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建新作坊啦
作者:三顾小姑娘      更新:2019-07-28 18:18      字数:2265

后续都是顾风光带过来的消息,他这几日都在忙着选地址,最终选定了一个喊了唐婉秋一起看。他告诉唐婉秋,吴家族长派人去查了,嘿,没想到真查出来有这么个货郎,早些年常去吴老太家,在吴先儿十来岁的时候才去的少了。

唐婉秋这天跟着顾风光去看新作坊的选址,说是城郊,其实也已经出了县城很远了,也是一块荒地,看着不肥沃,看着有两个足球场大。

顾风光说:“这块地我问过了,不能做农田,种其他的植物产量也少,因此慢慢就慌了,想买的话,全部买下来大概一千八百两银子,买一半的话大概是一千两银子。这里主要是交通便利,旁边也有一条河流,周围有三个繁华的城镇,招人方便。离县城不远,吴家村也近,也方便我来回。”

唐婉秋本就对顾风光选的地方比较放心,她过来看了看果然很不错,看了一望无垠的地,这要是在现代,可能就是下个百亿地王了。想了想她说道:“可以全部买下来,另外一半作坊用不了的,我们可以建一排商铺租出去,做工的妇人多了,手上有钱,总有些想吃个零嘴儿啊,买个布什么的。再建个客栈。日后生意做大了,自然会有客来客往的商人要入住的,住哪里不如住作坊外面好,是吧?”

“好主意。”顾风光本也有全部买下的想法,但一时没想好做什么,唐婉秋这样一说,他眼睛一亮,对啊。他想了下,也提出意见说道,“还可以盖些房子或卖或租,我之前在外面做工的时候,来回跑太远,店里又没住的地方,就想找个近又便宜的地方租一段时间。有些一家人都在这里做工的,离的远就可以在旁边租个房子住。”

唐婉秋赞赏的看着顾风光,真是有天赋,懂得举一反三。

“我们在吴家村比较随意,没有签契约,都是请的村里人,考虑到大家家务繁忙,一天只需要做两个时辰,做一天十文钱。这里的作坊一天最少是四个时辰可以给二十五文,做长期工,立契。”唐婉秋想着既然要做工厂,准备做大了,还是先规范好,不能像吴家村那样。

“而且不能什么都是你来干,招一些负责采购的人,负责招人的人,负责管理工序的人,把我们豆豉酱的工序再分细一些,确保效率更高,也防止方子泄露。据我所知,已经有人学了我们的酱料了吧。”唐婉秋说道。

“是的。虽然仿的不像,但是打着我们的名头卖,确实还有人卖。”顾风光也十分苦恼。

在这个没有产权意识的年代,哪怕是在有产权意识的现代,抄袭仿照也是屡禁不止的。毕竟这样更容易,也更快。她还记得自己一段时间,都因为没钱买的是a货装门面,当初买的有多爽,现在就有多难受。

“我们给豆豉酱起个名字吧,不要老是叫刘家豆豉酱了。”唐婉秋突然想到,自己竟然两年都忘记给豆豉酱起一个响亮的名字了。

顾风光不明所以的看着唐婉秋,不太明白这跟有人学酱料有什么关系。

“我们要起个响亮的名字,还要去衙门备案,不许别人起跟我们一样的名字。让别人一买豆豉酱,就想到这个名字,知道买我们家的,若有人冒充我们的名字,就上报官府罚他们款。”唐婉秋解释着说道,看着顾风光有些疑惑就说道,“比如白老爷子的,白云斋,一听就知道是他家的书斋。”

“哦,那我们起个什么名字呢?”顾风光有些明白了,他一瞬间就想到了未来南通北货的杂货铺将起什么名字。

“我回去想想。这个事情不着急,等作坊建起来了一起做个牌匾挂上去。”唐婉秋说着,又看了看这块荒地,仿佛看到了她建设起来的模样,意气风发的就打算回去了。

此时顾风光颇为不好意思的拉住唐婉秋,说道:“唐娘子,还有个事情,我想跟你商量下。”

“什么事情?”唐婉秋回头问道。

“现在村里的作坊不是没开了么?我想要不先不开了,让王嫂和小丫在这边来帮忙教一些工人。现在我们只卖省内的,就算再扩大生产,一个作坊生产也尽够了。等这里步入正轨了,明哥儿也该考上举人了。那个时候我想出去看看货源,也推广我们的豆豉酱,这些年我也存了些银两,你说的南通北货我想先试试。到时候豆豉酱可以放进我的铺子卖吗?等订单多了,到时候村里的作坊再开。”

唐婉秋倒是很理解顾风光的心情,他是个十分热衷商贾,同时执行力很强的人,这么迫不及待也很正常。她本来也是打算让王嫂和小丫过来协助新作坊开起来,再借此机会修整下村里的作坊,也统一一下里面的章程。只是没想到他很快就想到了拿下豆豉酱的代理权,放进自己的杂货铺。虽然可能他还没有代理权这个概念。唐婉秋爽快的答应道:“自然可以,那你要加把劲了,后续除开我们省城的,其他地方有代理权的自然不行,没代理权的都可以看你的实力,卖出去我们来分成。我本就想着以后作坊步入正轨了就让小丫和王嫂或者其他有能力的人来管理。你专心做南通北货,还有豆豉酱的销售。这叫做厂家直销,到时候我们可以讨论具体的合作方式。”

顾风光开心的应了,显得更加干劲十足。

唐婉秋又跟他商议了一些细节,也就回去了。回去的路上,她才发觉可用的人太少了,一个顾风光日后肯定会专心做的他的南通北货。县城的作坊肯定需要人管理,王嫂和小丫当初负责一个村里的就有些够呛,大部分事情还是顾风光去跑的。但作坊越来越大,王嫂不是个女强人的料子,主要还是小丫泼辣,可惜年纪太小。两个人合管一个还行,另一个就要找人了。

若是可以有固定的进货源,固定的流程规章制定出来,会轻松许多。流程章程这个可以拟定,但她不是个专业的,顾风光更是个半吊子。进货源目前就更没有了,固然吴家村许多人都种了豆子,但毕竟现在量不算特别大,别人也不愿意冒风险都种豆子。

果然没有那么容易的事情啊,想省心,好难呀。

更难受的是,回家还得做饭,她刚把建作坊的钱给了顾风光,手头没钱了,想请厨娘都没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