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四个问题
作者:分瓣的橙子      更新:2019-07-23 23:10      字数:2171

早在西汉文帝时期,晁错就提议“徙民实边”,最早提出了“屯田制”的理念。可直到东汉末年,屯田的实施只是用来解决边境守备的粮食,没有成立任何经济及社会制度。

真正将屯田制发扬光大的是曹孟德。建安元年,曹操击败了颖川汝南的黄巾军,掳获了大批劳动力和耕牛物资,在羽林监枣祗的建议下开垦土地,实行屯田制。因收获粮食颇丰,曹操奉枣祗为屯田都尉,令下属郡国都置田官,招募流亡百姓屯田。这些百姓农忙时能耕地,征战时能打仗。如此既解决了粮食危机,又壮大了军队的规模,真是一举两得。

古有“军马未动,粮草先行”之说,可见粮食在人们心中的重要地位。可眼下这些小麦都已熟透,居然不见有人收割,刘觞很是疑惑。难道豫州已经富到不在乎这些粮食了。

“曹一大哥,你看这些小麦都已熟透,为何不见有人收割啊?”越想心里越要得到答案,刘觞忍耐不住悄悄的问起了曹一。

曹一摇摇头,对此也是疑惑不解,想了半天曹一不确定的说道:“听将军说丞相正在北方打仗,或许这里的田官都被征调了吧!”

刘觞点点头,曹一的解释很有说服力,对于学过历史的他来说,“官渡之战”是不会陌生的。这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也一举奠定了曹操雄霸北方的大业。

“此时丞相是正在官渡与袁绍对峙吧?”刘觞问道。

“是啊!”曹一点头,对曹操满脸的崇拜,“丞相巨才,再加上军师的辅佐,肯定可以凯旋而归!”

豫州管辖九郡两国,而许都位于颖川郡东面,距离最西的宝丰县约有三百里的路程。刘觞众人穿过鲁阳进入宝丰,在此休整片刻后便马不停蹄地赶往许都,可越靠近许都刘觞心里的疑惑就越发深重。

“太安静了!”刘觞自言自语,进入许都地界刘觞心里便扑通乱跳,始终感觉哪里不对,可看到奈何将军等人无动于衷,他也就不好说什么。随着曹一高高的“吁”声,他们终于赶到了许都成,暂时驻扎在城外的军营。

“不对!”扫视过周围的军营之后,刘觞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他进进出出各个营帐,仔细观察着里面的每一个细节。

“十八弟,原来你在这里!”就在刘觞坐在一间大帐内,观察一柄精美的铜剑时曹一出现在帐门口。看到刘觞坐在首座上曹一哑然失笑,立马对刘觞说道:“十八弟快下来,这是子孝将军的座位!”

“子孝将军?那是谁?”刘觞抬起头有些不好意思的看着曹一,挠了挠头问道。曹操帐下能人将士众多,而且古代多以字来称呼,搞得刘觞一阵脑大。

“子孝将军是丞相从弟。”曹一解释道。

“丞相从弟?曹仁还是曹洪?”刘觞又问道。曹操一代枭雄,旷世人杰,能够官至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两个从弟曹洪曹仁立下赫赫战功,两人的英勇事迹更是载入史册,千古留名。

“仁将军字子孝,洪将军字子廉。”曹一说道,忽然看到刘觞手里提着的佩剑眼睛瞪得比铜铃还大,“祸事啊十八弟,你怎么可以乱动子孝将军的宝剑!”

“呀,动不得吗?”刘觞一惊,赶忙将铜剑放回原处,然后又不放心的变换下位置,还原成初始见到它的情景。

“这可是子孝将军最看重之物,你可千万不要乱动!”曹一再次提醒道。下意识的左右看了看,见四周没人发现后这才后怕的深喘一口气,“谢天谢地,没人看到,否则就算奈何将军求情也保不住你的性命!”

“这把剑这么重要?”刘觞惊呆,心想不就动了一下铜剑嘛,,至于这么大惊小怪吗?

“这把剑跟我们腰牌一样代表着身份,你说重要不重要?”曹一严肃的说道。“四年前,丞相迎天子都许,念子孝将军屡建奇功,特赏赐其此宝剑。此剑跟随将军出生入死,冲锋陷阵,杀敌无数,留下赫赫威名。”

“既然此剑对于子孝将军如此重要,那十八倒想请教大哥,为何将军会把宝剑遗落至此?”刘觞反问道。

“这~!”曹一语塞,一时说不出话来。

“那我再问一个问题,子孝将军现在人在何处?”刘觞又问,气势有些逼人。

曹一摇头,“我也不知。”

“第三个问题,此处为军营重地,负责整个许都的安危,可你有没有发现,这里除了我们之外空无一人。敢问大哥,以如此托大的防御如何守护城内天子与诸位大臣的安危?”刘觞再问。

曹一身形一顿,额头冒出点点冷汗。

“第四个问题,从宝丰到许都,这一路你真的没发现任何问题吗?”刘觞还问。

“这…”曹一发现自己除了语塞再也没发过声,“大哥真的没有发现,还请十八弟解惑!”意识到刘觞所说这些问题的严重性,曹一赶紧向刘觞请教。

“这一路走来我们共行走三百余里,经过三个驿站,你可曾见到一个人影?”刘觞继续发问,问完后自己又自顾回答起来,“没有,一个都没有!三百里官道,三个驿站没有一个人影,许都城外没有一人守卫,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刘觞一顿,眼睛直勾勾的望着曹一,“这意味着敌人可以悄无声息攻到许都门口!”

“呀!”曹一一惊,背后已经被汗水浸湿。“十八弟,你为何不早说呢?”曹一问道。

“我也是刚意识到的!”刘觞苦笑,“还是这把剑给我的启发。”

“这把剑?”曹一疑惑,不明白刘觞的意思。

“倘若你是将军,你会在什么情况下舍弃这把宝剑?”刘觞问道。

“我不会舍弃它!”曹一郑重的说道。

“我想子孝将军也会有你这样的想法。”刘觞说道,“但现在事实是他把宝剑丢在了这里,这就说明了两件事情。”

“一,子孝将军有可能已经遇害,二,有紧急情况发生,比如说有人叛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