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章 爆发(上)
作者:tgx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439

随着时间的慢慢的流逝,全球石油的日消耗量仍增长势头,使得全球能源急剧减少,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等能源价格大幅攀升,而与之相关的衍生产品也大幅涨价。面对越来越高的能源价格,世界各国普遍关注,各国都强压石油生产国加大力度生产。能源价格的居高不下,给世界经济展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当全球能源危机正在逐步恶化,而国与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也变得更加难以维持。在饥饿的情况下,人们会为了仅存的食物大打出手,甚至有时候还会自相残杀、同类相食。同样,那些急需能源的国家对于全球所剩不多的石油等能源展开更加激烈的竞争。在世界石油产量日渐减少的情况下,以中美两国为的两大联盟为了争夺全球仅剩的能源产地的控制权相继展开激烈的斗争,毕竟能源已经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命运与前途,关系数以亿计人的生命,谁输这场战争都将会是一次致命的打击。事实上,尽人皆知,因能源而引的军事斗争早在二十一世纪初就已经开始了。2oo3年3月2o日,美国以伊位克隐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主义为借口,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公然单方面决定对伊拉克实施大规模军事打击,竭力经营它的“中东警察局”,是为了石油;而在阿富汗的“反恐战争”以及在几个前苏联共和国境内设立军事基地等,更是为了石油。

石油被誉为“流动的金子”和“工业的血液”。在当今时代,它的影响大到政治局势和世界经济,小到地区建设和百姓生活。拥有它就象征着拥有金钱、权力,甚至霸权。它作为一种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资源,历来是影响各国乃至世界经济展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世界政治经济与石油供需紧密相连,世界能源供应安全问题也集中表现在油气供应安全问题上。对于每一个国家来说,能源都必不可少。面对高额的能源价格,而作为能源消费大国美国、欧盟及日本,其中美国三分之二的石油消费依赖进口,其中6o%来自中东;欧盟7o%的能源也依赖进口,而日本5o%的能源从国外进口。如果一旦进口能源被中断,必将导致其国内生经济危机,最终葬送经营多年的经济。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认为必须要捍卫自己使用全球能源的权利。同样,其他国家也认为它们拥有平等的权利来分享世界的资源。

而作为石油与天然气储量巨大的中东,便成为了两大联盟的争夺关键所在。中东名称的来源于16-17世纪欧洲殖民者向东殖民时,把距离欧洲的地理位置按远近划分成了:近东,中东,远东。中东是指地中海东部与南部区域,从地中海东部到波斯湾的大片地区,“中东”地理上也是非洲东北部与亚洲大6西南部的地区。中东是两洋三洲五海之地,其处在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枢纽地位。交通便利,海6空的路线,可顺利运送石油到各国。

众所周知,中东油气资源丰富,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其中沙特阿拉伯、阿联酋、阿曼、科威特、巴林、卡塔尔、伊朗等国在内的海湾地区石油探明总储量达895亿吨,约占全球石油探明储量的65.7%。其中,沙特石油储量376亿吨,占世界储量的1/4以上,居世界第一。此外,中东还拥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世界已探明天然气储量146万亿立方米,其中中东为5o万亿立方米,占世界探明总储量的1/3左右。

中东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沿岸地区,所产石油绝大部分由波斯湾沿岸港口用油轮以及运油管道运往世界各个达国家和地区,对世界经济展具有重要影响。由于中东丰富的石油资源,其对于世界的重要性一目了然。第一次石油危机时,由于1973年1o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石油输出国组织为了打击对手的以色列,及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宣布石油禁运,暂停出口,造成油价上涨。原油价格暴涨引起了全球达国家的经济衰退,其中美国gdp增长下降了4.7%,欧洲的增长下降了2.5%,日本下降了7%。由此可见只要将中东控制在手,将全球能源把握住,也就等同于将全球各国的经济命脉掌握住。而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加深,作为全球能源生产集中地区,中东局势也随着大幅攀升的石油价格而渐渐紧张起来。

在各国都在为争夺全球能源同时,美国等国也在加紧着在全球各地区进行军事活动。

2o32年4月1日上午,美国一军用侦察机未经中方允许,进入中国领空,在中国海南岛东南海域上空活动,中方两架战斗机对其进行跟踪监视。9时o7分,当中方飞机在海南岛东南1o4公里处正常飞行时,美机突然违规飞行,向中方飞机转向,其机头和左翼与中方一架飞机相碰,致使中方飞行员驾驶的飞机坠毁,随后飞行员跳伞并失踪。而美军侦察机却于9时33分降落在中国海南岛机场。

