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寒假
作者:林城木森      更新:2019-09-14 07:06      字数:4598

124.

我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才想起开机密码,时隔半年,再次握住这块轻薄型砖头,我竟然有些陌生。

暑假时坐出租车,关车门那一秒握在手里的手机不小心坠地,捡起来屏幕已经呈现冰花模式。

贴钢化膜时那个老头曾经自豪的说,这手机就是被我平抛到地面上都不会出事,结果输给了巧劲儿。我这十几年都没遇见过什么撞大运的事情,没有英雄救美,没有见义勇为,迄今为止的两次重大考试也都没有超常发挥。却一直在倒霉的事情上频频中标。

比如这个高度根本不会碎屏的巧劲,比如一天到晚撞到高三年级主任。

上帝待我不薄。

估计我姐已经上了飞机,我摸出手机给她发了一句注意安全,然后打开了qq。

初二时我妈才给我买了手机,初三学业忙,高中又是寄宿学校,我和手机的相处时间甚少,倒是让我不像同龄人一样迷恋手机。

看电视电影我更愿意用电脑,手机的小屏幕让我觉得憋屈;看小说我也更喜欢纸质书,纸页翻动的触感是电子书代替不了的;至于游戏,我玩过的游戏只有初中时火爆的植物大战僵尸和愤怒的小鸟。

我自然是没通关,不然僵尸也不会吃掉了我的脑子把我变成一个猪头。

除了学习,我一切都很让我妈省心。

聊天信息那一栏有三个人找我,一个是刘皓宁,说饭卡坏了让我开学帮忙补办饭卡。

一个是叉叉,让我帮忙下午一点打个电话,就说寒假作业拿错了让她出门拿。

第三个是苏正阳,问我林城哪里有卖鸡蛋饼的。

这都什么怪问题啊。

我逐条回复,最先回复我的是刘皓宁,他说物理考试无聊,他就拿圆规在饭卡上画圆,结果饭卡被画了一个洞,没法用了。

原来是这么坏的。真是难为他了,物理考试时间那么紧张还有工夫画圆。

“嘿嘿。”他回复我一个流汗的表情,“不画圆我也做不出来啊。”

我们两个不熟,他平时坐在后排,就是学习不太好的男生中的一个,平时并没有怎么说过话,所以平时能和苏正阳开玩笑的热闹劲发挥不上用场。

我没笑他,只是说开学会帮他办。心里却有些打鼓,现在离开学还有那么长的时间,到时候我肯定早忘了,真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早就告诉我。

我从笔袋里翻出一张便利贴,写了“帮刘皓宁办饭卡”几个字,贴在了墙上。

刚写完,叉叉的电话打进来,朝我劈头盖脸一顿数落。

“宁晨,你作为我的同桌,关键时刻有点默契行不行,你知不知道我等你电话等了一下午,回家差点被我爸把皮扒了,什么叫关键时刻掉链子,说的就是你。”

我在这头点头如啄米,点了半天才想起来她看不见。

“那天有事,有事,没看手机。”那天我正伤心郁闷呢,根本没来得及看手机。不过听叉叉还能跟我大呼小叫的语气我就知道,她的皮肯定还好好的长在她身上。

到底虎毒不食子。

“什么虎毒不食子!”叉叉尖叫起来,“那是我奶奶及时赶来把我救了下来,不然咱俩可就生死相隔了。这关键时刻还是要留两手准备,我就知道你靠不住,提早给我奶打了电话。真的,就冲我奶奶护着我跟我爸叫板这架势,我以后一定好好孝顺她老人家。”

那天下午,叉叉奶奶就把叉叉带回了老家,虽然老家没网但至少安全,叉叉犹豫了几分钟就跟着奶奶去了。

“这要不是性命攸关我真不想回老家,没网啊没网啊,咱俩以后就只能电话联络了,我流量不多。”

其实我觉得叉叉奶奶下了一步好棋。

电话那头传来老人的声音,叉叉急匆匆挂了电话。

我这边刘皓宁和苏正阳都有了回信。

我给苏正阳关于鸡蛋饼的回答是,学校。

苏正阳家是南方的,他家那边不吃面,平时都是标准四菜一汤,必须有汤,所以他在我们那个没有汤也不是四菜的食堂郁闷了很久。而且我们食堂晚上没有米饭,基本上都是饼和面,也是为难他。

不过他爱上了食堂的鸡蛋饼,食堂的鸡蛋饼,鸡蛋含量达不到百分之十,整张饼呈现出不健康的青灰色,让我一直都很抗拒。

然而苏正阳像是发现了新大陆,接连吃了好几个月。

“那我就不知道了,我们这边早点有卖大饼夹鸡蛋和煎饼的,不过好像没有鸡蛋饼。”

“那我们寒假就吃不到了?!”

