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选择 3 1
作者:庞芳      更新:2019-10-11 18:27      字数:3399

谁知,简天浩拿过来,只瞅了一下那张总表,就抛出一句问话:“童莳,为什么明年公司总体人员编制才增长10%,而培训费用却增加了40%呢?”

“啊?这个,这个……我不太清楚。”童莳满是数据的脑子还不是很清醒,不知道简天浩为何这么问她,这应该是部长们回答的问题呀。

简天浩一下子就看透了童莳的心思:“你是不是认为这个跟你没关系啊?你只是负责数据整合,具体数据来源只有业务部门才清楚是吧。如果你只做这些工作,那我还要你来整合做什么?随便找个文员就行了,她们用excel肯定比你熟练,效率更高。”

童莳顿时羞愧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预算整合工作不也和文件报批、人力资源简报性质一样吗,都不仅仅是简单的重复劳动,都需要用心去观察、去思考才能提炼出对自己的职业成长有用的资源信息,这次怎么就糊涂了呢,怎么就忘了金科玉律中的第一条了呢。可是,同时又觉得很委屈,虽然简天浩说得都在理,但自己毕竟是个凡人,老虎都还有打盹的时候,尽管从来都不叫苦叫累喊压力大,尽管在杂志社的时候就被誉为“女铁人”,然而每天的两份工作量也快要把自己累趴下了,难道一丁点儿的错都容不得犯吗?

“你再去把数据核对一下,不仅要纵向比较,还要横向比较,发现问题,再跟各位部长沟通一下。”简天浩看到童莳脸红了,有些不忍。其实对第一次做预算的人来说,她已经做得很好了,刚才问的问题,也不一定非要她回答,可自己不是对她寄予厚望嘛,要求自然也比对别人高了很多,而且他也清楚童莳的潜力,她能够做得更好。那句“随便找个文员就行了”,简天浩是说来故意刺激童莳的,他知道这份工作不可能随便找个人来做,不仅对保密性要求很高,而且还需要极强的执行力,就这两点来说,童莳是最好不过的人选。

“好的,我知道了。不好意思,主任,我尽快完成。”童莳把预算表格又拿了回来。明天就是给预算委员会交草稿的期限了,只能今天晚上再熬夜加班,明天一早再把表格让简天浩审核。

童莳回到座位上,对着满屏幕的数据发呆,脑子一片混乱,根本看不进去,一方面在对自己刚才的态度进行反省,另一方面心里还是有点委屈,最近已经累得精神衰弱,连做梦都在工作,可简天浩连喘口气的机会都不给,简直就是新一代的法西斯。愤愤地想到这里,童莳忍不住窃笑了,自己怎么会把简天浩和法西斯联系上呢。

童莳用力甩了甩头,好让自己的思绪再回到眼前的这些数据上来。focus,focus,再focus,童莳小声念道。心态恢复了平静后,童莳重新看了一遍预算,不仅把所有数据与今年的进行了纵向比较,还在各预算项目之间作了横向比较,发现简天浩真是一针见血,他提的这个问题还真的有问题,按照简天浩的思路,她还找出了另外几个不匹配的地方。于是,童莳拿起电话,拨通了各位部长的电话,部长们已经下班回家吃完晚饭了,首先对童莳废寝忘食地工作夸奖了一番,再哇啦哇啦回应她提出的问题,并将个别明显不匹配的数据作了调整,童莳一一修改并记录在案。全部工作结束后,童莳抬眼看了下电脑屏幕上的时间,天,已经十一点多了,这时才觉得自己已经饿得前心贴后心,浑身无力。关上电脑,走出办公大楼,打了辆车,直接到了家,从冰箱里找了包饼干就着白水吃下,洗了个澡就上床躺下了,闭上眼睛,脑子里依然是那些预算数据在闪现。“明天早点到办公室,趁着头脑清醒把数据再过一遍,再交给简天浩”,童莳昏昏地想着。

六点的闹铃将童莳从半梦半醒之间唤醒,简单洗漱了下,直接奔向办公室。刚七点一刻,童莳就坐在座位上打开电脑了。休息了一夜,尽管梦里全是各种数据在打架,但脑子还是清醒多了。童莳仔仔细细把数据从头至尾检查了一遍,确认在自己的理解范围内已经找不出问题后,打印出来,放在自己的桌子上,然后起身下楼去食堂吃早饭了。

