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北伐战果显著
作者:马帮1      更新:2019-09-05 12:29      字数:3412

北方:

秦军中军大帐中,叶童接到了黄月英、上官婉儿二人的来信,告诉叶童橡胶需求量越来越大,靠系统兑换很难支撑帝国发展的需求量。

叶童摇头,清楚秦帝国需求大量的橡胶,需求量越来越大,随着各行各业的发展,橡胶的重要性显现出来。

秦帝国不适宜种植橡胶,只有弯弯岛旁边的海南岛适宜种植,而叶童不想在海南岛种植橡胶。

种植橡胶树影响很大,不论是环境、土地资源方面都有影响。叶童准备把海南岛建成一个风景优美的旅游圣地。

考虑再三,叶童对内卫道:“通知军阁的张良,让其下令给韩信南征,就说帝国需要橡胶,只有南面的地方才能种植。”

“遵命!”

“通知姜松,不能再继续西征,先搞好敦煌城的修建,清剿周边马匪,安排文明学校学员大量种植沙菘,治理好环境。顺便把西部高原接管。”

“遵命!”

“告诉内阁,加大新黄河的开挖力度,争取二年内必须完成。还有铁路、公路的建设不能松懈,还得加快速度,交通已经成为阻碍帝国发展的瓶颈,必须在短时间内得到改善。”

“遵命!”

“对了,几天不见木兰那丫头,她干啥啊?”

内卫摇头苦笑道:“将军,花将军这段时间一直坐飞艇指挥作战,对周边的匈奴部落进行清巢。”

哦!

有意思?做飞艇指挥作战,真有想法。

飞艇经过安全测试,性能稳定,叶童为军团长一级配备了飞艇,一是有事召唤时能最短赶到,另外有是可以适当进行一点物资补给。

自从配备飞艇后,花木兰就很少在叶童身边晃荡,时常乘飞艇在天上玩耍。叶童没有制止,任由她体验,反正是配备给她的。

“木兰在天空中,怎样指挥作战啊?”

“将军,那个,具说发现匈奴部落后,花将军就会率突骑杀去,她自己乘飞艇在天上,看到匈奴部落组织战阵时,就会从天上丢手榴弹,就能吓得匈奴人跪地求饶。”

叶童听后苦笑连连,这丫头脑袋还真灵活。这种方式是空中轰炸模式,是飞机的战术,居然丫头想到了。

再凶狠的匈奴人,看到能在天上飞行,且巨大无比的怪物,不被吓死才怪。有了飞艇的威慑,匈奴部落更容易解决。

“对了,士兵的防寒服、火炉等过冬的物资到位了吗?”

身处北部地区,气温越来越冷。何况,出征四个多月,马上就要十月份,随时有可能下雪。

“将军,全部送来了,穆桂英将军、姜松将军二人的大军都按要求送了防寒服等一系列物资。”

“那个俘虏的防寒问题怎样解决,咱们不能让俘虏的匈奴人冻死,那样亏大发,活着的匈奴人才有价值。”

“将军,这个问题是随军参谋处理,听说俘虏配备一些冬衣,关押俘虏的地方多生几个大火炉,那样俘虏不会有啥问题。”

“还要想办法多准备一些帐蓬,下雪后,咱们还要出兵猎狩,那时猎获到的匈奴俘虏会更多。这事告诉一下参谋人员,准备充分一点。”

“遵命!”

“还有,定军山研发出来的最新飞艇,具说载重量达到30吨以上,通知定军山,加快生产速度,下雪前多送载重量大的飞艇过来。”

“将军,这事卑到定军山时看到了,已经生产出十多艘载重量35吨的飞艇,正在生产的,载重量达50重以上的中型飞艇,应该很快会送过来。”

热气球定军山只做技术贮备,叶童没有下令生产,热气球用处不大。研发出飞艇后,叶童才下令大量生产。

“若有生产能力的话,大载重量的飞艇,给穆桂英将军那里也送一批过去,下雪天才是狩猎的好时机。那个时候,部落里的匈奴人无法逃走,只能乖乖投降,成为俘虏。”

“遵命!”

经过四个多月,近五个月的征战,叶童这一路秦军已经消灭了数十个匈奴部落,俘虏匈奴人高达上百万。这里说的上百万人,那是指年青力壮的匈奴男女,不包括老弱病残,老弱病残被秦军驱逐。

