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恶客
作者:皮四鸽      更新:2019-08-10 00:16      字数:3180

秋收之前,不少庄户都禁不住诱惑,私自挖开泥土,翻找庄主所说的亩产千斤之物,这一挖不要紧,各个起码拳头大的红薯和最小鸡蛋大的土豆惊呆了一众族老。

此时四家族老聚集一堂,商量着红薯土豆产量的事。

葛福根和张丛云相互对视了一眼,又看了看其他庄户,“庄主果然体怜我等,着一棵挖出来起码七八斤,一亩地算下来,起码得有三十石啊!”

“这个咱们最好不要声张,趁着还没有秋收,大家赶快回家挖地窖吧,可别到时候淋了雨烂在地里!”旁边的李秀迁说道。

“对,当时庄主说一亩至少千斤,现在看来不仅仅顺少了,就算我们种在荒地里,一年到头置之不理也起码有千斤的量啊,你们看,这还是沙地的土豆,也不知道坡地和平地里的红薯会如何?”张博辰作为王家族老,一向最为低调,此时它也忍不住发出感慨。

“若今年还像往年一般,一亩地纳百斤粮,那岂不是才三十税一?那咱们河村可不就发财了?”葛福根旁边一个葛家老汉说道。

李秀迁摇头道,“怕是庄主另有安排,他还没说这东西如何吃呢!”

“要不我们几个一起去问问?”葛福根开口道。

“人家可是庄主,谁都跟你一般整日清闲?庄主这半年一直在山里忙,这会好不容易休息两日,你可别去打扰,这两种作物可是活命大恩,你都一把年纪了还不知道动脑子?”张博辰一脸鄙视的说道。

“齐老头,你怎么说?”李秀迁看齐老头沉思不语,这时候也懒得理张博辰。

“自古以来,咱们祖先无非从刀耕火种,打猎裹革二存,还能怎么办?”齐自华一脸不以为意。

“烤?能好吃么?不过这也是不是办法中的办法!”张家张博辰,张博征,张博远三兄弟中的老二张博征发话了。

老大张博辰拉了拉二弟的袖子,“胡说啥,到了灾年,别说烤着吃了,又树皮都是活命根本,才风调雨顺了几年?你不知道自己姓啥了?”

葛李齐三家自然不掺和张家的事情,毕竟张博辰说的有理,在坐的人又都是下苦百姓,谁家能比其他人好过了?

齐家老二齐自强说道,“大哥,不如咱家将多余的红薯土豆往山里种一些,这到了荒年可不就有有着落了么?”

齐自强的声音不大,但是这话却传入了三家族老耳中如惊天炸响,张博辰看向自己弟弟,“看看人家齐老二多明事理,要是再不长进,这河村哪有我张家立足之地?”

张博征连连点头,“大哥教训的是!”

说白了,也怪他说话不经过大脑,若是什么事都找领导解决麻烦,还要他们干嘛?四个族老岂不是成了摆设?

“那就这么说定了,滨河上下还有不少空地,虽然没有平地,咱们四家分分,该挑土的挑土,该造田的造田,这可是惠及子孙后代的好事,各位都落实一番。”李秀迁拍板定音。

葛福根走在回家的路上,对着旁边的后辈说道,“青书,今天四家聚在一起商议,你都听到啥了?”

葛青书是葛家下一代预备族长,它回道,“大伯,我也不知道对不对,第一个是这次粮食产量非常惊人,是原来的十倍往上。。

第二,齐二叔说要蹲压地窖。

第三,就是分了滨河上下野地,咱们还得蹲种地,以备荒年。”

葛福根听得连连点头,正准备听他再说点什么,可是葛青书停下了,“没了?”

葛青书看着自家大伯,一脸疑惑道,“没了啊!”

葛福根恨铁不成钢道,“你就看出这些?难道不明白一个几岁小子也能听出来的事情,你跟我重复一遍又有什么用?”本家还想指点自家侄儿一番,谁成想结果不尽人意,“算了,还是我来说吧,真等你吃了亏再看出来,那可就晚了!”

葛青书连忙走到葛福根下手,“大伯,还请指教!”

“那张博征说去找庄主,李秀迁为啥发脾气?咱们掌管一个家族,族里亲戚找自己解决麻烦是应该的,可是再往上的庄主就不一样了,那就是另外一个层次的人,只要咱们能够自己解决的事情就必须自己解决,直到实在解决不了再去找庄主!

在说人家庄主有钱有势,凭什么来帮你?咱们只有年年上供,年年恭顺,真到了生死关头,那才能找庄主救命,若是平日里把人情用完了,真到了危机边缘,谁认识你是谁来?”

