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封候拜将
作者:家家猫      更新:2019-07-20 20:15      字数:3315

封候拜将

湛蓝的天空下,金黄的重檐殿顶在阳光下闪耀着耀眼的光芒,显得格外辉煌。却因圣上的催召而让人无心驻步。

在太监的带领下,二人疾步来到御书房外,那太监先进去禀报,就听得刘承佑道:“郭爱卿速速进来!”

闻得此声,郭威也不再多礼,快步入内。

一进书房,刘承佑正坐书桌前,身穿皇袍,正胸前秀着两条活灵活现的龙,金鳞金甲,好似腾空而去,两边站着几位服待宫女。一旁的小桌上摆着的香炉此时正升起阵阵袅袅的香烟。将这房内熏出股淡淡的清香,让人心旷神怡。不愧是个看书的好地方。

“不知陛下急召草民进宫有何要事?”郭威行礼过后问道。

“郭爱卿休要自谦,此次平藩,首功于你,朕已拟了圣旨,封爱卿镇国公,行枢密使之职,统领天下兵马。明日早朝之时,就宣告天下。”刘承佑道。

“陛下圣恩草民受之不得,我本非朝堂之臣,此次能平三藩皆为众军之功,圣上如此爱怜,令我心中惶恐!”

“郭公,要是你不受此恩泽,天下人定会说圣上赏罚不分!”一边的太监早在刘承佑的授意下见缝插针地劝说道。

“郭爱卿,如今三藩虽已然平定,可天下叛军仍有不少,北又有契丹对我中原虎视眈眈,国家内忧外患,若公不愿替朕、替天下百姓分忧,朕也只好作罢。”刘承佑不由叹气道。

“经过河中一战,郭公如今你可是威名远播。三军士气如虹,各位将领也心甘情愿受你指挥、调遣。如果此时三军换将,使我军心涣散,到时可是陷天下苍身于水火呀!”那太监尖声尖气道。

“郭爱卿此方乱世,你又能避得了么”

“即然如此,为天下早日安定。那臣就谢主隆恩!”郭威跪拜道。

“郭爱卿快快请起!”刘承佑起身前来相扶,道:“有郭爱卿助朕,那天下一统便指日可待了。哈哈哈!”

“得圣上如此看重,草民定当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己!”郭威又是一拜。

“郭爱卿此并非朝堂之上,我君臣二人就无需再拘泥于礼节。”刘承佑拦住了郭威道:“如今爱卿为我国之栋梁,切勿再妄自菲薄!”

“陛下所言甚是,微臣遵旨!”

“郭爱卿,此方你回乡之际,白文珂、郭从义、常思等几位将军己将爱卿勇破三藩情形如实上报,朕听得真是精彩万分。恨不得亲眼得见!”

“陛下如此抬爱,微臣替三军谢过。此胜幸得三军英勇,非臣之功。”

“听闻爱卿只身勇闯李守贞朝穴幸而无事,否则朕当不知是好!”刘承佑语气中带着一丝关爱与急迫道:“最近江湖之中传闻当时耄耋二老也在场。爱卿以一敌多。真是令朕敬佩。”

“郭公,听闻李守贞死之前曾献出一张藏宝图求命,不知可有此事!”一旁的太监尖声尖气地道。

“不知公公是在何处听得此谣言,李守贞乃朝庭重犯,罪无可恕!别说一张藏宝图,就是十张我也不会放过他的,况且当时老夫独身深入,众多高手在场,自保尚不能得全,哪还有能耐逼得李守贞救侥!要不是几位将军急时赶到,说不定就不能活着回来了”郭威铿锵之中蕴含着一丝愤怒道。

“可咱家听得白将军所说却不是如此,当时他。。。。。。”

“住口,郭爱卿乃我精忠之臣,江湖之传恐是那耄耋二老为间离我君臣而起。国之大事,还轮不到你插嘴!”刘承佑脸色一沉道。“斩嘴!”

“陛下,公公也是关心微臣,就侥了他吧!”

“哼!要不是郭爱卿替你求情,朕决不轻侥,还不退下!”

“谢陛下不罚之恩,谢过郭公!”那太监连忙谢过,悻悻而去。

“爱卿不要在意,他们整日闲在宫中,也就传一些谣言得个乐子。”刘承佑话题一转,将此事轻描淡写带过道:“上次朕在宫中设宴犒赏各位将军,最后背卿回府的那位小兄弟是否就是助我军智破赵思绾与王景崇二军的那位杨业。”

“回圣上,正是!”刘承佑明知故问,郭威深知定有话题,心中也是一动。

“如今我朝饱经战乱,国力赢弱,正是用人之际,不知此人可有心报效国家。”

“陛下,杨业乃北汉人,非我国民,此方因家中老父病重,急着回家去了。”

“原来如此,如此人才,如能为我用,必是一大助力,郭爱卿还要多多劝说,只要归依我朝,朕必定委以重任!”刘承佑稍有当惋惜。

“臣也曾力劝杨业!只是他江湖之中漂泊惯了。不愿过问朝堂之事。”

“若如此,但愿其就永远不要入朝带兵,这北汉与我朝可是向来不太和睦。”刘承佑心有不甘道:“郭爱卿仍要多多相劝杨业!朕是决对不会亏待他的。”

“微臣紧遵圣谕!”