帝国不是慈善机构,没有义务收留老弱病残的匈奴人,没斩杀,只是驱逐已经是非常人道了。

叶童、花木兰这一路征伐大军,俘虏的匈奴人不算多,加起来也就140万左右,真正俘虏匈奴人最多的是穆桂英军团,在东部地区,没精锐铁骑,整个部落被俘虏。

具穆桂英传来的捷报,经过五个月的征战,穆桂英军团俘虏匈奴人高达二百万人以上。姜松军团稍少,只有30万左右。

文明学校大幅度增加学员,令内阁开挖新黄河道,修建铁路、公路、水利工程等有了充足的劳动力。

通过近五个月征战,让文明学校的学员达到了550多万人,数量已经比帝国管辖内炎黄籍强劳动力还大。

没有办法,帝国有太多的工程、太多的铁路、公路、水利工程需要修建,没有大量的劳动力,无法开展,只能靠文明学校里的学生出把力。

其实,进入文明学校的学生,不论是匈奴人,还是土著,都没有太大的逆反心理。因为呆在文明学校能吃饱,没有生命危险,只是干点活,出点气力。

匈奴人呆在草原上,不仅吃饭成问题,还时常面临死亡威胁。部落间经常发生战斗,那是生死之战。

土著更困难,靠打猎为生,能想象出危险程度有多么大,还不是随时猎狩到猎物,有时候啥也猎不到,只能饿肚子。

文明学校不一样,吃饱一点问题没有,前提条件是听话,肯干活。若是想偷懒耍滑,同样会面临皮鞭的苦刑。

文明学校传授生活技能、讲炎黄话、行炎黄礼仪,但是,文明学校同样不养闲人,鼓励勤劳,只有勤奋劳动才能吃好、吃饱,甚至还有一点薪水。

北伐、南征、西征,一方面是解决帝国的隐患--消灭匈奴人;另一方面就是俘虏匈奴人,丢进文明学校,增加文明学校里的生员数量,解决帝国劳动力紧缺问题。

“对了,咱们订购的雪橇、滑雪板情况如何?”

“将军,穆桂英将军那里的雪橇、滑雪板已经送到,咱们这里的已经安排,不出意外的话,近几天能送到。”

一旦下雪,秦军士兵就开始学习滑雪,然后就是滑雪前往匈奴人聚集的部落,进行征伐。

只有下雪,部落里的匈奴人才不容易逃走,否则一旦跳上马背,秦军无法追上,俘虏不了太多的匈奴人。

趁下雪天,匈奴人逃不了,才是俘虏匈奴最好的季节。希望经过一个冬季,能俘虏到更多的匈奴人,缓解帝国劳动力紧缺状况。

叶童正在与内卫说话,突然看到花木兰满脸笑容的撞进来,一见面就道:“将军哥哥,本小姐这十多天时间,俘虏了近十万匈奴人,战绩咋样?”

叶童微笑着递了杯茶过去,点头道:“不错!真心不错!听说你居然想出来在飞艇中入下丢手榴弹,这个想法真心不错。

这种战术今后会时常采用,不过飞行器不是飞艇,而是轰炸机,也就是飞机的一种,具黄月英说,飞机很快就能试制出来,到时候帝国要新组建一支兵种,叫空军。

以后帝国由三大军种组成,陆军、海军、空军。”

花木兰进步真心快啊,经过近五个月的征战,她的统帅值已经从101突破提高到105,武力值增加一点,达到99点,随时有可能达到满值100点。

系统根据花木兰的战绩、经验值,顺利让她晋升为兵团司令官,成为秦军中第一个兵团司令官。

只是出乎意料的是,花木兰晋升兵团司令官没几天,穆桂英同样顺利晋升兵团司令官,成为秦军中第二位兵团司令官。

令叶童没有过想到的是,姜松成为第三个晋升兵团司令官的人。要知道,姜松是没有被系统认可的名帅、名将,是捡漏兑换出来,一般来说,晋升到军团长就尽顶。

姜松能顺利晋升兵团司令官,说明玉门关战役很惨烈,姜松指挥有方,以最小的伤亡击溃60万匈奴铁骑,还顺手接管了敦煌地区。正是有显著的战绩,系统才给予姜松大的奖励。

叶童心里明白,南征的韩信应该也快晋升兵团司令官了,只要开展南征,不用多长时间韩信就能顺利晋升。

能晋升到兵团司令官的,周瑜肯定没问题,需要刷经验值、战绩,只要经验值够、战绩有,会很快能晋升。

至于其他人,很难再晋升,不论是林逍、齐欣、陈非等系统出品,能晋升到军团长已经尽顶,再想晋升太难。

对于本土人士,一般能晋升到师团长就尽顶了,晋升到军团长的不会有几人,只有彭越、章邯、英布、龙且几人有机会。但是,几人想要晋升兵团司令官,太难,可能性不大。

“将军哥哥,有个事想商量一下?”

哦!

“木兰,啥事啊?”

“将军哥哥,你看帝军组建空军时,肯定缺乏主官,对吧!”

“是啊!组建空军,肯定缺乏主官。不过本将军会从系统中兑换出来,让其慢慢刷经验值,不用多长时间,一定能培养出优秀的空军指挥官。”

“将军哥哥,北伐结束后,要不让本小姐去组建空军。”

喜欢大秦帝国崛起之逆转国势请大家收藏:()大秦帝国崛起之逆转国势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