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044章 谁为拦路打斗者 上
作者:凡间之过客      更新:2019-08-18 23:03      字数:4349

燕赤霞和李武等人被敌军连续追杀一天两夜,早已是人困马乏。

燕赤霞虽然修行多年,但眼眸中依旧红丝如血染,两眼干涩、生疼。

人更是杀成了血葫芦一般!

他一身襕衫、脸面,自不用多说,连束发的网纱上面也是血迹斑斑。头顶上的束帻早已无法随风飘扬,带着血肉,沾在他的后脑勺上,纹丝不动。

血腥味闻之欲呕!

主将李武,带着中军四处接应、救人,路途中遭遇无数次敌人,损失惨重。

燕赤霞亦随着李武的中军四处征战、浴血厮杀。

要不是其神勇、力大无比,手下几乎无一合之将,杀敌无数,中路军说不定早已如其它几路兵马一样,早已溃散。

李武多次在危难之际,也是幸得燕赤霞出手相救,不然早已负伤,说不定已然身死。

然而,就是这样,原来近二万的中军,经过一天两夜的接连征战,到达兴元城下时,人数已不足三成,而且大多数带伤。

余存的众将之中,只有白不信武艺高强,没有受到重伤。崔德、李喜喜皆是受到重伤,无法对敌厮杀。

西路军主将李武身边,如今也只是簇拥着瘳瘳数人,其亲卫营只此一役,便几乎死亡殆尽。

众人护着李武、率领中军,掩护兵士、家眷撤退,在经历无数浴血奋战之后,终于来到离兴元城不足五里之地。

这已经是红巾军攻打凤翔城的第三天凌晨,丑寅交接之际。

望着数里之外,兴元城高大的城墙,众人才感到有着活命的生机,一时间士气大振。众人皆纷纷向前,急速赶往兴元城。

然而就在此时

身后又有一众敌军追至,领头的赫然就是前天夜晚,燕赤霞在凤翔城西门遇上的那名巨汉。

那位不知真身是何种生物,修炼成人形的妖怪——铁塔般的巨汉!

在这一天两夜的时间里,燕赤霞曾经于凤翔城西门、路途之中,数次遭遇对方。

对方悍勇无比,如收割韭菜一般收割红巾军将士。燕赤霞早有心想结果对方、斩杀敌人。

然而数次遭遇、打斗之际,任凭燕赤霞如何用力,其手中的兵刃都无法在对方身上留下半点伤痕。

曾经有一次,燕赤霞动用法力,使出乾坤剑法,斩在巨汉身上,居然也只是留下一道淡淡的痕迹。

连巨汉外表的皮层都没有切破!

燕赤霞见此情况,心中甚是无奈。只出一剑,然后再也不肯出手第二回,之后再次遇上也只是缠斗,吸引对方注意力。

仅此而已!

一路上

燕赤霞斩杀无数,虽然没有出尽全力,但他自认问心无愧。

因为他至少保住了西路军的主将李武,保证他能不断的发号施令,保证西路军一直有人在统领,没有彻底溃散。

燕赤霞问心无愧!

他一直浴血奋战,厮钉不断。

然而此时此刻

让燕赤霞感到无力的巨汉又再次出现在队伍后面,追杀军士。他实感无奈,却又不得向队伍后面而去!

军队正要入城之际,若是被巨汉追击,入城队伍就会乱成一团,拥挤不堪。大大影响入城速度。一旦后续的敌军再追击而至,后果不堪设想。

整个红巾军中,现在只有燕赤霞还能在对方的攻击求得性命。

舍我其谁

燕赤霞已经没有得选择留地!

后军已经开始溃逃,纷纷往城门口发足狂奔。

只在顷刻时间,城门就被堵得水泄不通。任凭维持秩序的校尉和士兵大声呼喊,也不曾见有半点效果,无济于事。

那名校尉也是久经阵仗,见言语无法阻止众人,随即抽出腰间单刀,接连砍翻数位不听劝的兵丁。这才情况稍微有些好转!

