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章、心理学秘籍:你是不是好久没快乐了?做到这三点,幸福不请自来
作者:青灯禅      更新:2019-07-26 21:49      字数:1353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

回忆中的你我,早已成人,历经人生五味,褪去了纯真,当初美好的想象,竟再也无法复原。

某个时候,你有没有发现到,心情低落时,有种久违的夷悦感,在脑海忽闪而过,那种美妙的感觉似是儿时伙伴走在乡野中唱着童谣,无约无束地玩耍,两颊笑涡扬起嘴角的大人们,用温暖之手爱抚着他们的天真童颜,此时此景,仿佛近在昨日,但再想起,又感到遥远,很是奢望,没敢多想。

现实中的人们忙于生计,太多牵绊难以再见纯真,不论你身处什么角色,纯真已然成为历史。

虽是如此,转瞬即逝的微妙感觉,却给出了答案,快乐感大半被现实绑架,任情感再丰富饱满,只要为现实焦虑,那寻求心底的那份纯真和快乐,必然成为一种奢求。

选择现实生活,固然没错,但被它绑手绑脚,思想不得自由,有没有一种既能满足现实,又能让思想自由的可行方法?

经过一段时间摸索,笔者发现,任何很现实的想法,一旦多次重复,即会变得含糊不清,从而间接转入不自信的心理状态,你越是用现实角度分析问题,愈受于现实问题的干扰,不由会联想到现实各种矛盾,导致行为停滞不前产生焦虑,笔者把这种心理现象称为“变态重复习惯心理”。

若要把思想引入正常轨道,首先就要停止反复重复的念头,意识到现实的想法即可,莫再较劲,不然,只会越来越痛苦,要知道想法的好与否或是模糊清晰,都要经过一番实践才能得出正确结论,而不是在更多的想法中得到证实。

第二点:达到集中协调的精神状态

gd高要地区陈先生,在日常生活中,总会想到很多问题然后才动手做一点事情,平日工作也会不由自主想到其它问题,长年累月,做事拖拖拉拉,令他十分焦虑。

其实不难解释,这好比写作,一边写稿,一边又要思考与它无关的问题,那终将致使写稿断断续续,让自己焦虑,说明不集中不协调的状态令人不安,应当放弃这个念头才好。

第三点:返璞归真,幸福自来。

回到笔者开头所讲,能忆起儿时纯真是一份久违的快乐,人们疲于现实奔波,没有多余时间怠慢,以致于蒙蔽原有天性,却不知,一份质朴和纯真,恰恰是我们所丢失的幸福感。

老子曾说,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含义大概所指,人应当回归淳朴,少一点欲望和自私,可见真性,符合自然道法。陶渊明也曾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表达了诗人回归自然,怡然自得的自由状态。

笔者认为,人随着年龄见长,私心和杂念越来越多,为物欲所迷,欲壑难填,耗散体内真元,有损健康,于修心,思想不够纯真,对学问的研究,也难以达到浑然至纯的境地。打个比方,小孩子学东西比大人快,这就是纯真,小孩子比大人更容易收获一份快乐,这也是纯真,若能做到少欲无邪,把生活过得简单化,必将回归原有心性,成就和谐的幸福人生。

原创:心灵修行记

笔名:青灯禅

《心灵修行记》一直致力于心理破译、心理学、心灵鸡汤、草根传志原创语录、心理免疫学、行业内幕预测、未来科技猜想,以真实故事为主导,也包括极少部分小说的成分,意在开悟生活,提升精神境界,但所有的篇章仅供参考,旗下有《奇缘传》、长篇小说《凡人悟道斗恶魔记》等作品,欢迎关注这三部作品更新情况,谢谢。

笔者已委托维权为我的文章进行维权行动,未经作者同意,请勿私自下载、转载作品,翻版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