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父子交心
作者:灵耀小子      更新:2019-08-10 10:15      字数:4022

人群中,刘磁终于发现刘绵的身影,远远望去,刘绵在同龄人的拥促下春风得意好生快活。

“哥,你们聊什么呢,这么开心?”刘磁缓步走过去,拍了拍刘绵的肩膀。

“大家好,好久不见!”临近几桌的小伙伴都是两兄弟的同龄人,因为宗族关系,彼此之间都是以兄弟姐妹相称,刘磁很有礼貌地和大家打着招呼。

“磁哥,你终于来了!”第一个反应过来的人是刘诗玲,她喜滋滋地站起,小跑到刘磁跟前。

一个多月不见,小妮子好像又长大了一些,原本瘦弱的体格又添几分肉感,颇有一种青春美少女终于长成的既视感。

“小玲,最近还好吗,也没见你给我打电话发信息什么的?”宠溺地摸了摸小妮子的头,刘磁觉得有个妹妹的感觉挺好的。

“知道你忙,不敢打扰你嘛……”自从刘磁的兹石身份曝光后,加上这段时间《迪迦》的热播,他的知名度大增,大家都知道刘磁平日里一定会各种忙。

“再忙也是要关心你的呀,谁叫你现在是我的妹妹呢……”

“磁仔,发达了记得哥几个吗?”有一个和刘绵一个年龄的堂哥见刘磁出现,开始客套起来。

“说这些,成哥当年还是你教会我游泳呢,我们可是过命的交情!”

“磁哥,你没忘了我们几个妹妹吧,你们男生打篮球时,我们可都是喊得最大声的啦啦队。”有胆子大的堂妹发声。

“哪能呀,要不是你们几个丫头大喊大叫,我们的比赛也输不了那么惨呢!”

因为现在身份不同,所以纵使是曾经很亲的宗族同龄人,现在寒暄起来都多了几分隔阂,刘磁知道,这是根本无法避免的问题,他走得比大家都远了。

晚饭前,大家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聊天,或重温当年的糗事趣事,或回顾过去一年的收获所得,又或是畅想来年的理想目标,这场景年年如一,但每年都不一样。

刘磁现在已是流石村的名人,就算是平时不甚熟络的人,都会不自觉地和他搭上几句话,这让原本不善人际的他十分神伤,但这里的人都是自己的亲人好友,他也不能不搭理。唉,早知道在家里洗澡洗久一些好了。

令刘磁无语的是,村里的很多小屁孩居然把他围起来,要他讲《迪迦》接下去的剧情,最让他哭笑不得的是,他们居然缠着让刘磁当众表演变身,还要求刘磁做各种迪迦的必杀招式。天呐,这群小屁孩就没有考虑过刘磁本人的面子问题吗,就算是大古本人,变身也是要避开人群的不是吗。

在各种“刁难折磨”下,刘磁只能保持职业假笑,心不甘情不愿地满足小屁孩们的要求,因为他们的父辈也在周围,如果他们哭闹,刘磁最终还是要妥协表演的。

好不容易撑到了六点半,晚饭终于开始了。

在十几盏投射灯的照耀下,整个广场明亮如白昼,场内近百张桌子坐满了人,每张桌子上菜肴丰富,众人推杯交盏,气氛活跃到极点。

“咳咳,流石村的村民们,很高兴又来到一年一度的聚餐时间,非常感谢大家一直支持我们村子这个延续了三十年的传统习俗。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村子风调雨顺,各家的生活水平都得到了不错的提高,虽然有些家庭的特殊情况想要解决还需要些时日,但总的来说,在大家的努力之下,流石村正变得越来越好!”

村长爷爷在吃饭期间登上表演台,拿着麦克风开始了常规的总结讲话。

“二零一五年这一年,从年初到年末,我们流石村的户数从两百七十户增长到两百八十三户,村民人口从九百八十二人变化到九百七十一人。这一年里,我们外嫁了十三个女儿,迎娶了九个儿媳妇,新生的宝宝有十一个,但送走的村民是十八位。”

“这一年,我们流石村兴建了一座刘家祠,修筑了一架石桥,铺设了一条水泥村道。但由于大雨问题,崩塌了十几座土房子,还因为用火不当,焚毁了近百亩的果岭。”

“过去的事情都过去了,不过是好是坏,我们都要往前看。坍塌的房子我们已经为村民们加紧重建新型水泥房,焚掉的果树我们也大力扶持,重新栽种,但已经离开我们的人,却永远地离开了,所以说我们一定要贯彻落实流石村最优秀的孝顺文化,把老年人基金会搞好,让每一个留在村子里的老人,能享有一个幸福的晚年!”

“接下来,进入一年一度的基金会捐款环节,请各家代表有序上台!”

舞台上,一个巨大的募捐箱被推上来,舞台的进场口有几个村委会的工作人员在维持秩序,他们给即将上台的各家代表递上早已准备好的捐款金额单。

“刘有德一家捐款三千!”每有一代表上台,村长就会报读此人手上的捐款金额,在他把捐款金额单塞到箱子后,他还要和基金会的负责人——几位德高望重的族老一一握手。

“刘有为一家捐款两千!”

“刘有国一家捐款一千八百!”

“刘有军一家捐款一千!”

刘磁爷爷是“有”字辈,老爸是“向”字辈,但到了刘磁这一代,字辈的概念就淡化了。

各家捐款时念及的名字是哪个字辈的男人这个问题一般很随意,不过约定俗成的规矩是,取家里辈分最高男人的名字。

“刘向阳一家捐款五千!”

“刘向光一家捐款四千!”