然而还没有等他神情松缓,后续又有众多兵士奔来。

城门瞬间再次被堵。

校尉抖动着手中兵刃,正欲再次开口说话,就被人群挤到路边。脚底打滑,一下就从吊桥上挤落,掉入护城河里。

铁塔巨汉让燕赤霞又烦又恨,见到对方大肆杀害同袍,他恨不得一下结果对方。但真打起来,燕赤霞手里的武器却又奈何不了巨汉。

燕赤霞只感觉那名巨汉,就是夏天的知了、秋天的蝉——聒噪无比,又烦人!

燕赤霞有心不和巨汉遭遇,但对方却是阴魂不散的到处厮杀。而燕赤霞追随李武四处救援,更是时不时就遇上彼此。

此时此刻

燕赤霞恨不得紫光龙纹剑在手,一剑就将那铁塔巨汉斩杀,以解心头之恨气和郁气。

然当初从大营离开之际

燕赤霞的紫光龙纹剑,却是没有被带在身旁。而等他随着中军,从凤翔城赶回中军大营附近的睡帐时,营地上处处火光。

苏晨素带着行李和紫光龙纹剑,随着先行撤退的家眷早已不知去了何处。

恨归恨,无奈归无奈

燕赤霞见此情形,还是不得不往队伍后方而去。

若是在平地里,军队能有组织捕杀对方尚有几分可能拦住对方,甚至击杀。然而如今兵员心胆俱寒,士气低落。遇上巨汉时只恨爹妈少生了两条脚,恨不得早早离开,哪里还能阻挡对方半刻!

除却燕赤霞,若要单打独斗,铁塔巨汉已经无人可挡。

燕赤霞很快就来到了阵后,再次出手吸引对方。

巨汉与燕赤霞多次交锋,早已认得彼此。见他出阵之后,顿时舍下他人,与燕赤霞在缠斗一起。

燕赤霞本以为他拖住巨汉,队伍就能顺利进城,然而只是一小会儿功夫,元军大队人马就陆续赶到,列在阵前。

只是碍于燕赤霞和巨汉在道路中央打斗,而入城之路又狭窄,其它人员无法安然通过。这才压住阵脚,停在离打斗位置不足百米之处。

李武等人见此,也随即在兴元城下布下阵列,严阵以待。

元廷河南省平章,李察罕三十出头,身长七尺,眉毛修长、超过眼眶,直入发鬓。

他骑在马背上,列在阵前,远远的看着燕赤霞和巨汉打斗,嘴里啧啧称奇。

“此人当真了得,居然和黑玄打成此般模样!”

李察罕左脸颊有三根毫毛,说话之间不停的抖动。他对着身旁的一位道士问道:“看其身手,若不是武器不趁手,至少也能打成平手!”

李察罕捋着络腮胡,嘴里呵呵笑道:“不过没有趁手兵刃,他迟早也会落败!”

“廷瑞兄言之有理,但却也不尽然,李某万万不敢赞同啊!”

李察罕刚说完话,身旁的道士还未来的及开口答话,就听得有人接过了他的话语。

李察罕和道人举目望去,就发现来人是四川平章李思齐。对方说完话之后,嘴里哈哈大笑。

元末时期,军阀割据,李思齐就是其中佼佼者。拥兵自重,攻伐同僚,侵吞对方兵马地盘为已用,一直视元廷于无物。只是其势大,元廷又要倚仗其平乱,这才封其为四川省平章事。

李察罕比李思齐年幼五岁,在对方面前一直自称后进。此际见到李思齐前来,他连忙抱拳施礼。

李思齐策马、在数位部将的簇拥之下,来到李察罕的身旁。回礼之后,嘴里说道:“那男子一身血迹斑斑,明显就是征战数日。然身上却是毫发无伤,腾挪躲闪之间全无破绽。手脚利落!虽然他武器不趁手,不敢硬撼。但黑将军想要伤他,却也不是易事!”

“说不得时间长久些,黑将军反而落败!”

李思齐说完这番话之后,就捋着颌下长须笑而不语。

李察罕见此,心里狐疑。却也只能举目再次望着身旁的道士。

那道士年不过四十,身穿一身蓝色得罗,冠巾束戴。

道士见得李察罕朝他看来,也没有扭怩矫情,当即点头。对着李察罕和李思齐二人说道:“此人乃是修行中人,道行高深。虽然现在处在下风,却是未施全力。若是黑将军久战力竭,落败是迟早之事。”

那道士说到这里,见李察罕脸颊上的毫毛就要竖起,这才又说道:“当然,黑将军神勇。三五个时辰肯定不会落败,更不会有性命之忧!”

