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昏君所为
作者:华如筝      更新:2019-07-29 02:55      字数:3693

先开始只是普通的挑担的货郎叫卖首饰香料,这些东西她自是不感兴趣的。

后来春雨渐渐地下大了,附近的樱桃熟了,便有人挑着樱桃,沿着这一块儿庄园大声叫卖。

外面叫卖的声音不大,却很有力,倒像是曾经听过无数遍的声音,曲清歌听得心头一震。

当下心思动荡,便让叶奉她的命令去买些吃食回来。

最初,外面的守卫当然是不同意的,但见这位主子见天的关在后院里,既不出门,也不发脾气,倒是个好相处,再说也只是买些吃的,他们平日里也会自己掏钱买些吃食。

况且那么鲜红的樱桃,一个个鲜艳欲滴,看得人口水都流下来了。

还别说这玩意儿京城里还真没有。

因为这果子太脆弱,皮薄,只轻轻一碰,就会烂掉,一向很难保存,故而农人们自己家里种的几棵树的果子也都只是在这一块儿地方卖,而且果期也很短,也就十来天,过了,就得等明年。

大家都馋,吃货的世界里没有距离。

曲清歌也好说话,让叶把银子交给他们,让人把担子都给买进来了。

毕竟果子太娇贵,当然不能选来选去的。

买回樱桃后,叶就要上手来洗,曲清歌却道自己闲来无事,再闷下去都快惹出毛病来了,便要亲自上手清洗,只教叶去打水。

她一颗一颗地将樱桃尽数捡出来,上翻下翻,翻了个遍,却什么消息都没有得到,失落过后,又想通了,叫卖的那人她肯定是认识的,她耳朵一向好使,分声辨音自有一套,只他们要传递消息自然也不会那么容易,肯定会使障眼法,毕竟若是谁人都看得到,那她就看不到了。

如此让她一折腾,倒还真的发现了其中的猫腻,找到了看信的诀窍。

将字写在布条之上,等其自然干掉,然后滴蜡封之,与所有的油纸混在一起,手感摸起来都是一样的,又包裹着这么娇弱的果子,外面的人想必是不敢大搜的,她拿到油纸后只需要用火烛轻轻一照,就能解开其中奥秘。

这么几个月,她买的所有水果里都藏着信函。

所以她所谓的安定淡然是真的,但是她的闭塞无知却是假的。

她对于京城跟梁璜有关的事情一切都掌握在手里。

梁璜自别院回去后,就被言官的折子折腾得抽不开身,究其原因竟是杨贵妃不满梁璜对她的偏宠,又知道了曲清歌故意放出去的她要做皇后的消息,故而她找到杨首辅一通哭诉。

杨首辅一听这还得了,非常不满梁璜对他女儿的冷落,更不满他在对待皇后之位的草率,便利用他在朝中的势力给了梁璜一个下马威。

梁璜生气归生气,可他登基不过半年,根基未稳,却也是不能拿位高权重的杨首辅怎么样,只在朝会上摔了奏折,兀自回御书房生闷气罢了。

不过被杨首辅和一众言官盯着,他倒是不能再随意出宫,往别庄来了。

曲清歌也由此落了个大清闲。

而等到梁璜反击,借由户部一主事扯出来的贪污案办了几个杨首辅的心腹,又趁势发作了一番杨首辅,镇住了场子之后,便又想起了曲清歌,想要一会佳人,甚至要把立后之事提上日程。

可不早不晚的,木查扎又找上了门,要问他要和亲对象,因为他要赶着回国了。

梁璜被木查扎一缠,又是半个月,这般一来,春日已经过完了。

木查扎到最后也没能从梁璜手里明明白地要回曲清歌,只能回到北狄驿馆,倒是暂时不再提回国之事。

梁璜那么些麻烦,不管是玉国公府存心给他找的,还是他自己招惹的,却都被他解决了,而如今明宁雅再度上门,又有东越之事,他只怕分身乏术,再也顾不上这头了。

曲清歌想着,不由笑了。

叶正大口大口啃食着桃子,看到主子露出这般笑容,心里一毛,连忙又多啃了几口,这桃子的味儿的确好吃,她自己私藏了好几个,才把余下的分出去。

曲清歌笑过后倒也不在意,只趁着人不在的时候,便悄悄地把布条浸到水里,把字迹都去了,然后随意丢在一旁。

这会子,只怕京城里很是热闹!

其实,宛平城里倒的确比曲清歌所想象的还要热闹。

不仅仅只是梁璜有那一身缠得没有办法脱身的政务。

最重要的是东越太子突然不知道发了什么疯,不听劝告,挥师北上,似乎一心要跟大梁朝决裂。

梁璜在当天的朝会上发了大脾气,又接连发落了好几个不会说话的言官。

气得杨首辅还没有回家就在马车上拍着桌案大骂:“竖子无知!”

“大人,如何这般生气?”吏部尚书关钥不解。

“关大人岂不是明知故问!”杨首辅已经年过半百,两鬓的头发斑白,长长的山羊胡须也是黑白相间,花成一团。

只他的精神倒还不错,神采奕奕,眉目矍铄。

关钥年纪轻些,心思倒更稳重,他只淡淡撸着胡须:“首辅大人若是因为皇上发作吏部主事和都察院都御史大人的事情的话,那就是想多了!”

