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春归
作者:青叶蓝布槐花      更新:2019-08-04 13:20      字数:1875

直到两个狱卒的背影消失在门口,她悲从心来,忽双手捂上脸颊,眼泪从指尖流出来。

她说不清心中的感受,好像一直支撑她的东西突然崩塌,是眼泪自己往外流,她一直是胆小的,想假装坚强,却再也假装不起来了。

她是谁,铃姑娘是谁,到底发生了什么……世界再一次脱离她的认知,她不知道自己来自何处,要归于何处。

理不清的疑团暂且搁置。

之后,解铃开始发疯的想念宋丹良。

她本来无依无靠,后来来了宋丹良身旁,她的依赖感、安全感都扎根在宋丹良身上,所以发生事情她不可能不想宋丹良,她想在他面前哭,然后诉说自己的软弱,像个孩子一样。

就算她成长起来,那这种这种依赖感的剥离过程也将是漫长的痛苦的。

这个时候,十七岁的解铃就是天天在想宋丹良,生命在思念中流失,在思念中煎熬,她问自己,是不是再痛苦的死一回,就能见到他……就像两年前那样。

抹去几行清泪,告诉自己,不可能的!

某一天的夜里,解铃在噩梦里惊醒,她忽然就懂了,宋丹良是个骗子,他把她从鸳头山的监牢里骗进这个监牢里,就是让她的死活对他来说有了一丝可利用的价值。

她被利用了,然后被抛弃了,或许是这样,也只能是这样,可她还是想宋丹良,想捶他打他然后抱紧他。

真是没出息,或许后来的解铃回忆起现在,也会这样说自己。

再后来,春天来了。

阿邯和太子爷位于幻影之外,阿邯挥挥手时光就开始加速流逝,太子爷可看到草木破土而出,一节一节,可看到春花徐徐开放,一朵一朵……都是动态的,迅速的,他也看到解铃熬着冬日的时光,一天一天……

太子爷扭头,看到阿邯依旧没有什么神情,她看着解铃,就好像看透了她的命运,或许她熟知故事的始末。

她挥挥手,时间又慢下来。

在解铃看来,春天进展的特别慢,花儿只开了一茬,花瓣落了满地,那是春天的第一声哭泣,隔着牢栏,望着一地落花,她再也没有伸手出去的勇气,铁栏将远方的灰紫色天幕分割成一块又一块,她站在墙角,等黑夜降临,再等一个黑夜降临。

再后来,花开得更盛,她听说宋丹良败了,落魄仓皇,差点失去性命。

她听说他一路逃亡,又历兵败,听说他伤口复发又愈合,愈合又复发,她听说他的起起伏伏,像听说一段曲折的英雄故事,她在远方,他也在远方。

时间的延迟,使宋丹良看起来更陌生,像故事里的一个人,刀戈征伐,戎马生涯,忽然有一天,他的胜和败都不再令她心系,人心真是古怪,多少有情人今日如胶似漆,明日便老死不相往来。

解铃也迎来了这样仿若分水岭一般的一日,这一日,她就这样脱离,从他那里脱离。

阿邯和太子爷看着这一段时光,看着解铃在牢里的朝朝暮暮,阿邯轻轻挥手,琥珀珠的中心发出清脆的一声,像琉璃碎裂,眼前的一切便悄然冻结,时空凝滞住后,太子爷的情绪忽显凝重。

他颔首无言,阿邯盯了他许久,才道,“殿下?”

太子爷声音很小,“怎么了……”

太子爷竟然比她想象中投入,阿邯笑了笑,遂道,“很多事情都发生在一瞬间,一瞬间某个念头迸发,一瞬间解铃不再爱宋丹良,一瞬间……殿下不再爱白豆儿。”

“怎么扯上本宫了?”

阿邯道,“情爱从来不是私人财产,每个人都是有情有爱的。”

太子爷道,“情爱都是小事。”

阿邯摇头,“大爱,小爱,男女之间的情爱……这世上都是人,说白了世人活着,总会被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牵绊。”

太子爷投来不解的目光。

阿邯扬声,“情爱最是绊人心,情爱是小事不假,但它也可大可小,解铃是个小人物,单她一人的话,她对历史毫无意义。没有人听说过她,”她又强调,“没有人……可不知何时,她成了一个人的执念,成了他人无法忘怀的牵绊。”

太子爷发问,“那个人便是宋丹良吗?”

“是,”阿邯道,“我们总觉得,自私的人无法深爱,其实是可以的。宋丹良无疑是自我的,自我的人总是通过爱他人来爱自己,宋丹良爱解铃,不是因为解铃多好,而是因为机缘,机缘使得她刚好可以填补他内心的空缺。”

太子爷想了想,“所以你的意思是宋丹良爱解铃?爱她怎会让她落得如此下场?”

“爱总是突然而至的。殿下觉得宋丹良还会来找解铃吗?”

太子爷轻摇头,“不会。”

“殿下猜错了,他会来。”

阿邯又一挥手,那凝冻的时光重新流转。

时间加速流转三个月,到了初夏,空气中的馥郁已经不再浓郁,阳光逐渐炽烈,婉转莺啼,春事尽了。

朝霞东升,白露未晞,夏日的清晨还有淡淡的雾气,有一个男子,一身严谨黑衣,一柄寒剑,杀上山来。刀尖深入挡路的狱卒,他一路未遇障碍,走至大门前,染血的刀一把砍断了大门的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