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猛将
作者:扶风汉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853

吴呆的脑袋随着沐雄来回踱步而移动,半响后,沐雄下定决心,看着吴呆,对他说:“好!我将全军交予先生,望先生不辞辛劳,杀贼建功!”

吴呆郑重的说:“必不负重托!”

沐雄解下佩剑,捧起帅印,正将要交剑印给吴呆时,帐中两侧众将一起站起来,其子沐天波慌忙说道:“王爷,此事关乎全军安危。此人我们都不知底细,岂能草率将帅印交予他,望王爷三思。”

苏文锦白了吴呆一眼后,哼道:“此人一看都不懂兵,凭借三寸之舌扰乱军心,几句话说出来,就知是妖言惑主之徒。”

吴呆并不生气,他双手环抱,对苏文锦说道:“既然你神勇,那你为何不去攻关,而是躲在帐中避贼?连贼兵在外辱骂你都不敢出营决战,由此可知,你胆怯了!”

苏文锦见自己心思被吴呆说破,脸上一红,但刚才嘴漏,牛已经吹出,他心一横,转身对沐雄豪气万丈的说道:“王爷!你快下军令,让我领兵五万人马,即刻出发攻关。不出三日,我定能攻破黄联关,生擒孙可望而还!”

沐雄岂能不知他的心意,见他一副请战心切的样子,暗自苦笑,他也不能让心腹爱将去送死,摆手叹道:“罢了,前几日你去攻打关隘,死伤甚多,今日若是又让你去攻关,于事无补,徒增伤亡而已。”

苏文锦怏怏的坐下,瞪了吴呆一眼后,重重的哼了一声,其他诸将也都面露不悦,对吴呆执帅印一事都表现得万分不服。

沐雄见到诸将战又不敢战,但又不服敢战的吴呆。心中一时也感到无计可施。

既然将士不服,就算他把帅印交给吴呆也没用,他只得将吴呆安排到一营中居住,独自一人漫步在营中,他知道,贼兵占据险要关隘,若是僵持日久,定会生变。诸将不敢出战,他也无可奈何。

就在他一筹莫展时,参军郭飞走来,对他说道:“王爷可是心忧贼兵难破?”

沐雄点头说道:“对,贼兵占据险要,且都身经百战,将士上下一心,占尽天时地利人和。而我军远道而来,兵士恐惧之心溢于言表。我军休矣。”

郭飞笑着说道:“天无绝人之路,营中有异人,可见上天眷顾王爷,王爷何不用之?”

沐雄叹息道:“我也想用此人,但诸将不服,就算我用他,诸将不听他的,也是白搭。”

郭飞说道:“此事简单。昔者汉高祖起用淮阴侯韩信时,帐下有功之将多如牛毛,高祖恐诸将不服,筑坛拜将,封韩信为大将,诸将见汉王郑重,无一不服。高祖起用韩信,韩信率兵逐鹿天下,五年灭楚,一统天下,开两汉四百年基业。王爷何不仿高祖故事,于营中设坛,斋戒数日后登坛拜将,军中大小事务皆由他定夺。若能如此,贼兵指日可破。”

沐雄连连点头,笑道:“参军一席话,使我茅塞顿开。就这么办!”

沐雄令士兵在帐外空地上建立一座高达两丈的高坛,他沐浴斋戒三日。三日之后,高坛筑成。他令众将士手持兵器列队站在坛前,坛下鼓角齐鸣,声震苍穹。

吴呆被人请到坛上坐定,沐雄托一红盘,盘上放置帅印和宝剑。他缓缓走上坛前,托盘对吴呆说道:“先生才智过人,身怀绝技,以一人之力逐敌败贼,足见先生智力非凡。本王奉召伐贼,无奈贼势猖狂,本王不求肃清四川全景,只求牵制反贼东方,使朝廷另外两路大军攻至成都即可。但我军败象以现,为使贼兵不能班师,本王请先生执掌帅印,主军中大小事物,万望先生不辞劳苦,持帅印,挚宝剑,统领三军。先生若能同意,则数十万滇兵幸甚!大明幸甚!天下幸甚!”

他又转身对坛下林立的将士说道:“自即日起,军中赏罚攻守皆由吴先生定夺,将士若有不从命者,吴先生可持此剑斩杀!本王在军中亦受先生制约。望将士遵守军令,任吴先生驱驰。望诸将能建功立业,名留青史,功垂书帛。”

沐雄说完,走到吴呆面前,将木盘托出,送到他面前。

吴呆拿起盘中宝剑和将印,走到坛前,扬起剑印,来回一扫坛下林立的将士,大声说道:“自崇祯元年,内有流民作乱,外有清兵扰边,天下沸腾,至今已有十六载。天子心忧天下,夙夜不眠,寝食难安,遣将士内外遮敌。大厦将倾之际,天子犹能斩杀反贼李自成于阵前,刺皇太极于敌巢。各位诸将自高祖起,世受皇恩蒙荫,至今两百余载,岂能不效死命杀贼。古语有云:主忧臣辱,主辱臣死。诸位将领既受封为将,当在国难当头之际赴汤蹈火,效之以死。况堂堂七尺男子汉,不在阵前披坚执锐,而龟缩营垒之后,避战不出,何其懦弱也。诸将可愿随我出征,诛戮国贼。有意灭贼者,可留下,不愿伐贼可速速离去!”