吃完回来,还没到上班时间,不过,简天浩已经在座位了,他和童莳一样,每天习惯早到。童莳叫了声“主任早”,就把桌子上的预算表格给了他,还没等简天浩开口,童莳就说:“主任,关于您昨天问的那个问题,我已经和两个部长分别沟通了,培训部已经将明年的培训预算增长幅度从40%降低到35%,但依然还是比人员编制预算增长幅度高出很多,部长说不能再降了,他的解释是,虽然明年的人员编制增长才10%,但是这些新增编制中应届毕业生比例比今年减少了,社招比重在加大,意味着中高端岗位要进更多的人,所以员工培训的级别和内容也较今年有较大的调整,主要是针对中高端岗位的能力素质培训,这方面的培训很多都需要外请,费用很高,因为咱们自己的培训师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了。还有,明年公司大大提高了研发岗位的技能认证标准,而且扩大了认证范围,这都需要培训在后面做支撑,需要培养更多的内部技能认证培训师,费用肯定也比今年高出很多。还有……”童莳边看昨天记录的内容,边连珠炮似的说个不停。

“还有?”简天浩皱了皱眉。

“嗯,还有,”童莳只一门心思想着自己千万别把部长们的话说漏了,没注意到简天浩面部表情和语气的变化,“按照总裁的指示,明年公司要大大加强外籍员工的培训,不仅要在本地搞培训,特别强调把优秀的外籍员工全都送回公司总部培训,这样不仅培训本身的费用增加了,还要加上外籍员工们的往返机票、住宿费和生活补贴。另外,还有就是培训费用每年随着人员编制的增加而产生的自然增长。”

“没了?”简天浩问。

“没了,就这些。”

“那好,我把你刚才说的那么多话总结一下,共有四点:一是培训费用的年度自然增长;二是新增人员编制中社招比重加大,导致中高端岗位培训增多;三是研发岗位技能认证的标准趋严和范围扩大,导致内部培训师的需求急增;四是外籍员工的本地和回国培训次数增加。是不是这样?”简天浩问。

童莳红着脸点了点头,觉得自己刚才太啰唆,简直就像个话唠,而且没条没理,还得领导替自己作总结,真是丢人。

“可是,你说了那么多,信息仍然是不完全的,甚至可以说最重要的信息你仍然没告诉我。”简天浩望着站在旁边局促不安的童莳继续说道。

童莳迅速在脑子里转了千百个弯,仍然不知道简天浩所说的“最重要”信息指的是什么。

“你没告诉我的是,这四个原因分别导致培训费用增加的比例各是多少,也就是明年增长的35%培训预算,它们四个各占了多少。”

是啊,我怎么就没想到呢?光说这些文字性的东西,太抽象了,还是数据最能说明问题。童莳在心里深深地自责着,这些能说是超出自己理解范围之外的东西吗?这些应该是自己所能想到的吗?

“再有,你刚才说的那一大串话里,有些解释是不必要的,因为你所说的这些,不论背景、现状还是未来的发展我都很清楚,像什么中高端岗位培训外请比例多之类的。你看,单这一个问题,就说了不下十分钟,我马上要去开会,现在没时间听后面的解释了。你再好好整理一下,等我回来再说。”简天浩看出了童莳心里的自责,知道自省意识极强的她不会让这种情况出现第二次,所以,点到即止。

童莳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心情沉到了谷底,昨天熬夜熬出来的东西,虽然说不上无可挑剔肯定还有可改进的地方,但也算合格吧,没想到居然还是漏了那么重要的信息,可是自己已经想破了脑袋,尽了最大的努力。一股深深的挫折感包围了她,让她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些许的怀疑,其实,童莳也知道可以用“第一次做预算”“简天浩远比自己有经验”“领导就是要站得高看得远”之类的理由来宽慰自己,但金科玉律告诉她,凡事不能一味地从客观原因找借口,否则永远都不可能进步。至此,她也明白了刚才简天浩中间打断她所问的“还有”两个字的深意,他已经对自己毫无条理和啰唆冗长的陈述不耐烦了,而他对四个原因的那番总结,实际上是在告诉自己向领导汇报工作时,一是要简洁概括,和领导处于同一个语境的情况下,不用再多此一举作过多的解释;二是要条理清楚,汇报之前先告知领导总共有多少条信息,用数字代码代替“还有”“另外”之类的用词;三是要用数据说话,文字再怎么明晰和必要也都是抽象的,只有数字才是领导用来衡量事情重要性的基本依据。

童莳总结出了以上内容,心里觉得敞亮多了,也是,如果自己处在简天浩的位子上,每天要面对那么多操心的事,如果每个前来汇报工作的人,都是收集到什么就照搬什么,逻辑混乱、啰唆,估计自己也会不耐烦,被嗡嗡嗡地狂轰滥炸一顿后,还得亲自从对方一箩筐的废话中筛选出有用的信息,再进行总结和判断,那还不得活活郁闷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