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笙箫幽谷
作者:桃溪小小生      更新:2019-08-05 17:32      字数:3152

白发老人道:“别问了,跟着我就是。记住,一定跟着我,实在憋不住了,不要硬撑着,知道吗?”二人点了点头。白发老人从小舟舱中取出一个气囊,故足了气,压在叶飞涯的口鼻之上,一来防止他溺水,二来防止他窒息而死。白发老人将叶飞涯抱住,三人准备好之后,一同跃如水中,其时天气燥热,暑气尚未完全退去,众人跃入潭水后,只觉周身清凉无比,说不出的清爽舒服。但愈往下潜,潭水愈加冰凉,最后竟是奇寒彻骨,何如儿、凤小灵冷得不住打着哆嗦,手脚几乎要抽筋了。二人跟着白发老人游至一块大石之上,只见这块石头巨大,十来人都合抱不起,二人正在不解之际,忽见那白发老人抱着叶飞涯游到石头下面便即踪影不见,二人大惊,连忙跟上,原来下面有一个大洞,这大洞连着另一个水潭,二人不敢犹豫,赶紧跟了进去。三人又游了一阵,现在是从底往上游,因此比先前要快了很多。白发老人最先浮出水面,将叶飞涯放在潭边的石头上,见他气息均匀,知道无碍,紧接着何如儿也冒了上来,不住地大口喘着粗气,脸色已憋得发紫。白发老人见不见了凤小灵,情知不好,赶忙重又入水,不一会便将凤小灵抱了上来,本来凤小灵的憋气本领不弱于何如儿,但她体质稍逊一筹,在那冰冷的潭水中久了经受不住,一不小心呛了一口水,这一呛将她的内息打乱,潭水不断地灌入口鼻,被呛得晕了过去,幸亏白发老人及时将她抱起,否则时刻稍久,可能就此丢了性命。

何如儿双手放在凤小灵的胸膛上,压出了她喝进的潭水,又嘴对嘴给她鼓了几口气,凤小灵“啊”的一声醒转过来,叫道:“啊,飞涯哥哥!”

何如儿脸上一红,道:“我才不是你的飞涯哥哥呢!”

凤小灵见是何如儿,也是脸上飞红,嘻嘻笑道:“谢谢如儿姐姐啦!”

白发老人道:“跟我进去吧,这里便是笙箫谷了!”

等二人在潭边晾干衣服,白发老人背起叶飞涯,带头往谷中走去。何、凤二人一边走一边四下看着这山谷形势,只见两边山崖皆有数百丈高,中间小路也是乱石丛生,偶尔可见大石挡住去路,看上去已是无路可走,但白发老人却总是能够找到幽秘的小道。行了半柱香的时间,已然走到了山谷的尽头。只见前面是一道光滑的峭壁,山峰上耸入云,也不知有多高,何如儿皱起眉头,道:“这里没路走了。”凤小灵则蹦蹦跳跳地来回巡视,一边蹲下去扒地上的石头,一边弯腰在峭壁的杂草中摸索,似乎在寻找什么东西。白发老人笑道:“小灵,你在找什么啊?”

凤小灵站起身来,眨眨眼,道:“我在看这里是不是有山洞呢。”

何如儿道:“难道会有人住在山洞里吗?”

凤小灵道:“我……我以前就是住在山洞里的。”

何如儿怔住,不说话了。

白发老人笑道:“山下没什么山洞,山顶倒是有人住的。”说罢往左走了十几步,在一丛藤蔓中拉出一根绳子来,将绳子左摇三次,右摇两次,摇动时听得峭壁上传来铛铛铛玲玲之声,易水游摇完绳索,道:“马上就有人来接我们啦。”何如儿和凤小灵只好在原地等着。不多时,只听得头顶传来一阵钢索摩擦之声,抬头一望,只见峭壁上缓缓吊下一个大竹篮,竹篮中还站着一个少年。那少年不待竹篮落地,便一纵下地,向白发老人长长一揖,道:“易老前辈尊驾到此,晚辈迎接来迟,恕罪恕罪!”只见这个少年,年龄十三四岁,身高比凤小灵矮了寸许,生得眉清目秀,他一身青色衣裳,背上负着一柄横刀,虽然还是一副孩童模样,但言语行动之下,隐隐有弱冠之范。原来这少年口中的“易前辈”就是江湖四绝之一的易水游,易水游经常易容为贩夫走卒,是以虽然他一直在江湖中走动,却很少有人能看出他的身份。易水游道:“仲璇啊,你怎么变得和你兄长一样讲究繁文缛节了?”

