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此子可期
作者:三顾小姑娘      更新:2019-07-28 18:06      字数:2230

白老爷子摇摇头,不赞同的说道:“你别那么夸奖他,他不过是有一个特性独立,又见识广博的姐姐,看法切入点与之不同。但化为自己的东西,还早着呢。”说着接过胡县令手中的文章,看了看说道,“功底扎实,文采不错倒是真的,但十三岁的孩子,能有多好文采,这些词藻典故你用的不是比他更好?”

胡县令点点头,这用词典故只能是中规中矩,不算特别出彩,只是这是老师正式收入门下的弟子,才略夸张些。

但是这论点确实新颖非常,大胆独特,跟文笔确实有些不同。胡县令迟疑的问道:“这...这论点是那女子的教导?老师对这女子如此看重?”

白老爷子叹了口气说道:“虽然策论是百花齐放,但是或借鉴后创新,或引经据典,皆是有迹可循。但这篇策论的论点前所未有,像是天马行空得来,但偏偏十分有理。若是放朝堂之上,都是可以引起争论的。9岁的宰辅自然是有,但我那学生只是比常人聪慧,离天纵奇才还是有些距离。论点的大胆和文章风格的中规中举相冲突,说明了论点与我那学生性格不符,却恰恰符合了那女子的胆大包天。”

“可,这不像是女子能够有的观点。”胡县令迟疑的说道,“我自然知道刘嫂子见识与普通女子不同,上次豆豉酱之事就让我颇下不来台。但这策论立足深远,大开大合,不像是闺阁女子能够想出来的,她还是个小娘子呢。”

胡县令想着唐婉秋年轻貌美的模样,不是他瞧不起女人,但女人都是围着丈夫儿女打转,实在没什么见识,他无法想象女子的观点能胜过当官多年的自己,也无法接受。

白老爷子看着胡县令纠结的模样,忍不住哈哈大笑,简单说了下之前和唐婉秋的谈话,说道:“一个女子,胆敢因为夫君纳妾和离,敢独自远走他乡,想要独自安身立命。要么是疯了,要么是十分有底气。你以为唐娘子是哪一种?你看她随手做出来的菜色,其他人未吃过,随口说出来的观点,其他人未想过。固然是有疯狂的一面,但也是一个十分聪慧的疯子。我见过刘家最风光的时候,刘家公官拜二品,意气风发,但子孙多不肖,说明他家教育子侄不行。半年前刘明不过是迂腐少年,虽然几分灵性,但哪有现在这样光彩夺目。”

“可惜呀,唐娘子若是男子,一定可建功立业。可惜是女子啊。”说着他爱若珍宝的把这篇文章收入匣子里,交代胡县令说道:“梓安,这篇策论,谁也不要讲也不要提里面的观点。今上保守,这观点过于激进,轻易展露容易招祸。”

“是。”胡县令还震惊于白老爷子对于唐婉秋的评价中,晕晕乎乎的回家了。

回到家看见正在发脾气的胡夫人,还有跪在地上哭得哀哀切切的青姨娘,站在旁边有些坐立不安,想求情又不敢,表情十分生气的庶女和庶子。胡县令一阵头疼,问道:“夫人这是怎么了?青儿跪在地上做什么。”

青姨娘看见胡县令归家了,仿佛看见了主心骨,泪眼朦胧得看着胡县令:“郎君...”声音娇媚柔软,楚楚可怜,一下子让人酥了骨。

胡夫人站了起来迎接胡县令,一边打断青姨娘的话,说道:“老爷你回来了,我让冬梅服侍您换身衣裳吧,我料理好了就过来。”说着就喊了旁边的侍女引着胡县令去了偏殿,若唐婉秋看见就会认得出这是之前一直伺候着胡夫人的那个通房侍女。

胡县令看着青姨娘跪在地上的可怜模样,有心问上几句,但此刻不好驳了夫人的面子,只说道:“青姨娘做错了事情,你罚当罚,别在孩子面前罚,顾忌下两个孩子的面子。”

胡夫人一阵暗气,并不说话,只让冬梅引着胡县令去了内室。这个时候她就特别羡慕唐婉秋的潇洒,不受这种闲气,可想一想自己的孩子,背后的娘家,也只能作罢。

她也没了让青姨娘罚跪的心情,兴致寥寥的宣布道:“青姨娘禁足碎玉轩一个月,不得来请安,不得接待外客,不得见哥儿姐儿。来人,送他们回去吧。”

又听见内室里面隐约有些动静,即使知道胡县令不是个白日宣淫的人,心里也有些窝火。匆匆挥退下人们,就转身进了内室。冬梅满脸潮红的跟胡夫人施了一礼,就静悄悄的退下来了。

胡夫人还未发作,胡县令问道:“刚才怎么回事?还当着孩子呢,让他们亲娘跪着像怎么回事啊。”

“你那个好姨娘,拿了哥儿姐儿的月例银子去接济娘家。我说娴姐儿近来怎么那么馋呢,连点心都拿到娘家去了。亲生的儿子女儿不疼,去疼哥哥家的侄子。”胡夫人一听就炸了,愤愤不平的说道。“若不是二门今天看见青姨娘的丫鬟鬼鬼祟祟的报给我,还不知道拿了哥儿姐儿多少东西呢。”

胡县令眉头一皱,本来想说的话又收了回来,只说道:“哥儿姐儿身边的婆子丫鬟都是干什么吃的,你管家也忒不严了。”

“哥儿姐儿旁边的婆子丫鬟还能拦住亲娘过去看他们,拦得住哥儿姐儿把银钱东西孝敬给亲娘?”胡夫人更加生气了,若不是偏心的胡县令,她至于管不住下人吗?

“行了,我说一句,你总有十句等着我。”胡县令不耐烦的说道,他是标准的受了正统教育的男子,信奉的是男主外女主内,内宅之事交由夫人处理。只是夫人出身商家,见识浅薄,让他有些不耐,到是青姨娘出自罪官家眷,颇懂得红袖添香,是以有几分宠爱。女人都顾惜娘家,青姨娘也不例外,但是拿自己儿子女儿的东西去填补娘家,就说不过去了。

胡县令在心里思索着冷青姨娘一段时间,就丢开这件事,看着气鼓鼓的胡夫人,询问道:“你日前是不是买了刘家的刘嫂子的方子?还是买了她家的酱料?”

“我买了她家的豆豉酱到我陪嫁的聚福楼里面去卖,怎么了?你不是从来不关心这些事的吗?”胡夫人诧异的看向胡县令,也不再念叨刚才的事情了,有些担心的问道,“是有什么问题吗?你今天不是去参加刘家小子的拜师礼去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