终于有“向”字辈男人的名字出现,这种情况一般都是分家后产生的小家庭,因为亲生兄弟多,所以有部分“向”字辈的男人独立成了小家庭。

“磁仔,都快念完两百多个家庭了,怎么还没有到我们家呀?”刘绵发现老爸迟迟没有登场,所以有些担心地发问。

“不急,咱们家捐得不少,可能要压轴吧。”刘磁倒不会有丝毫的担心,如果没猜错,骚包的老爸可能最后才出场。

果然,有几位叔伯辈捐了三五万,甚至是十万块,这样的数字放在往年就是压轴,他们上场时会赚足掌声。好吧,孝顺也是值得表扬的一件事。

“刘有财、刘向明一家捐款一百万!”村长喊出这句话时,声音竟有些颤动,他也是第一次在这种场合见证到这个金额的出现。

“好!太棒了!五叔家真的是我偶像,刘磁简直做得太好了!”几乎在瞬间,雷鸣般的掌声从四周响起,就连那些吃得满脸是油懵懂无知的小孩子也跟着拍起了手。刘向明在同辈里排老五,所以小辈们叫他五叔。

“我的天呀,一百万,向明这小子生了个好儿子!”刘向明的同辈对他知根知底,就算刘向明想捐这个数,他也拿不出来呀,唯一的可能就是他那有出息的儿子刘磁在背后支持他。

“磁仔赚大钱了还不忘本,是我们流石村的福气呀……”族老们不由感慨,他们都是看着刘磁长大的,想不打昔日调皮捣蛋的小不点,一眨眼就成长为今日一掷千金的大孝子。

“咳咳,谢谢大家对咱们流石村老年人基金会这个优良制度的支持,今年我们家有幸成为捐钱最多的家庭,说实在我是愧大于喜。我的喜,在于终于能为看着我长大的那些父辈母辈们尽一份大孝心了,以后的日子里他们能享用到这笔钱带来的更好的服务;但我的愧,在于这笔钱并不是我自己的,活了四十几岁,我终究还是没活得够出息……”

“感谢我儿子,是他帮我完成了我一直梦寐以求的事。叔婶们你们放心吧,流石村的未来,我们这一辈,还有我儿子们那一辈,一定会为你们守护好的!”

情到深处,刘向明哭了。一个中年男人终究还是在所有人面前,放下了心底的骄傲,他告诉全世界,自己的梦想儿子帮他轻而易举地实现了,他心头的一块大石终于被他放下。

刘磁和刘绵目光相触,都读懂了对方的意思,两兄弟赶紧起身,飞快冲向刘向明。

“爸,辛苦你了,以后千万不要再把这种负能量藏在心底了,我们一直是你的儿子,不管我们飞得多高多远,你始终是那个我们最尊敬的父亲。”

刘磁和刘绵上前狠狠抱住刘向明。直至此刻,刘磁才知道,父亲在自己的光环笼罩下从未像今日一样,彻底解脱。

也许有人会觉得,儿子有出息了,作为父亲不是应该欢喜与欣慰吗,哪还能有别的情绪?但事实上,因为一个突然的光芒四射,身边的亲人的心态发生变化的案例比比皆是。试想一下,刘向明从前都是以刘有财儿子的身份在村子里被定位的,好不容易结婚生子,刘向明才被重新定位为自己,如今一下子到哪别人都只会说是刘磁他爸,这种落差只有当事人能理解。

刘磁知道,去年暑假自己刚给家里透底,说赚了五百万时,老爸就有过心态上的变化,只不过后来隐藏起来了,然而仅半年,刘磁的成长堪称飞速,他的光芒已经完全掩盖掉刘向明。

人到中年,事业上本就跌宕起伏一波三折,种种不甘心不认老还一直缠绕心头,刘向明忍了半年才最终向现实妥协,也算十分不易了。

“爸,还是那一句,你还年轻还不能认老!老妈做老师找到了自己的定位,既然你做货物运输压力大,那就转行吧,去你喜欢的地方找回自己。我记得你前几年特别羡慕三舅做的餐饮企业,过完年你就在舰光找个地,我帮你把店开起来,开开心心地做一回大老板!”

“儿子呀,爸还是继续做运输吧,虽然现在新人受宠老人被压榨,但好歹每个月还是能跑几趟的,家里的开销你不是包了吗,我也没什么工作压力。”

“爸,瞧你说的,你才四十,首富也是这个年纪才开始创业的不是吗,这么快就想做退休干部啦,这可不是你的风格哦……行啦,儿子赚钱不就是拿来孝敬父母的吗,你也不要有什么心理压力,实在过不了心里那道坎,就把账记着,等你以后赚大钱了,在我娶媳妇的时候,给我岳父岳母家送上个大彩礼就行!”

“你儿子我丑话说在前头哦,我这些日子来投资的项目都是只赚钱不亏钱的,到时候餐饮店开出来了,你可不要经营不当,亏钱了哦。”

“嗯,这是当然!谢谢你,磁仔,想不到一眨眼你都长大了,爸爸还没来得及好好照顾你,你就已经回过身来照顾爸爸了……”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我们不需要说什么谢谢的。对了爸,你不是有几个同事叔叔也在面临下岗危机吗,到时把他们也叫到店里吧,这样你刚起这个新行业时也不无聊。还有哦,我到时候带同学到店里吃饭,记得打个折!”

虽然八字还没有一撇,但刘磁已经把未来都构想好了,老爸在舰光开了餐饮店后,他就不用天天吃外卖了,想想就幸福。

“爸,我也要打折!”刘绵也掺上一脚,他看得出来,刘磁在为老爸树立信心。

“好吧,我和你们老妈商量一下,在舰光开个店也好,能够离你们近一些,有空的时候我还能为你们加加餐,省得你们天天吃外卖,瘦得跟个猴子一样,爷爷奶奶尽是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