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春日井事定
作者:删心饿意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2930

“祖父大人,我们真的投降吗?乡田家可是入侵者啊!我们乐田氏世代侍奉大口家,现在大口氏灭亡了,本家不仅不为之报仇,难道还要投靠灭亡他的敌人吗?何况父亲大人就是在小牧原受的重伤而再也不能上战场的!”一青年男子大声咆哮着。

“闭嘴!”主位上的老者呵斥道:“是谁告诉你大口家灭亡了!大夫人和大殿子弃城而走,但是他们确实是当众将家督之位传给了二殿下,二殿下现在还好好的活着,大口家怎么会是灭亡了呢!”

“可是明眼人都知道二殿下是被乡田家俘虏了,现在只是傀儡而已。”青年辩驳道。

“就算是傀儡那也是我们乐田氏效忠的主公!主要主公还在,大口家就没有灭亡!那本家就要向主家尽忠!”

“可是大口家现在是名存实亡!”青年丝毫没有注意到老者愤怒的表情继续辩驳道。

“只要家名还在那么就有希望!你知道这几天乡田家在做什么吗!他们在慢慢的收复原来大口家的旧臣,而且他们采取的阳谋让人防不慎防!这才两天所有五百石以下的小家族都已经因为惧怕或者其他原因而选择臣服,就连本宫山、富士山的本宫氏、富士氏都已经表示臣服!”

“胆小的本宫氏以及富士氏!他们不配是大口氏的武士!”青年继续咆哮道。

“胆小!呵呵呵。。。你想想世代居住鹿池湖边的鹿池氏,知行六百石又怎么样,拒绝臣服后,第二rì就被灭亡了,灭亡他们的却是由刚刚投降的那些小家族组成的联军。乡田家可是不废一兵一卒就已经占领了大口氏近万石的领地了。本家再不做抉择就要赴鹿池氏的后尘了。”

“报!池野城急报!”

“快拿上来!”

“哎!连武力第一池野大人也选择臣服了。”乐田吉家看到情报反而不那么犹豫了,心中已有决断。

“什么!连师范大人。。。”青年名叫乐田吉广,是大口信纯的近侍出身。

“乡田家承诺等到小主公将来成年后将羽黑城归还大口家,池野大人因此才答应以大口家家臣的身份投降乡田家,也就是作为大口家的寄骑陪臣。如此本家也可以效仿,不过要先于乡田家提出才能获得主动。”

“吉波!你我你去一趟羽黑城,。。。。”乐田吉家喊来自己的次子吩咐道。

“是,父亲!”

“祖父大人!。。。”乐田吉广还想做最后努力。

“住口!吉广!不该你想的人你千万不要去奢望!不然会使本家陷入万劫不复之境地!你下去好好反省反省吧!”乐田吉家怒斥道。

。。。在‘近交远攻、聚沙成塔’的策略下,只花了近十五天大口氏旧领就基本平定,大部分旧臣就全部臣服,那些不臣服的几家都遭到灭亡,乡田家花了最小的代价获得了最高的利益。哪些前往二之宫支援的同僚家族乡田家都赠送很多财物和粮食以示感谢,至于岩仓城宗家那边自然也是献上财物了。

于是平定chūnrì井郡北部后,乡田家短时间内就多出来的一万四千余石,其中更是包括七千余石的直辖领地,不过这可谓是凭空多出来的领地需要乡田家接下来的几年时间来慢慢的消化。

“大哥真的打算向父亲大人请命拿出一部分知行领地进行奖赏吗?”千兵卫见大事已定,于是抽空回二之宫城找政泰。

“有什么不对吗?”政泰不解道,因为他觉得这是收买人心的机会聪明的弟弟应该不会想不到的。

“当然有!分配知行领地我很赞成,不过我认为应该放到兄长你继任家督之后!”千兵卫建议的说。

“没错没错!父亲要退隐了就不需要这些名声了,还是三郎想的周到。”政泰恍然大悟道,不假思索的说:“就按三郎你说的办,不过我看三郎你还是回来帮助兄长吧!岩仓城那边本家会去解释的!”