坛下众将被吴呆一席话说得热血沸腾,恨不得即刻出发讨贼。

情绪激昂之下,只听众将一齐高呼:“愿随先生扫荡国贼,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吴呆见到诸将眼神饱含锐气,已无怯意,他将队伍解散,与沐雄一起回到中军帐中。

沐雄说道:“不知先生如何破敌。”

吴呆笑道:“敌人占据险关要道,且关前狭窄,两旁尽是峭壁,除了硬攻,已无它途。因此敌人人数虽少,也可扼守险要之地抵御我军。我军人数虽然众多,却不能在关前展开尽展拳脚攻城。从地利上来说,形势对我军极为不利。只有诱敌出关而战。我们只管派兵前去挑战,在道旁两侧设伏兵,等到贼兵追赶到伏击圈中,我们击之即可。”

沐雄连忙说道:“前几日我们就是这么做的,无奈贼兵征战多年,深知战术,我军未经战事,短兵交接之下,我军伤亡惨重,斗志全无。才使贼兵得以猖獗。”

吴呆听罢说道:“既然敌人志气已骄,那就更好办了。烦请王爷将诸将叫来营中,我要调兵遣将了。”

他又叮嘱沐雄,等到众将到来之后,两人联手演一出戏,沐雄听完连连点头。

等到吴呆和沐雄商议完毕,军中大小将领已齐至营帐。沐雄坐在吴呆身边,看到诸将都到齐了,吴呆对在座众将说道:“诸位将士,贼兵就在眼前,谁愿意随我一道,前往黄联关破贼!”

他信心满满的等着众人一齐站起来,争先恐后的抢着要去随他攻关,等了半响,底下的人都端坐得稳如泰山,没有一人愿随他去。

刚才的诸将一时激动,顺口喊了一句震天响的口号,等到队伍解散后回营时被风一吹,心中的激情平静后,思维清醒了,惊出一身冷汗,想到刚才瞎喊了不该说的话后,恨不得扇自己两耳光。

诸将中就属苏文锦最有胆量,他站起来,奋然说道:“我愿随大帅前去攻关!”

其他将领一听,看见有个自愿送死的人后,都松了一口气,窃喜暗想:这下安全了,脑袋能保住了。

吴呆看了其他将领一眼,苦笑对苏文锦说道:“罢了。我见诸将都有退意,既然这样,那我们就撤兵吧!”

沐雄一听,急忙阻止道:“先生,贼未破,岂能退兵!?”

吴呆意味深长的看了沐雄一眼,说道:“诸将都有退意,可见已是不能再战了。兵家有言:能战则战,不能站则守,不能守则走。我军长途跋涉而来,既不能战斗,又无城池可守。可见唯有退回云南,徐徐图贼。”

沐雄听完惊讶的说道:“你不是说要破贼的吗?怎么转眼间就又要退兵?”

吴呆双手一摊,无奈的说道:“我有心灭贼,但是众将胆怯。就算姜子牙在此,也是无计可施。”

苏文锦拍案而起,大呼道:“哼,我去!众将胆怯,我却浑然不惧。前几日我的部下死于城下者不计其数,今天我自要为兄弟们报仇!只求主帅给我兵马五万,不出数日,我定踏平黄联小关。”

沐雄大喜的说道:“好!苏将军神威奋勇,大壮我胆!若是将军叩关,定能使贼兵知我云南犹存勇士。”

沐雄说完后转身对吴呆说:“请先生分兵五万,交给苏文锦,前去攻打敌兵。”

吴呆站起来笑着对苏文锦说道:“既然苏将军愿去,那我也当亲临关前观战,黄联关甚是凶险,我在远方观看将军攻打关隘,,我定然不会让将军有何闪失!”

沐雄也说道:“既然这样,我也前往关前看苏将军破贼!”

吴呆将众将遣散,只留苏文锦一人在帐中商议。

等到众将走后,沐雄笑着对苏文锦说道:“你去提兵,明日一早我们出发!”

吴呆打量一番苏文锦后,见他生的健壮如熊,浑身肌肉发达,相貌凶狠,笑着说道:“将军不但有熊虎身姿,更有一颗豹子胆,实在是军中第一猛将!”

苏文锦声若洪钟的说道:“承蒙大帅谬赞,末将实在微不足道,只愿趁大王主帅之意也!”

吴呆连忙惊讶的问道:“你说什么?”

苏文锦笑道:“刚才在帐中,只不过是将军与大王联手演绎的激将法,不知末将揣摩对否?”

沐雄和吴呆对视一眼,相视而笑。

吴呆连连点头,奇怪的问道:“你是如何知道的?”

苏文锦笑着说:“将军灭贼受帅印之时,灭贼话语还在绕耳不绝,却在转瞬间又说要退兵,不是激将法又是什么?”

吴呆笑着说道:“哈哈,我看你长得虎背熊腰,原以为你只是粗鲁之人,没想到你聪明慎密,心如明镜!真是将才!那你说说,明天你怎么攻关。”

苏文锦答道:“既然主帅问起,那我就猜一次,若有错误,万望主帅不究。主帅可是要我明日溃败?”

吴呆点头说道:“既然将军已经知道,那将军可愿受辱?”

苏文锦昂首答道:“主帅之命,安敢不从,身为将领,当以战死沙场为荣,岂能贪生怕死!”

吴呆点头笑说:“将军忠义,贼兵安能不破!明天将军佯败,我记你大功一件!”

他将调兵令牌交到苏文锦的手中,说道:“好好休息一晚,破贼之事尽系于将军一身!万望将军慎重。”

苏文锦正色说道:“定不负所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