“大伯放心,小子记住了!”葛青书说道。

“记住就成,到时候份地的时候你可别尽远高地方挑,谁都不是瞎子,注意点和睦,就算吃掉亏也没事,这恩情不在乎大小,积累多了,别家总会记得你的好!”葛福根说道。

“大伯,那咱们全挑下等地?”

“青书,我说你是不是傻啊?有便宜不占也就罢了,耍什么小聪明?你以为天底下只有你一个人聪明?其他人都是傻子不成?干什么事都要又一个限度,唉,你还是缺乏历练,看来窝还得多劳累几年喽!”葛福根叹气。

葛福根是几家里年纪最大的族老了,已经五十三岁的他还为这家族奔波劳累,其他家族确实颇有微词。

这个时代人老的快,活到七十岁都算稀奇事,一个是体力活太多,一个是营养跟不上,身体早早伤了元气,所以只有五十三岁的他已经牙齿脱落,头顶也不剩几根毛发,一副行将就木的样子!

他也知道老这样占着族长之位不好,可是下一代因为前几年的大旱断了香火,去年又赶上兵灾,家里两个四十多的劳力都累脱了相,就连妇孺也都晒的漆黑,不过好在今年大丰收,他并不需要再为明年口粮发愁。

“大伯,福泉,福缘,福德,福奇几个叔回不来了?他们有能力,何不等他们回来再说,再说我自小摔断了腿,村里人都笑话我是个瘸子,我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很本做不来族长!”葛青书说道。

“说什么胡话呢?你那几个叔伯你就别指望了,就算不是累死在路上,就是战死沙场,从我记事起,能活着回来的有几个?再说你腿瘸怕什么?只要腿瘸心不瘸就行,张博远还是个阉人呢,但是人家庄稼做的好,待人和善,谁敢笑话他?只要你自己身正心正就行了!”葛福根几乎用吼的教训自己不争气的侄儿,心里渐渐开始烦躁了。

葛青书虽然还想拒绝当族长,可是家里两个老叔年纪也大了,十二个堂兄弟又跟着叔伯上了战场,仅仅底下七八个侄儿,但是最大的二子也才十一岁,俗话说荒年破家,兵灾断代,一个姓氏想要流传下去真的很不容易。

回到家里,葛青书将背篓里的几个红薯拿出来,他那哑巴婆娘指了指红薯,意思是问他那是啥。

“这就是庄主说的红薯,你拿去烤了,晚上咱们也吃个稀罕!”葛青书说道。

他看到哑巴婆娘笑着去厨房,心里顿时悲苦,他恨极了自己的瘸腿,要不是自己是个瘸子,怎么会去娶一个李家哑巴,回到家别说什么贴心话了,就连个商量大事的人都没有,哑巴就是哑巴,别人三棍子打不出一个闷屁来,他婆娘就算被打死也哭不出来,他又有什么办法?

还好自家儿子改成,不哑不瘸的,整天活蹦乱跳,算是他葛青书活着的唯一安慰了。

“爹,我娘拿的那是啥好吃的?我咋没见过?”这泥猴以也知道问他娘问不出什么,只能跑来问葛青书这个死人脸爹爹。

“问那么多干啥?反正饿不死你就成,今天又去哪祸害了?”葛青书对儿子还是挺满意的,虽然小错不断,但是大错从来都不犯,可是这世道讲究严父慈母,他也不的不摆脸色竖立威严。

“没有,今天我和三儿他们几个去摸鱼了,你放心,我没亏待他们,烤鱼的盐都是我可自己家偷得!”葛顺一脸傲然的说道,这可是他亲爹教他的,做人要仗义!

葛青书听他这么说,本来有些恼怒的火焰瞬间爆发,可是想到大伯说的吃亏是福,他也忍不住多看了儿子几眼,“行了,去洗洗干净,等会吃饭了!”

葛顺像是得到了褒奖一般高兴的跑了出去,因为对他来说,他爹只要不发脾气那就是他做对了,不然就他爹看他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尿性,三句话不对就棍棒招呼。

……

尚宇想不到的是,临近秋收了竟然还有恶客登门,官家一脸为难的看着尚宇,“老爷,那丐帮年年都来,咱们今年是不是也应了他们的粮?”

“若是不给又如何?”尚宇问道。

“那可不成,他们这些叫花子人多,三天两头来庄上闹事,偷鸡摸狗不说了,还往门上泼大粪,或者赖在门口不走,而且他们好像和本地官差也有关系,所以非常难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