少年微微笑道:“前辈又看错了,晚辈乃是伯瑜。”

“嗯?”易水游仔细盯着少年看了看,道:“不对不对,伯瑜左鬓的那绺头发可没有这么长。”原来伯瑜和仲璇乃是一对孪生兄弟,二人长得几乎一模一样,每当山上有客人来临,二人便负责煮饭做菜,伯瑜烧火,仲璇做菜,一次伯瑜在生火后忘了收起火刀火石,正在添火加柴,火石忽地爆炸,火星四下飞射,伯瑜闪避迅速,只被烧掉了一撮头发。那时易水游正在山上,之前他一直分不清二人,此后便以二人左鬓的头发长短来辨别。

伯瑜笑道:“嗯,不过那是几个月前的事情了。”

易水游笑道:“是是,我果然老了,这竟然都记不清,哈哈!”

伯瑜见易水游身上背着一个少年,身后跟着两个少女,皱眉问道:“前辈,不知这几位是?”

易水游道:“待会就知道了,现在有人受伤,需要赶快给他治伤,你带我们上去吧!”

伯瑜点了点头,不再多问,将易水游请到竹篮中,拿起系着大竹篮的绳索,左摇三次,右摇两次,竹篮晃晃悠悠地被吊了上去。

何如儿、凤小灵见易水游背着叶飞涯先上去了,生怕走失,何如儿叫道:“前辈前辈,还有我们俩呢!”

伯瑜见二女一脸焦急的神气,微笑道:“二位姐姐别急,这竹篮小,承重有限,一次最多只能带两三百斤重的东西,等我兄弟先把前辈摇上去了,再下来接你们。”伯瑜兄弟自小生长谷中,很少出谷,接触外人极少,这时见眼前站着两个娇小丽质、风姿绰约的小姐姐,不禁看得神摇起来。

何如儿见伯瑜如此直视,颇感不自在,狠了一眼伯瑜,说道:“小鬼头,看不出你这么小,也喜欢偷看美女!”

伯瑜脸上一红,不敢再瞧,抬头望天,不久竹篮又摇了下来,何如儿拉着凤小灵的手,站了上去,连忙摇绳,却不见竹篮动静,伯瑜道:“姐姐摇绳的手法不对,左三右二,你瞧我!”说时用手比划起来,何如儿照着一做,果见竹篮缓缓升起,伯瑜原来只想教何如儿如何摇绳,不想何如儿趁他还未上竹篮的时候,就把绳子给摇了,这时竹篮已经升起,伯瑜眼见是上不去了,何如儿笑道:“嘻嘻,叫你这个小鬼上不来!”

伯瑜在原地跳了两跳,见够不到竹篮,索性退了两步,加速向峭壁冲去,左脚先在地下的石头一垫,身子随之窜起有丈许来高,势头将落未落时,双手又抓住峭壁上的藤蔓,打一个转,便如猿猴荡树一般,身子嗖的一下落在竹篮上,笑着向何如儿道:“哈哈,我还是能上来!”

那竹篮受此一力,左右摇摆起来,何如儿本就怕高,这时见竹篮不住摇晃,吓得缩在凤小灵怀中,不住大叫,凤小灵微笑伸手不住安抚。过不多久,竹篮摇到了峭壁边上,三人一同下篮。何如儿刚才受了一惊,此时方觉心头舒缓起来,抬头不见了伯瑜,转首一看,见辘轳旁边站着一个少年,与伯瑜一模一样,肩头上还伏着一只长尾猴儿,以为是伯瑜,气他刚才弄晃竹篮,伸手就打,少年吓了一跳,退了一步,说道:“你是谁,干么打我?”肩头猴儿也吃了一惊,龇牙咧嘴,叽叽直叫。

何如儿道:“谁让你刚才跳进竹篮里,差点把竹篮弄掉的,那么高,左晃右晃的,吓死人啦!”

少年皱眉道:“我一直在摇辘轳,没有在竹篮里面啊,你是不是认错人啦?刚才是我哥哥下去接人的。”

何如儿颇感差异,仔细一瞧,眼前这个少年,虽然模样与刚才崖壁下的少年一样,却又些许不同,眼前这个少年看上去神气更稚嫩呆滞一些,崖壁下的少年却是灵气十足。忽听“哈”的一声大笑,何如儿回头瞧去,见崖边有一条山野小径直通松林,入林之处站着一个少年,正是伯瑜,凤小灵也感差异,失声道:“呀,两个弟弟一模一样!”伯瑜望着她们笑道:“时候不早啦,咱们快走吧,再晚就赶不上前辈啦!”何如儿也猜到二人是同胞兄弟,当下不再多说,跟着伯瑜之弟仲璇往前走去。

入林走了有百十来步,本来浓荫匝地的松林倏然已尽,眼前豁然开朗,乃是一片开阔的幽谷,方圆有十数里,除了众人来的道路一面开口外,远远可见谷尽处三面都环着峭壁。左边峭壁下是条小溪,清澈见底,可见游鱼往来逐戏;中间是一片花圃,全部种植的是蔷薇花,时已是七月,花开正盛,微风吹过,送来阵阵花香;右边是一片农田,一年四季,种有菘菜、落苏、赤根、莴苣、冬寒、茼蒿、丝瓜等诸般瓜果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