杨首辅一愣,听得关钥这般一说,他倒迷糊了。

“皇上莫名其妙把脾气发到其他大臣身上,这般……这般任性,岂非昏君所为。”

“大人怎不想想皇上这皇位是如何得来的!”关钥大着胆子点了一句。

杨首辅心肝便是一颤,身上绯红的官袍随之被风吹动,飘飘扬扬。

梁璜的皇位怎么来的,谁有他清楚?

抢来的,夺来的。

梁璜之狠,他们无人能够想象,他最近一定是气昏头了,居然一而再再而三地跟皇帝对着干,也幸好皇帝还没有发作到他身上,只他若是还要继续下去,必定要被狠狠收拾。

丢官是事,诛灭九族都有可能。

“杨大人了也不必惊慌,如今朝中正是内忧外患之际,皇上还不至于昏头,这首要的矛头应该是东越太子,而非咱们彼此!”关钥不好说多了,只又是轻轻一点。

“东越太子……实在是逼人太甚,只怕皇上连御驾亲征的想法都有了!”

“其实我听说……东越太子其实……倒没有逐鹿中原之心,他只是对玉国公府一门败他亲兵报以手段罢了!”关钥说得有些多了,便自动端了一杯茶水,靠在车壁上闭目养神,任杨首辅再问下去,也不再说话。

杨首辅知他一向明哲保身,最是奸滑之人,晓得从他嘴里是不可能问出他不想说的话,当即便存到了心里,待到事后便要悄悄地去查。

梁璜现在是一个头两个大,朝中大臣不省心,东越太子又烦。

北狄国主也像个牛皮糖似的缠着他。

这皇位果然是不好坐呀!

可想想身居高位,一人独大,万万人在金銮殿上下跪磕头时的盛况,所有的忧愁与烦恼似乎也都不见了。

打起精神来,一身龙袍在身,他还是那个高高在上的皇帝,足可蔑视一切。

连续几日的低气压,让梁璜的脾气有些爆裂,不过今日夜里却意外地接到了来自杨首辅亲自递上的折子。

“皇上……臣近日对皇上不敬,还望皇上赐罪!”杨首辅跪在御书房里,对着四角放置地八角琉璃宫灯的光芒,不停眨眼睛。

那光太强,刺得他睁不开眼。

梁璜已经看这他呈上的折子,自然不会再念着他不敬之罪,只一心放在折子上所说之事。

“东越太子果然是对玉国公府有仇?”

东越太子最近太嚣张了,他一路挥师北上,攻破离州,定州,眼看着就连北上的另一道屏障宁远府也被团团围住,形势危急,他实在是不能再坐视不理。

“的确如此,老臣已经派人前往东越调查过东越太子的近况。他来历成谜,形踪不定,半年前还只是东越一个病弱的太子,可这半年来,病突然好了,还能带兵打仗,带着东越的士兵推翻议和文书,一举进攻大梁,连续拿下四座城池,其实力实在不可觑。”

杨首辅在心里暗自盘算了一下,大梁朝中,除了玉国公府、阮国公府,还有田老将军一伙人,他们竟然没有派得出手的将领。

而这一次离州失守,虽是在玉国公府之手失掉的,但查探下来,却发现是离州城内有东越的细作所为,他们趁玉家军在前面难舍难分作战之时,竟从内部把城门拿下打开了。

后来梁璜便因着此事将玉国公府中人手里的兵权一一抹掉,并将其撤职召回,另派了新将领前去,以至于连落三城。

“若是彻底褫夺玉国公府的爵位能将他们解气的话,皇上倒不如一试!”杨首辅倒头就跪。

“你……”梁璜有些生气。

玉国公府的战斗力,没有人比他更清楚,而现在却要因为他们打了胜仗,遭受了细作的背叛,而要将他们尽数治罪……

倒不是不可能,本来他与玉国公府走得也不亲近。

且鉴于玉国公府在他登基以来,虽然并没有在明面上进行反抗或者做什么的,但是任谁都看得出来,玉国公府对他不满。

大概以前的老皇帝对玉国公府过于仁厚,兵权在手,一切都按照的最好的给他们,宠成了一身的坏毛病。

如今他要打压他们一番也是理所应当,也许这样一来,也会让清歌心里有所压力,以前不愿意的想通了也就从了他。

梁璜的命令是翌日朝会上直接发布的:解除玉国公府一切人身上的武将之职,交出虎符,命其迁往千佛山下的别院幽居思过。

朝阳似火,缓缓跳出地平线,命令传来,响彻在大殿之上,阳光正好,一直从天上照进了殿中,此时的玉国公府一众人却好似如坠冰窟。

这个时候,东越凌乱,正是需要武将发挥作用的时候,皇上却趁机削掉玉国公府的兵权,这行事实在是让人无法恭维。

有感于玉国公府保家卫国之辛劳的大臣立刻挺身而出为其辩白,可龙座上那一位很明显已经心意已决,无论他们怎么劝说一概不听,甚至所言,若谁再上折子,再辩驳,便等同于玉国公府一家之罪,一并迁往千佛山别院。

消息传回玉国公府,老国公爷在惊怒过后,很快便恢复了平静,淡然从容:“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