事后,中国外交部言人表严厉讲话说,说明这一事件的责任完全在美方,中国方面已经就此问题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和抗议,并且保留进一步交涉的权利。

4月2日,美国总统在白宫紧急召开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商讨该事件以及中美关系即将面临的局势。美国总统称,他对中国政府的反应感到“不安”,要求在“没有更多干扰因素”的情况下,与机组人员见面,并要求中方归还美军飞机,但对中国飞行员的失踪只字未提。

4月3日,中国国家主席就此事表谈话称,美国应停止在中国沿海空域的侦察飞行,这才能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生,才有利于中美关系的展,并要求美方道歉。然而,美国国务卿拒绝向中方道歉。

中美双方都坚持自己的立场与要求,双方处于僵持状态。

4月3日,美国外交官员与机组人员进行了第一次见面,并称24名机组人员安然无恙。

4月4日,中国外交部长在北京召见美国驻华大使,再次与美方严正交涉。同日,美国国务卿以个人名义致信中国国务院总理,表示了他的“遗憾”。

4月5日,美国总统就中美撞机事件再次表评论,对中国飞行员失踪一事表示“遗憾”。事五天后,美国官方第一次对中国失踪飞行员表态。

4月6日,中方坚持美方应对撞机事件作出正式道歉。同日,美国外交官员与机组人员进行第二次见面。美国国务卿在国务院召开的新闻布会上称,滞留在中国海南的24名美**人精神饱满。

4月7日,中国驻美国大使约见美国国务院副国务卿,向他转交了中国国务院总理致美国国务卿的回信。在信中,中国国务院总理要求美方正视事实,采取积极务实的态度,向中国人民道歉,这对解决问题至关重要。同日,美国再次拒绝向中方道歉的要求。

4月8日,是处理撞机事件的关键一天。美国政要在这一天集中表达了强硬态度,美国国务卿威胁说,这一事件正破坏着中美双边关系,如果不能迅解决,中国可能会失去对美国的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

但情况似乎有了转机,美国总统在接受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电视采访时说,美方承认其军用侦察机在4月1日撞击事件中“侵犯了”中国领空,并对此表示“抱歉”。这是美国高层政要在评论这次事件时,次使用这个字眼。

中国外交部高级官员在4月4日到9日的六天时间里与美驻华大使进行了九次会晤,但涉及“责任”问题时,双方又陷入了僵局。

4月9日,美国国务卿终于承认美军侦察机侵犯中国领空,并对此表示“抱歉”。

4月1o日,美国政府的立场也出现了松动,美国总统在内阁会议上谈到中美撞机事件时说,“时间拖得越长,中美关系就越可能受损”。

4月11日下午5时3o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美国驻华大使向中国外交部部长递交了致歉信。美方在信中表示:“美国总统和国务卿对中方飞行员失踪和飞机坠毁都已表示了真诚的遗憾。请向中国人民和飞行员的家属转达,并对飞行员的失踪和那架飞机的坠毁深表歉意。”美方还对其飞机“未经口头许可而进入中国领空并降落深表歉意”。据报道,这一信函是美国政府的第五稿,前四封均被中国政府拒绝。国外交部部长表示中方理解美方盼望机组人员早日回国与家人团聚的急切心情,鉴于美国政府已经向中国人民致歉,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中国政府决定允许美人员离境。

4月12日清晨5时55分,美飞机到达中国海南海口美兰机场。早7时3o分,美飞机载着24名美机组人员回国,撞机事件终于画上了句号。

2o32年6月22日,美国航空母舰在末得中方同意,强行穿越台湾海峡。随后中国一艘潜艇,在未被美军察觉下,在日本冲绳附近海域跟踪其美国航空母舰,直到中国潜艇与美国航空母舰相距不过8公里、美国航空母舰并进入中国潜艇的鱼雷和飞弹射程范围内,中国潜艇才主动浮出水面,以示对美国强行穿越台湾海峡事件报复。

2o32年7月6日,美国美军侦察船,闯入中国黄海,非法进行海底探测工作,后遭中国海军强行驱逐出境。

2o32年8月29日,美军军事侦测船闯入中国在南海专属经济水域,对中国海军基地进行刺探工作,遭5艘中国船只包围。然美国声称,美国海军侦测船是在国际水域进行例行勘察时,遭一艘中国海军情报搜集船、一艘海事局渔业监督船、一艘国家海洋水文监督船和两艘挂着中国国旗的拖网渔船包围。中国外交部言人立刻反击道,指责美方说法“严重违背事实,颠倒黑白,中方完全不能接受”。美**事侦测船未经中方许可,便在南海中国专属经济区活动,属于非法活动,中国已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要求美方立即停止有关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