“然时长日久,久守必失。中间要是出现什么意外,那男子落败也是最为再正常不过!”

李察罕听到道士这番说辞,这才怒气稍解,左脸颊的三根毫毛也不再竖立,反问道:“道长如此肯定,想来所言不虚!”

“只是道长如此赞誉对方,莫不是他也是贵派中人?亦或者是正一教门人?”

李察罕对着道士说道:“听说正一教就有一位高人在这兴元城里,莫不会就是他?”

“不是此人。眼前这位也多半不是正一教门徒!”

道士摇头回道:“虽然正一教暗中与逆贼勾结,但还不敢如此明目张胆支持他们。正一教在兴元城的道士也只是画符制水,医治一些病患、伤者,防止疫情。并没有再做其它!”

“正一教在兴元城的领头之人更没有眼前这位的道行高深!”

蓝袍道士嘴里吐道:“眼前这位道友,已是阳神已结之天地丹鼎后期。与贫道道行一样,并无二致。正一教之中,有此等修为之人并不多,瘳瘳数位,更不曾听闻们们之中,有人前来巴蜀或者是关中!”

“天地丹鼎后期!”

李察罕嘴里惊呼,开口说道:“这是何方人士,道行如此高深。莫非是贵教各分支门派中的顶尖人物或姣姣者?”

听到李察罕的话语,道士根本就没有直接回答对方。只是开口说道:“贫道年过花甲,修行五十余年,从未听说过教中有如此人物!”

“贫道观此人血气旺盛,定然年不过五十。此般年纪就有如此修为,当世不过数人而已,而且多半就在敝教门下。然却无一与此人面貌相符!”

“那他会是谁?”

李察罕对着道士拱手,言语间突然变得恭敬,嘴里说道:“还请妙罗真人不吝赐教!”

李察罕和李思齐同时望着道士,眼神中满是疑惑。

妙罗真人见此,嘴角翘起,微微笑道:“二位,太客气了。贫道惶恐,赐教更是愧不敢当!”

“虽然不识对方姓名、样貌,然贫道还是可以根据此人的身形、剑法,对其出身来历,略作猜测。”

妙罗真人手抚颌下长须,嘴里说道:“贫道观这位道友剑法精湛,必是苦修剑术无疑,且传自名门。然当今世上,只有三派人员能够同时修炼剑法和丹鼎术。”

“其一便是龙虎山正一教、以及嗣汉天师府,其五雷剑法早已名扬天下。只是这位道友所使剑法,却不是五雷剑法。”

妙罗真人看着燕赤霞的剑术招术,嘴里夸夸其谈。接着又说道:“除却龙虎山,那就只有我全真教分支湖北武当山、忠孝神仙张三丰张真人门下,以及川中青城山道修、侠武两脉,能同时修炼剑术和丹鼎术。”

“武当张三丰的弟子?”

“青城派,道修和侠武两脉?”

李察罕和李思齐面面相觑,禁不住心中好奇的看着妙罗真人。

妙罗真人见此,却是不急不躁,也不说破,继续拈须笑道:“不过依贫道所见,这男子怕是也是不这两派弟子或门人。”。

李察罕见他如此,禁不住火气直冒,但却也不好过于得罪,见场中胜负难分,即担心黑玄安危,又但怕时间长久些,红巾军就此全部进入兴元城。连日来的功劳,因此功亏一篑。

李察罕开口说道:“某不管他是谁,还请道长出手相助,擒杀此人。事后本官定当重酬!”

妙罗真人依旧微笑不语

李察罕见此气极,却又不好发作,只能咬牙说道:“事成之后,本官定当依道长所请,建一道观,作为道长清修之所!”

“还请道长尽力施为,莫怠误军机。事成之后,某家定不食言!”

妙罗真人这些时晶,追随在李察罕身侧,就是希望对方能为他在河东建一座道观,作为其修炼场所。

然而河东一直以来,都是华山派的传统传教之地,李察罕却是不敢轻易同意对方所请,一直推脱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