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活路
作者:清色的回忆      更新:2019-08-20 13:04      字数:2346

160、活路

这次小范围的游历对张大郎很有触动,男孩子的成长就是这样不但要有正确的人来引导还得有亲身的经历。

“娘,比咱们家好的人有的是,但是活得不像个人样的也有很多。”张大郎在张氏给他洗澡的时候跟她聊在镇上看到的孩子。

“他们都没有衣服穿。”

张氏逗他,“他们都光着腚么?”

小家伙红了脸,“没有。但也差不多了。”

张大郎从小到大也算是在蜜罐里养着的,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家里安排好,最近小家伙有了自己的想法,刘清清怕他进入到青春期的时候太过于逆反就带他到镇上去见见“世面”。只是想变相的告诉他现在的生活并不他自己努力得到的,如果不努力就一样什么都不会有。

好在小伙子生来聪明一点就透,回到家里就开始认真学习医药知识不再跟张郎中对着干了。

对于刘清清这么做张郎中很满意,想当初他学医的时候可是给师傅做饭、烧水、打扫庭院,像张大郎这样被人逼着背书的事想都没想过,能有书看就不错了,还得偷偷地看不能耽误手中的活,不然以后就没有机会学了。

因为镇上有沈郎中的医馆,刘清清提议等再过几年把张大郎送去干活,注意是干活不是学徒。

“总得让他见见世态严凉,不然他会以为天上就有吃喝掉下来供给他。”男孩子应该早受些苦,知道世道艰难,不然长大了再明白可能就晚了。

张郎中听了也深以为然,他常年带着几个女儿四处行医,这几个孩子都很能干,只不过上有姐姐照顾的二娘就比较懦弱,所以说人真是不能太有依靠,不然哪一天吃了亏都不知道要怎么办。

郝家二娘的亲事这几天也打听清楚了,人家看不上郝十一在家里处处听拓跋氏的,再加上他们家也没有什么家底,人家无意中认识了条件更好的小娘子当然就不干了。

郝二娘因为这事还跟郝十一吵了一顿,只不过这次郝十一没有不理她,只是淡淡地对她说:“你被人家退亲也不奇怪,现在你能冲着我大吵大闹,怕是到了人家家里也不会是一个贤德的儿媳。只不过我是你阿耶,只能这样罢了。”

说这话时拓跋氏也在一旁,听了脸色很不好,这是在指责她教儿不严,可现在这种情况确实是她没有教导好自己的女儿。

五天之后是郝云娘出嫁的日子,刘清清问了她想从哪里发嫁,不是拓跋氏那里就是山上小院。

因为这个事她特意进镇里问了郝十一。

“如果从这里发嫁就得把你准备的嫁妆搬到这里来吧。”郝十一低头想了一下,“还是不要如此麻烦了。你的东西都在山上,就从那里发嫁好了,虽然远些,大郎也不是不能接你。”

郝二娘在一旁听了气得直瞪眼,她还是想看看郝云娘的嫁妆都有什么呢,听说张家给准备了两只大箱子,就是头面什么的也得有一套吧。

可真让她想对了,还真有头面,可不过郝十一太了解拓跋氏和她教养出来的孩子了,为了不让云娘在出嫁前还受气,就不让她在这里出嫁了。

他和她娘曾经的那个小院子已经没有了,一个没有家的孩子在哪里出嫁不行,何必再受后娘的气。

拓跋氏知道他们已经离了心,如果郝十一一心要离开她,她也劝不住,只不过家里两个女儿还没有嫁人,现在就让人家退了亲,以后可怎么办,所以她得忍不能跟郝十一吵。

郝云娘明白自己阿耶的心意,所以流了一脸的泪也就点头同意了。只有把自己的日子过好了才能给阿耶一个安稳的生活,他这一生也不容易。

说实话刘清清还是挺服这个地方的道德观的,就像郝十一这样的爸爸根本就不负责任好不好,还想着为了养他而努力,也不知道是哪里的良心。

只不过这是人家的事,跟她没关系,所以不多话,像郝云娘这样能干又忠心的员工也不好找啊。

虽说不是张家的喜事,可是这个新娘子要从张家发嫁,喜得张氏也弄了好些红纸把小院装饰起来,门口的灯笼也换成了大红色的。

大夏的新嫁娘也是着红装的,记得前世的大唐朝是不用红装的呀,怕是这些人穿来穿去的,把这个世界都穿成伪天朝了。

不管了,大家高兴就行,管她穿什么颜色的娘衣。

可是有一个问题摆在大家面前,那就是没有人背郝云娘上马车啊。一般这种事都是家里的兄弟,不然也是阿耶,只可惜郝云娘两个都不沾啊。

刘小虎自告奋勇出来说他能背。这个小子这几年长得快,是大天朝那种长得快的小学生的身形,远远看去也是大小伙子一枚了。

大家都有些不知可否,郝云娘怕伤了刘小虎的身子不再长个子了就急忙摆手拒绝,“那些个没有阿耶、兄弟的人家也是要嫁女的,走着上马车也不是不行啊。”

“你又不比别人差什么,凭什么没有人背你?我来就是了。”刘小虎跟云娘一向亲近,晚上的加餐都是云娘给他做的,说吃什么就做什么,好像家里也只有刘清清和她对自己这么好了,自家老娘么,只怕是能把自己毒死。

大家都同意,就这么决定了。

好在云娘虽然嫁了,家里的酒娘和宝儿可以做饭了,也到了学习持家的年纪了,所以也不用再找什么下人,盛四娘在这里帮着做些家务也是弄得蛮好。

只不过,盛四娘在这个时候提出来应该给刘小虎找个小厮了,一般人家都会给郎君配一个小跟班,有些事情让他去跑跑腿。

刘清清一想也是这么回事,有一个人跟着刘小虎也省得自己天天跟着操心,两个男生一起也更让人放心些。

于是她开始留意这个要跟着自己弟弟一辈子的跟班。

蒋管家听说张家要给刘小虎找一个小厮就推荐了自己老家的一个孩子,家里的人都没有了,想讨一口饭吃,张家因为行医有些善名。刘清清又跟他们家里合伙做着买卖都是知根知底的人,去他们家里做下人也能放心些。

找了刘清清一说,反被问道:“先生你可要考虑好了,我家里是要买下人的,不是找人做工。一但签了身契可就是奴隶了,他能同意么?”

就这么一根独苗了,不得给自己家里留个后啊,成了下人就完了。这是刘清清的想法。

可是如果活不下去了,别说卖身为奴了,投靠山贼也不是不可能的,所以蒋管家乐意得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