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开业大酬宾
作者:景肥肥      更新:2019-07-25 04:51      字数:2733

众人你一句我一句的说着,纷纷感叹着日子不好过。

说着说着,情绪便再度激动起来。

见到粮铺依然紧闭着大门不开,前面的人便忍不住挥拳用力砸门“开门!还做不做生意了?”

“嚷嚷什么?你们不是嫌贵不买吗?”

粮铺里面传出伙计阴阳怪气的声音,让众人更加愤怒。

“你们涨价涨得那么快,还让不让人活了?”老百姓们质问道。

隔着门,粮铺伙计翻了个白眼“又不是我们一家涨价。你们嫌贵,就去别家买啊!”

“别以为我们不知道你们都串通好了的!这是要逼死我们吗?”站在最前面那个中年汉子愤怒的砸了一下门。

里面的伙计也恼了“你们死不死的关我们什么事?别砸门了!今个没粮食了,不卖了!”

“什么?我们等了这么久,你们居然不开门了?”中年汉子又气又恼,趴着门缝往里瞅,叫道,“你骗鬼呢!我看到里面有粮食了!再不开门,我就把门砸开!”

“有本事你就砸啊!砸坏了大门,我看你赔不赔得起!”粮铺伙计一点都不害怕。

没点身份背景的人,敢在这里开粮铺?

要知道往边关运送粮草,那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呢!

左右粮铺里有粗壮的伙计看着店,谁敢进来闹事就直接打出去,生死不论。

真出了人命,也有东家撑腰,他们才不害怕呢!

外面的百姓也知道开粮铺的人他们惹不起,叫骂一阵,也只得散了。

不散不行啊!

在这里干等着也是白消耗力气,饿得快怎么办?家里的粮食都不够了!

于是,众人垂头丧气的各自往回走。

那个排在最前面的中年汉子最为沮丧,心里惦记着家中才生完孩子的媳妇,还有嗷嗷待哺的女儿,想着自己空手而归,不由愧疚不已。

家里已经没什么余粮了,前两天都是吃杂粮饼子撑过来的。那粗粝的杂粮,咽下去的时候都划嗓子,却只能喝水强行往下咽。

前日本来就要买米的,可他见米价太贵一时之间没舍得,可谁知今日更贵了。

原本可以买两斤的钱,现在也只能买一斤了。

一斤米,够干什么的呢?

就算再节省,最多也不过是吃两天。

中年汉子耷拉着脑袋,捉摸着别的粮铺再看看,哪怕有谁家要处理发霉了的粮食他也要买上一些的,总不能让一家老小都饿着肚子吧?

这时,前方突然传来一阵嘈杂声,旋即身边的人突然一窝蜂的开始拔腿往前跑。

中年汉子被撞了一下,有些懵的拽住撞了自己的那人“干什么?着急忙慌的这是要去哪儿?”

“撒手!撒手!我要去买粮!”被拽住的那人急吼吼的去扯他的手。

中年汉子抓的更紧“买粮?哪儿有粮食卖?”

“东大街新开了三家粮铺!听说所有粮食都按照原价卖,去晚了就抢不上了!你放开我!”那人终于掰开了中年汉子的手,飞似的跑了。

粮铺?原价卖?东大街?

几个词闪过中年汉子的脑海,犹如一道光般让他精神一震,撒开脚丫子朝东大街的方向跑去。

东大街此时已经人满为患了,中年汉子赶到的时候只能站在外围伸着脖子朝里面张望,根本挤不进去。

最先也不知道从哪儿传出的消息,说东大街要新开三家粮铺,粮价均以从前的价格出售,于是一传十,十传百,最后整个城池的百姓都知道了,一窝蜂的往东大街涌去。

最后,东大街挤得满满当当,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了。

可那新开的三家粮铺却不见踪影,连个牌匾都没挂出来。

“不是说新开了三家粮铺吗?哪儿呢?”

