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各方电话
作者:佛心凡情      更新:2019-08-20 01:29      字数:2218

刘俊辉喝口酒说:“少筠,这事你可得抓紧,我们都盼着医学院大楼能早点盖起来。”

刘少筠点点头说:“爸,我知道了。”

几人又是一番畅想,所谓万事开头难,走出第一步,预示着希望在一步步升起,还有什么能比心有希望更让人开心的事呢?酒肯定是要多喝几杯的。连一向严谨的费德心都是满面春风,可见梦想这个东西是很有魅力的。

夜渐深,费德心和景如阳在刘俊辉一家人的相送下走出小区。夜景阑珊,昨辰闪烁,俩人又聊些前景明天,各自离去。景如阳在夜色中缓缓而行,不觉间竟走到王辉的小诊所。

小诊所还亮着灯,推开门进去,王辉正埋头在桌子上忙碌算帐,直到景如阳轻咳一声,才抬起头来说:“景弟,这么晚,你怎么过来了,快坐。”

景如阳看着王辉的帐本问道:“生意怎么样?几天看了几个病人?”

王辉不好意思的笑笑说:“看了两个病人,都是些常见病。毕竟咱这诊所才开张,名声还没打出去,人少也是正常的。”

景如阳说:“这倒也是,什么事都急不得。不过用不了多久,你这诊所就得搬地了。”

王辉大吃一惊,以为出了什么事,忙问道:“景弟,你为什么这样说,开在这不是挺好的吗?”这种担心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王辉的家境早就说过了,一贫如洗,这个诊所不仅是他全部的家当,也是全部的希望,要是砸了,可真有点承受不起。

景如阳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向王辉讲明以后,王辉难以置信的看着景如阳,震惊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王辉显然没想到他眼中的景弟居然有这么大的能量,开办医学院,这是多少人连想都不敢想的事。

王辉一拍桌子,极为亢奋的说:“哎呀!景弟,你这是要把我的眼珠子给惊掉呀!太好了,以后有了咱们自己的医学院,再也不用看人眼色了。我真开心。”扬眉吐气的模样可见这些年的烂日子确实是过够了。

景如阳问道:“你老娘的病现在怎么样了?”自失去异能之后,就再也没去给王辉母亲做过治疗,担心有复发的可能。

王辉回道:“挺好的,一直维持现状。倒是一直问你怎么再不去了,我也想问你呢?景弟,是不是最近太忙了?”

景如阳没有将自身的遭遇告诉王辉,轻描淡写的说:“我最近身体有点不太好,难以发挥出应有的效果,所以一直没去。不过你老娘的身体只要能保持现在这个样子就不会有复发的可能。过一段时间再做下一步治疗,趁现在让你老娘好好的休养一下也好。”

王辉连连点头,不止是现在,自从和景如阳认识接触以后,景如阳做的每件事都远超他的想象,景如阳在他心里已经成了膜拜的精神偶像。

景如阳就在王辉的小诊所里过了夜,王辉又把剩余的帐目算清楚,才和衣躺下。看眼景如阳,心怀感恩,若不是他这个景弟出现,他的苦日子不知道还要过多久。苦日子真的是太难熬了。

第二天早晨,景如阳的电话响个不停,接过几个以后,景如阳感觉很奇怪,拿下地皮要盖中医学院的事不过只有几个人知道,怎么就会有那么多不认识的人打来电话要寻求合作。态度谦恭,言语真诚,没提任何条件,只要景如阳同意就行。

没有干过建筑这一行业,但景如阳也知道这里面的巨大利润。思索片刻之后,打通了刘少筠的电话。刘少筠告诉景如阳已经咨询了好几个朋友,都说不错,可以一拭,可她自个还没拿定主意。

其实景如阳完全理解刘少筠的心思,如果这单生意是别人的,刘少筠自然乐意接受,甚至是心花怒放。这个世界,只是要有利润的生意,有谁不愿意接手呢,先不管自个儿有没有这个能力,实力。都得先接下来再说,只要再转手,就会有丰厚回报。

刘少筠之所以迟迟不能给景如阳一个明确的答案,是因为一份亲情在里面,她担心干不过,会有所辜负。这也正是刘少筠与众不同的地方,钱可以挣,但不会没有原则的去挣。

景如阳说:“既然可以,那你就接手吧。话就不多说了,我们都希望这所中医学院可以早点峻工。”这所中医学院承载的太多。

不仅是景如阳,也不仅是费德心,刘俊辉,而是代表着很中有名或是无名中医的心愿。

刘少筠这才下定决心说:“好吧。我用最短的时间准备一下前期工作,以最快的速度开工。”

和刘少筠刚通完电话,一个电话便打进来,是重水市的一个脸面人物,而且景如阳也见过的,名叫李达福。李达福热情的和景如阳说些无关痛痒的客套话,进而亲热的说:“如阳,中医学院的工程可不小,建成了那可是咱们重水的一块招牌。有没有需要我从中帮忙的地方,不要客气。”

李达福这个人怎么说呢,和景如阳的几次接触都是因为中医学院的事。当初景如阳凭借国情5处的牌子才见到过一次,说的也都是些场面话,后来想见都再没见到过,理由很简单,公务繁忙。

就连费德心这么德高望重的人都是被他秘书给打发的。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接待方法,态度热情,礼数周到,虚词空话可以给你说一天一夜,轮到正事上,全都有难度,不好办。而且主管人的要么开会去了,要么外出考察去了。

几次下来,搞得你自己都不好意思再去了。

后来再见面,还是把文大海请出来才见到的。一物降一物,一山还比一山高,在文大海面前,这些人都老老实实的。不过景如阳也感觉到在中医学院这件事上,文大海也费了不少劲。

因为文大海走的时候,和景如阳说了一句话:“上上下下,这事总算是成了。”看似云淡风情的一句话,里面的内容可是很厚重的。

李达福年过半百,景如阳以李叔相称,笑着回道:“我是忙的焦头烂额,李叔能帮忙当然是最好不过了。”这么说,不过是卖李达福个面子,纵然有国情5处的金字招牌在身,和各方搞好关系也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