“还是算了吧,我还小,可以再待几年,反正现在我挺zì yóu的。”千兵卫连忙拒绝,可是为什么呢,千兵卫悄悄问自己,难道是阿菊?

“那就算了,听你的意愿。”

“不过兄长我觉得家臣领地的位置要挪一挪,最好是二之宫的和羽黑城的进行适当的交换和迁封,这样能更好的加强羽黑城的统治,毕竟本家消化新得来的领地需要一段时间。”

“不过他们能同意吗,毕竟是世代居住的领地,换是我们我们也不愿意吧!”政泰觉得不好办。

“领地交换也算是迁封的一种了,那我们就规定迁封的家臣可以获得额外的加封,以及奖励优先答应的家臣以优先选择权。”

“优先选择权?这是什么?是一种奖励?”政泰不解。

“没错,优先选择权就是本家回划出一些地来,哪个家族先愿意迁封,那么这个家族就可以优先对这些领地进行挑选,先到先得。”千兵卫像是甩货似地说:“总之就是诱惑他们,让他们心甘情愿的迁封。”

“就像军法里说的: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政泰诺有所思。

“没错,这也是谋略的一种,谋略是讲究不战而屈人之兵!”千兵卫郑重的说。

“三郎才智非兄长所及也,这家督更合适的继承者应该是三郎啊!”政泰试探的问。

“大哥在这么说我可就马上回去了!再说了,我才看不上这点小家产呢!”千兵卫故作不削的说。

“这可是本家近四代人的努力结果你竟然不屑一顾!真是的!”政泰无奈的摇摇头。

“我只是实话实说而已。”千兵卫努努嘴道。

政泰倒是对千兵卫的‘大话’见怪不怪:“不过说的也对,以三郎的能力似乎将来还真可能看不上这两万石,我们家的三郎将来至少也是一国之主!”

“所以啊,老兄啊你要好好讨好我!”千兵卫站了起来没大没小的拍拍坐在身旁的政泰的肩膀,然后快速逃跑:“刚好回来,趁现在有时间我要去巡视一下自己的领地!”

“慢点三郎,我派人跟着你,要不然你别想出去!”政泰连忙追上去拉住千兵卫给了个爆栗,道:“越来越大胆了,看来你也是野成习惯了!听说就连阿菊你也是直呼其名,他可是你表姐,要叫姐姐。”

“阿菊向你告状!”千兵卫不满的问。

“是我命人打听到得的,我这做兄长的可是很关心你的。”政泰矫情的说。

“真肉麻,我想阿菊也不会出卖我的。不过兄长这么做有一定的深意吧,是担心我惹祸?”千兵卫不确定的说。千兵卫略微一想就知道自己错怪阿菊了。

‘阿菊是个善良的女孩不会告状的’千兵卫暗自告诉自己。

“没错,时常让手下去跟踪一下你,打听了解你的动态,免得你再整出另一个织田信清,本家也好做准备。”政泰开玩笑的说。

“切!”千兵卫翻白眼道:“我惹祸你还挺高兴的样子!”

“那是,只要你下次惹祸可以让本家一统整个chūnrì井就行了,我的要求也不高。”

