吧,呵呵,当时还跟你玩了把深沉,这次我想和你分享一下曾国藩的为人处世中令我最受益匪浅的一点,也许冰雪聪明的你早就知道了,anyway,共勉。”

“曾国藩推荐李鸿章做江苏巡抚之前,传授给他自己毕生总结的三条治事之道:一是剖析,面对一件事时,首先剖成两片,后成四片,再成八片,愈剖愈细密,无一丝含混;二是简要,纵使事情千头万绪,重要之处一两句话便可说明白;三是综核,每天处理的事情,一定要定期综合复核,查漏补缺。而且,要以后者胜前者为进境。”

童莳很感动,这是她进公司后,第一次有同事跟她真诚“分享”,孟齐分享的治事三道,让她豁然开朗。童莳给孟齐回了“终生受用,铭记于心”八个字后,按照他的意见对薪酬方案又作了数次修改,才打印出来送给连栋提意见。

连栋没想到她动作这么快,季华欣的方案也才刚刚出来,而且平时他们之间的交流还很多,他注意到了童莳眼眶下深深的黑眼圈,估计她这几天一定是在熬夜赶方案,难怪顾建平那么器重她,且不说能力,单就她的敬业和勤奋,人力资源部无人能及,连罗正宇也赶不上,更甭说季华欣了。可,越是这种性格的人,越是固执和较真,要他们在政策的灰色地带和边缘行走,无疑是对自己的背叛。可惜了,连栋感叹,道不同不相为谋啊。

连栋看着童莳送来的薪酬方案,对这个女孩的能力和坚韧又多了一份认识,这完全不像是没有任何人力资源管理背景的人做出的东西。可是,职场是无情的,应该说人生也是无情的,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任何时候都只能作对自己最好的选择。尽管假以时日,童莳的能力和素质完全能够胜任人力资源部部长一职,但连栋要做的,就是不让这件事情成为现实。

“这也叫薪酬方案?我说,你连销售各个岗位到底是做什么的了解清楚了吗,你不用整这么复杂的东西,让人看着眼晕,不是复杂才能显得专业,而是越简单的东西越能彰显优点。”连栋故意把话说得很重。说实话,季华欣的方案他也看了,也许季华欣是想借此机会卖弄一下自己的专业知识,方案设计太花哨了,面面俱到,理论性忒强,专业但却不实用;童莳的这个方案尽管谈不上有多专业,但却比季华欣的更为实用,这可真应了那句话,心无旁骛才能做好事啊!

“谢谢连总的建议,那我这就回去再重新修改。”童莳没太在意连栋的语气,谁叫自己做出的东西不符合要求,领导有意见很正常,只是她还没太明白方案到底复杂在哪里,要怎么才算简单呢?估计连栋是不会明说的,这也是大领导们一贯的说话风格,算了,还是回去问问孟齐吧。

“嗯。”连栋应了一声,不再说话。

孟齐听到童莳所说连栋的评价,就知道他是故意找茬儿,这个方案已经够简单的了,还要怎么简单呢?可他又不能眼看着童莳被人欺负,就又仔仔细细研究了下薪酬方案,帮童莳修改了几个无伤大雅的小地方。童莳对孟齐的感激之情无以言表,在这个职场中还能碰到这么个真心实意帮你的同事,还真是不容易!

童莳连忙把方案重新打印一份给连栋送了过去,连栋没料到童莳动作这么快:“先搁这儿吧,我有空再看。”连栋合上电脑,拿上手机,要离开的样子,“对了,你把电子版发给我一份吧,看着方便。”

“好的,我回去马上发。那连总,有什么事您随时找我。”童莳知道连栋和季华欣的关系,只是不知道上次调薪事情,连栋也有份儿,更不知道连栋是季华欣幕后的推手。她天真地认为像连栋这种职位的高层管理者,不会把私人关系带入工作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