凉爽的晚风携着阵阵花香卷袭而来,君臣二人相谈甚久。天色渐暗,郭威才出得宫中。霞辉把府门外焦急徘徊的夫人映称楚楚动人。郭威心中一片感动,接忙迎了上去。

“老爷,怎么到现在才回来,我还以为发什么了什么事!吃过东西了没!快点进去吧。。。。。。”一见面,郭夫人就像开了连珠炮。

“谢夫人关心,进屋再说吧!”

一到屋中,郭威就将今天之事详细对夫人述说一遍,柴氏非但没有半丝喜悦,反而眉头越拧越紧。

“夫君,那藏宝图之事,可否属实?”

“确有此事”郭威心情沉重道。

“那你为何不呈送皇上,反倒隐瞒下来,这可是欺君之罪呀!”郭夫人急道。

“夫人有所不知,这藏宝图所藏并不是一般之物,而是会为天下带来血雨腥风的不详之器”郭威道:“我本想毁了此图,可又不愿此物就此湮没于我之手,唯后人遗憾!矛盾万分。不知如何决择。故将此图藏于一秘处。待以后有缘人得之!”

“不知是何宝物,让夫君如此谨慎。”

“合氏璧!听说过。。。。。。”郭威当年若不是夫人救助也不会有今天,两人相敬如宾,故而此等大事也不避口。

“嗙!”一丝轻跘声弱弱飘来,郭威心中一紧,只顾着和夫人讲话了,太过专心,在自己府中也没太在意隔墙有耳,此时才发现门外有人,立刻止住了话语,脚上一运力,纵出门外。惊得柴氏愣在当下。

“谁!”郭威跃出门外一声大喝。

“大帅!是我。”

定眼一看,只见赵匡胤抬着一盘饭菜来到门外,形态惊恐。

“大帅,我才来到门口你就一下冲将出来,吓死我了。不知发生何事。”赵匡胤惊魂未定。

“哦,没事,今天在宫中久座,身体有些不适,在屋中小练了趟拳脚,正好出来。”

“大帅还没吃东西吧!快用些饭菜,这风甚凉,菜很快就会凉了。”

“原来是赵匡胤呀!我来吧!”夫人已从屋中出来,接过了盘子道:“自回师以来,你就一直护随在身边,现也回了京中,我听说你家离洛阳不远,明日就回家看看吧,想必家人也非常惦挂了。”

“多谢夫人,我正有此意!”赵匡胤满脸兴奋道:“哪大帅慢用,我就先告退了!”

看着赵匡胤离去,郭夫人悄声道;“不知他听到夫君所说没有。”

“此人曾舍命救我,看其刚才神情,也不像装的。应是没听到吧。”

“但愿如此吧!”郭夫人犹带思索道。

平日里灯火通明的御书房,此时略显昏暗,白天被刘承佑责骂的太临正躬身站在刘承佑身旁小心伺候着。

“你觉得郭威今日所说可信否。”沉默半天的刘承佑终于开口。

“看郭威神情倒不像装出来的,不过俗话说,无风不起浪,当时除了郭威又没有其他人在场,这真是不好说。要不悄派几个心腹装做下人送到他府上服待寻机打探。”

“不可,即使是真有藏宝图,量那李守贞也没多少拿得出手的宝贝。归了郭威也是无妨,现在我们正是用他之时,只是。。。”

“陛下是不是担心郭威现在就心存他意,一旦兵权在握,万一起了反念,想要控制住他就有些困难了”那太监向刘承佑凑了凑身子,小声嘀咕道:“陛下怎么忘了还有一个曹将军呢!”

“你是说使他二人相互擎制。。。”刘承佑顿时大悟。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翌日早朝,些许衰落的朝堂如今多了些庄严萧冷,一股皇家之气冲盁其间,一洗颓势的正厅两侧整齐地站满了文武大臣,高高在上的正当处,端座龙椅之上的刘承佑器宇轩昂、英姿焕发。

看着满堂文武,沉寂多年的心终于热血起来,刘承佑让太监宣读着圣旨,将此次平藩的有功之臣逐一分封。谢恩之声此起彼落,各文武个个意气风发,唯郭威笑而不喜!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这其中意味,郭威可是才立功,就深深品味了一蕃。昨日的一席话,分明是借那太监之口说出,却隐隐透着皇上对自己的一份顾虑。“但求国之一统,为苍生谋得一丝福祉便回乡去吧!”

郭威心中默默念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