“呵呵。。呵呵!兄长可真是比我还不着调!”千兵卫无语。

“只要对本家有利,不着调也行啊。”政泰笑笑说。

“亏你想得出来,不过话说回来那兄长这次打算给我多少知行呀!给少了伤感情啊。”千兵卫威胁的说。

“你猜!你这么聪明一定能才出来!”政泰揶揄的说。

“切,我猜出一个数你可以立马推翻嘛,就算猜对了也没用!”千兵卫比试的看着政泰。

“这是什么眼神!”政泰被千兵卫说中,有点不好意思,恼羞成怒的敲了一下千兵卫。

“到时候我会视情况来核实兄长对三郎的疼爱的!”千兵卫此时心想反正不急,反倒是可以以退为进。

“你这小子就是麻烦,真是油盐不进。我就透漏一点吧,加上你之前的总共不会超过一千石的。”政泰遭到威胁,无奈的妥协。

“这还差不多!我很满意!”千兵卫这才满意的点点头,样子得瑟的不得了。

“我还没说具体石数呢!”政泰好笑的说。

千兵卫一副你要反悔的表情盯着政泰发毛:“不是说了吗,不超过一千石,那就是一千石了。没想到我也是预备‘小大名’喽,兄长不会反悔吧!”

“真是强盗啊!不过一千石也不是不行,只是其中五百石是挂名在二郎名下,我可不放心二郎现在能好好的管理领地。”政泰想出了个折中的办法。

“也行,我可是务实的人,那就不打扰你和真子嫂嫂的恩爱时间了,我走了。”千兵卫满意的说,其实他也知道是自己赚大了。

“混蛋这是大白天,你瞎说什么。”政泰气极。

“攻入羽黑城那天似乎是白天吧!”远处传来千兵卫的声音。

。。。。。。

又十五天后政泰正式继承乡田家,继承大礼由织田信贤亲自主持不说。继承家督之后政泰宣布的第一个政令就是新年会议将分封新得来的领地给有功之臣,二之宫为之瞬间沸腾。

1554年新年后二之宫城的第一次家臣会议是有史以来最为热闹的一次。今年的新年后的第一次会议人数也是空前之多,不仅有世代侍奉乡田家的家臣还有新近收复的大口家的旧臣。

其中包括原大口家手下五大家族:原来大口家第一家族,知行一千八百石的乐田氏;取代世代居住鹿池湖边的鹿池氏的池田氏,知行六百石;筑城于本宫山、尾张富士山的本宫氏、富士氏,知行各八百石;以及知行一千石的池野氏。

会上政泰则是宣布了分封的具体事宜,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加成迁封。迁封规定:只要答应迁封的在分封后的知行石高上加封一层,优先同意的具有优先选择权。别看这只是一层,但是魅力却是不小。

小家族知行本来就不高,因此领地也不大,旧情小,现在有平白增加知行的机会这么可能放过。政令一处,手下六个家小家族(乡田家原来家臣也不多,有知行的就更少了)全部同意迁封,迁封前知行石高合计约五百石。后来陆续有大口家小家族旧臣同意迁封,石高合计约七百石。

而对大家族而言诱惑同样不小,一层石高可能就上百石,像乐田氏如果同意迁封那么就能获得一百八十石的奖励,不过乐田氏是陪臣不在此列。许多大臣都纷纷同意迁封,此时不得不提一个人,那就是大岛氏雄,他随时个粗人但是作为乡田家第一武将,在二之宫防御战的时候就因奋勇杀敌而被乡田家表扬,之后出城作战更是表现英勇,后来由率军支援羽黑城、平定羽黑城,可为功不可没。但是由于是第一个站出来支持政泰的政策,所以给了优待,不仅获得优先选择领地的权利,其石高数还被政泰翻倍后加满至八百石,大岛氏雄感激涕零就在此不说了。

中等家族也是有一部分家族同意迁封的,其中就有大口家的旧臣本宫氏、富士氏,就不一一写出了。

千兵卫则是被正式任命为一门众,知行合共五百石,乡田二郎政一同样成为一门众知行五百石,不过确实交给千兵卫打理。最令人意外的当属乡田政家选择羽黑城作为自己的隐居地这件事了,不过这也是在情理之中,毕竟羽黑城需要放心的人照看。于是政泰为了给父亲养老就将羽黑城外的两千石划给了政家,以及另外的一千石划给了自己的叔父乡田政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