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赵冰路上逢太子 客栈门前知己情
作者:梁余秋笙      更新:2019-07-23 12:01      字数:2618

再说汴京城,这一年变化很大。这变化不是说建设,而是政权。道远年即995年,赵光义询问寇准意见,立寿王赵元侃为皇太子,该名赵恒,位居东宫。大赦天下,京师之人上下沸腾,可见这位皇太子在当时很受人爱戴的。说起赵恒,为人勤谨恭顺,进退有度。按照惯例,作为皇太子,赵恒在上殿时的位次在宰相之上,东宫僚属皆应称臣,可是赵恒呢?他都推让不受,他看到辅导自己的太子宾客一定先行拜礼,迎来送往都要到宫门外的台阶,可见其行事至情至善,识礼厚德。

赵冰离家便到了汴京,走访之中,闻得这皇太子名望,甚是钦佩。机缘巧合中,竟成了赵恒的江湖挚友。这话还要从年后的三月说起。

那日,风和日丽,柳絮纷飞,如薄雪降临汴京城。护城河两岸桃花盛开,粉红装饰这表面的繁华与太平。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携眷前去踏青,城郊便是最好之选。面对这成群结队的人,有轿子经过的,有马车穿行的,一路上乱乱哄哄,好不应景。起初赵冰还不太适应。南方的春总是早了一些,北方的景色却也没有可观之处。本就有心事儿,更无暇眷顾这无限春色,急匆匆的走着。

前方一队马车停了下来。

“你们赶车不长眼睛啊,撞到我了。”

一个拿刀的人走过去,看了看:“这位小哥,我们并未撞到你。”

“什么没有撞到,你看我都摔倒了。”

“这位小哥,你若再胡搅蛮缠,休怪我不客气。”

“呦呵?你还不客气?撞到人了,你还有理?快来看啊,撞到人啦,出人命啦!”只见这被撞的一瘦小男子大喊起来。这男子个头不高,身材瘦下,一双眼睛贼来贼去,衣衫不整。

“哪里?哪里撞人啦?”立刻过来一个壮汉,走上前来,有模有样的看了一下,说:“把这位小兄弟撞的不轻啊。”

“童战,”车内传来声音:“发生了什么事儿?”

这名叫童战的人走了过去,说了情况,便有回来了:“你说怎么解决?”

“你拿银子我走人。”

“多少?”

“五十两。”

“五十两?”围观的人越来越多,都议论纷纷。赵冰也走了过来,上前去看了看事发情况,看过之后,哈哈一笑:“小哥,你要五十两,岂非太少了?”

那莽汉与瘦人一愣,倒是这瘦人反应的快,说:“那依你,要多少?一百两?”

赵冰摇摇头,又围着他们转了一圈,说:“依我看,一千两。”

一千两?人群里又炸开了锅。对他们这些老百姓来说,一千两那是天文数字。

“一人,一千两。”

“一人一千两?”童战疑惑的看着赵冰。

“是的,一人一千两。他们二人本是一伙的,要给钱,肯定是一人一份,不是吗?”

“你胡说,我不认识他。”那瘦子赶快澄清。

“我也不认识他。”莽汉也着急说来。

“不认识?我刚才明明听你喊他姐夫,是也不是?”原来这二人急急匆匆从赵冰身旁经过,是做这种勾当的呀。

“你胡说,我何时喊过他姐夫,我根本不认识他。”

“没关系,我想你很快就认识了。”只见李冰从莽汉腰间扯下来一个钱袋,对着周围的人说:“这是哪家丢的钱袋子啊?我刚才看的他们两人相互递换。”

“我的,是我的。”出来一个庄稼汉。“我刚才还打我家婆娘,一个瘦子在她跟前转来转去,后来还把钱袋子给弄丢了”说来一停顿,指了指那个瘦子说:“就是他。我还以为那是我婆娘的姘头,没成想是个贼啊。”立刻就过来一个妇女,打了这个男人一下说:“你冤枉我,你看你打的,我的脸都肿成什么样子了!”

“现在可以承认了吧?”

“我承认什么?就算他是我姐夫,可这车轧了我,就要赔钱。”那瘦子还蛮嘴硬,头一仰,做无礼状。

“且不说轧你之事,就你们俩儿合伙盗窃之罪,我大宋律例,鞭笞五十大板,罚银一千两,一人一千两!。再说这车轧你,你的腿上不见车轴之印,再看你的腿,站起来并无伤痕,走起路来也是虎虎生威啊。”“是啊是啊”人群里都附和着。

“带他去见官。”人群里又热闹开来,这俩人想要逃跑,被童战一把抓住,差了其他人送去衙门,这是他话,暂且不提。

还说这赵冰,他本不知他俩是贼人,只是觉得这莽汉身上的钱袋子,做工精细,上有香桂之味,干净焕新,应不是这莽汉所有之物。若是佳人所赠,应格外爱惜,怎能草草的放在一个汗巾带里?此后联系到他们之间的关系,便猜到一二,拿来钱袋唬他们一唬,没成想真是这样。

“散了吧散了吧”童战驱散周围的人群。

“这位公子,我家主人有请。烦请您走一趟。”

赵冰也不觉有他,走上前去,那主人开门,你道是谁?正是皇太子赵恒。只见他车内站起后便坐在马车帮上,邀请赵冰一起坐下。

“壮士这是要去汴京城?”

“正是。”

“我们此行同路,就请公子与我们一道吧。”

“这般,多谢先生慷慨相助。”

“敢问壮士尊姓大名?”

“在下姑苏赵冰。敢问先生大名?”

“赵恒。”

“太子殿下?”简单两个字,让赵冰吓得连忙要起身叩拜,这皇太子立刻拉住,摇头制止,说:“我此番是微服出行,不必行礼。且我观壮士乃江湖中人,我素敬江湖人豪爽,更不必行礼。”

话虽这样,这一路赵冰如坐针毡,对答仔细谨慎,生怕一不小心获罪朝廷。他的爷爷赵大善人本是京官,却也落得的辞官经商的地步。他们这一路聊起江湖,谈起民生,不亦乐乎。这赵冰本就是愤世嫉俗的青年才俊,那赵恒亦是个体察疾苦的太子东宫,这人如久别逢知己一般侃侃而谈,竟不觉已至京城。赵冰在李冰消失的客栈前停了下来。

“草民能与太子殿下同撵,荣幸之至,三生不敢忘怀。”

“你的爷爷赵寒山,曾为朝廷效力,又是姑苏有名的大善人,他的孙儿,必是江湖豪杰。”

“太子殿下谬赞了,草民实不敢当。”

“我有意把你推荐给朝廷,你当如何?”

“有次机会,草民本该感恩戴德以谢殿下恩典,可草民此次来汴京,寻找”不待赵冰说完,赵恒便说:“赵公子不必急着拒绝。我知你要寻人。我久居深宫,寻人之事儿帮不了一二,我回宫之后,便书信一封,命开封府尹协助一二。”说着便又摘下自己随身携带的白玉配交到赵冰手里说:“我久无知己,今日见赵公子,相谈甚欢,留此玉佩,作为纪念。”

“谢殿下,草民自知受之有愧,待草民了了心愿,必结草衔环以报太子殿下爱重之恩。”

这赵恒本就是性情中人,与赵冰甚是投趣,虽然年龄上查了七八岁,但言语之中,竟有了伯乐与马之恩。997年太宗赵光义驾崩,太监王继恩和李皇后共同谋划发动宫廷政变,赵冰与江湖众人身先士卒,同宰相吕端里应外合一力挫败政变,赵恒这才登上宝座,稳坐龙床,这是后话,姑且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