“不是我们,是你。”我找出微笑的表情,“我妈做的鸡蛋饼可比学校好吃多了。”

苏正阳给我发了一个菜刀的表情。

刘皓宁的对话框也有未读信息,我点开,是一个叫做可爱的小表情。

原来男孩子也会用这种表情。

125.

寒假就这样稀里糊涂的开始了。

得益于期末考试我在我妈眼里还算“争气”的发挥,我妈没有逼着我上补习班,只是询问了一下我的意见,在我拒绝之后就放弃了。相比之下苏正阳就悲惨的多,那天她妈妈去找老班谈话,后来在楼道里撞见了我们英语老师,虽然苏正阳的英语有进步,但在英语老师眼里还是那个态度不端正的聪明小子,英语老师煽风点火,很快就鼓动了苏妈妈报补习班的心思。

于是苏正阳每天要大早上起来去上课,林城的冬天妖风呼啸,让他这个没见识过北方冬天威力的南方小伙咂舌。

而且林城公交车系统不发达,一想到他每天哆哆嗦嗦等在公交车站的样子,我可真是......幸灾乐祸啊。

对于寒假,我又一次制定了计划表,这个爱好可能会伴随我一生,无论是习惯还是毛病都改不掉了。

我找出一张十六开白纸,横着画出课程表一样的表格,安排了上午两节课,下午四节课的学习时间。付厉放假前最喜欢对我们进行的洗脑教育就是寒假要有所规划,严格按照在校时间自习,每节课四十五分钟,每个课间十分钟,一天八节课......

我做不到,计划也要参考事实,太严苛的计划只会激发我的惰性。

但是按照我的计划,那堆寒假作业根本就写不完。

主科副科的系列作业达到了十二本,此外还有要抄写的英语单词,十五篇语文摘抄,以及塞满了文件夹的卷子。

我姐曾经说过,寒暑假的作业根本就不是用来做的,而是为了告诉你哪些题目的重复频率高,而重复频率高的题目就是重点,题干看不懂的题目就是难点,这才是寒暑假作业的意义。

反正她学习好,说这些歪理也毫不心虚,成绩也被她占了理也被她占了,这都什么世道。

我妈曾经也惊讶的问我,我们老师留这么多作业他们都看吗。

我妈已经离开学校几十年,估计是没见过留作业这么丧心病狂的架势,初中时我实在写不完作业,副科作业都是我妈帮我抄的答案。

怎么可能看,我们的寒暑假作业上交后全用来砌墙了。课代表收上去,一摞摞沿墙根码好,一个年级的作业本能堆出一堵墙,然后就到了收破烂大叔的车子上。

我把计划定完就已经到了中午,既然都已经到了中午了,那就从下午开始吧,我放下笔跑去吃饭,吃完饭在沙发上一边休息一边看电视,然后看《爱情公寓》看到天黑...

转眼,就到了吃晚饭的时间。

我明明和自己说看完一集就去写作业的。

其实我早就料到了会是这样的结果,我不是第一次放寒暑假,每次都是同样定计划,然后同样完成不了,计划赶不上变化不适合我姐但是适合我,对于我这种意志不坚定的人来说,稍微一点风吹草动就能让我动摇,比如我怎么会知道电视上会有《爱情公寓》?

不是学生没办法理解这种说服不了自己的感觉,我明明知道坐在那里看电视会让自己后悔,而且途中还一直提心吊胆心慌慌,可就是没办法站起来走到课桌前坐下,哪怕电视上不是自己喜欢的节目。

就像我们坐在课桌前,知道时间在奔跑我们需要集中精力完成作业,头顶挂着的就是写的无比好看的计划表,可还是没完没了的喝水上厕所,收拾完笔筒收拾书桌,每次一写作业我的课桌都会变得分外整洁。

只要一些作业,什么东西都好玩的不得了,墙上一道小裂痕都能让我走思很久。

我们的家长大多分两种,一种像我妈一样没体验过万人过独木桥的竞争压力,根本就没有感受过我这种学不下去的感觉。一种像我爸一样体验过了怕也忘了,心里还多少有些佼佼者的倨傲,被修饰的记忆里全是当年自己头悬梁锥刺股的伟大事迹,两相对比把我的惆怅全变成借口。

匆匆十几个小时,真像小沈阳说的那样,眼睛一闭一睁,一天就过去了。

126.