“该不会是骗人的吧?”

“唉,我早该想到是假的!白费了力气!就说哪儿有按原价卖粮的好事嘛!”

“都说糙米只要八文钱,精米十文,我捉摸着不太可能,但总想着万一呢?结果,果然没这么好的事!”

“散了吧!散了吧!”

“告诉外面的一声,别往里挤了!散了吧!”

……

话虽这么说着,但却没有一个人真的迈步离开。

所有人心中都只有一个想法,万一呢?

万一真有粮铺开门,哪怕不是按照以前的价格,只要比那六家黑心的粮铺便宜也行啊!

老百姓们的要求真的一点也不高。

就在众人彷徨四顾,理智上觉得不可能,可又在心底悄然升起一丝丝希望的时候,突然传来一阵鞭炮声。

这鞭炮并不是在街上放的,而是在店铺后面的院子里。

而且是三家连着的后院一起燃放的,噼里啪啦的,十分喜庆。

旋即,真有三家店铺开了门,里面有伙计出来敲着铜锣大声喊道“大家让一让,排好队啊!今个三家粮铺新开张,东家为了图个喜庆,特意吩咐开业大酬宾,所有粮价按照以前的老价格卖。大家买到就是赚到……”

话没说完,所有老百姓就激动起来,蜂拥的往那三家店铺里面挤。

“大家伙儿别急,小店米面充足,保证大家都能买到。只不过,为了防止有人恶意囤货,每位客官每天最多只能买五斤米面。大家也不希望小店的米面被其他粮铺都买走了,自己买不到粮食吃不饱肚子吧?所以还希望大家多多理解!”那伙计嗓子很大,吐字清晰,说话时笑容可掬,十分讨喜。

本来有人对限量购买有异议,可听这伙计一解释,也就理解了。

再加上那圆脸的小伙计一个劲儿跟大家保证今日必然不会让大家空手而归,让那些百姓心里踏实了不少,便真的听从指挥安安分分的排起队来。

三家粮铺挨着,有掌柜的有伙计带着,井然有序,速度很快。

主要是粮铺里的粮食也很简单,一共糙米,精米,白面,玉米面这四种。无论你进了店铺想买什么,都是五斤限量。

于是排队,上称,付钱,出门,一系列流程方便快捷,加上店伙计手脚麻利,让东大街上排着的长龙不停游动着,即便排在后面的人也不会觉得等的焦躁。

因为只要队伍一直往前走,就代表着有希望很快轮到自己,若是队伍迟迟不动,那排队的人很容易心态就崩了。

胡悠悠深音此道,也预料到三家粮铺一开对百姓带来的冲击,必然会生意火爆,人员拥挤,所以便提前制定好了方案和措施,以防开业那天引发动乱。

幸好,听到消息赶来东大街排队的基本上都是真心要买粮的百姓,虽然也有另外那六家粮铺和其他铺子派来打探消息的人,但总算没有闹出什么乱子。

毕竟在没有摸清楚这三家粮铺的背景之前,其他各方势力不会轻举妄动的。

这一天,泉水关的百姓们欢呼雀跃,如同过年,难得的每家每户都吃了个饱饭。

那个晚去了的中年汉子也买到了五斤糙米,欣喜的拎回家去,让老母亲给做了糙米饭,盛了一大碗给媳妇儿吃了。

毕竟媳妇儿还在坐月子,吃不好就没有奶水,让女儿饿得哇哇哭,一家人干着急上火却没有办法。

现在虽然吃的不怎么好,但好歹能填饱肚子,再不济,奶不够还可以熬些米汤喂女儿。

中年汉子就盘算着明日再去排队,买一点点精米和白面回来,最好让爹跟自己一起去,这样就可以买十斤了。

事实上,不单单是中年汉子这么想,其他买到米面的人也都这么打算。

于是次日,所有人叫上家里所有能出门的人簇拥着再次赶往东大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