后来我高中毕业,开始面临除了学习以外越来越多需要和自己较劲的事情,却都比理化生要容易些,因为那些事情虽然纠结,虽然疲惫,但我能看到他们背后的收获,并且我有着真心实意愿意付出的那股劲。

做喜欢的事情和不喜欢的事情的差别,我想就在这里。

但是我想做我喜欢的事情前,先要完成不喜欢的事情。

我一直参不透上学读书的奥妙所在,人分三六九等,既然有的人根本不是学习的料子,每天坐在那里像是听天书,既然我们都知道拿到毕业证就可以开始撕书,走出了校门再也不用认识什么甲烷化合价。

那学习是为了什么。

每次我问出这种一看就特别二货还特别难的问题时,总有人不耐烦的回答我,为了你的将来,为了你爸你妈。

说白了不耐烦也是掩饰心虚的一种方式。

我觉得其实很多人都不明白。

小时候大人都会告诉我们,上学是为了学到知识。

对于有些人,这句话是对的,比如特别喜欢英语的柴雨辰,特别喜欢生物的叉叉,虽然一个学霸一个学渣,但她们对所爱学科有着同样热情。

但对于另外一些人,重要的却是过程,在繁复细腻的情感中否定挣扎,一遍遍自我升华,依靠自己去参透怎样让自己活得更好的道理,这比成绩更有价值,比如我明白了后甜要先苦。

有的人,结果比过程重要。

有的人,过程比结果重要。

关于青春和学习的定义每个人都不同,若我有一天站在过来人的角度告诫学弟学妹,这套说法可能还会得到诟病和指摘。虽然我们的语文阅读要一板一眼仿照标准答案,但在其他事情上,我们依旧会看到不同的哈姆雷特。

而这是个没有答案的问题。

大抵青春也美好于此。

127.

做了一晚上怪梦,小时候我是个非常爱做梦的人,我入戏,日有所思必夜有所梦,那时候太小,小到分不清梦境现实,所以很长时间都是个相信动画片相信四驱兄弟和神奇宝贝真的存在的怪小孩。

但是上了高中之后我很少做梦了,每天高度疲累和紧缺的睡眠时间让我练就了三秒钟睡着的能力,而且睡眠质量非常好,分不出任何经历去做梦。

可能是考完试放松了,可能是这两天情绪波动太大,一整个晚上我的脑子里都是老班和关谷神奇讲鬼故事的声音,他俩一唱一和,像是至交好友。

大早上六点我就清醒了,全无睡意,我一个人在偌大的客厅了坐了好久,没发现我妈有起床的迹象,便一个人穿了衣服出去吃饭。

昨晚临睡前我洗了头发,睡前洗头发第二天的发型就只能听天由命,我用手划拉了几下,还是很像鸡窝。

我家在十七楼,出门肯定要坐电梯,而我很害怕电梯,我总是能神经质的把电梯和《死神来了》联系在一起,旺盛的想象力全要怪罪看了太多电影小说。

我是高中搬到这里来的,这个楼盘比较偏,房价相对便宜而且环境僻静,很适合高年级学生居住。

但是我来这里的第一天,我妈让我帮忙下楼扔垃圾,电梯里灯光暗,我看到一个1就按了按钮,没注意是负1,电梯一路坠到地下车库,对面漆黑一堵墙到处都是寒气,我本来就想得多,一瞬间脑子里冒出无数种死法。

电梯带着我像下坠,我脑子里又响起关谷神奇给悠悠讲鬼故事的声音。

“电梯到了一楼没有开门,直接降到了地下三层,地下三层是停放死人的地方,一个小女孩站在那里...”

我紧张的情绪酝酿到顶峰,电梯降到一楼缓缓打开,我见了一个站的笔直的苏正阳。

我肯定苏正阳没有听过威力如此巨大的尖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