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南海耀武之舰载机
作者:不死书虫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1980

吓唬人的计划就此展开,高层们这次似乎是打定主意了,要吓死人不偿命,沐罗洪魏四人都可以想象得出,一个长数百米,重几千吨的大家伙飞在空中,给人什么样的感觉,眼珠子恐怕都能瞪掉吧,哈哈!!

为此沐佑仁,罗德,魏槐,还有洪琳,都很有兴趣,或者说恶趣味,于是都愈加的忙乱起来,不过,虽然有一说,身体好,脑子好,记忆力好,但是骤然进入未知的领域,门槛这个东西,也是让人头疼的。

魏槐和罗德还好,魏槐是地效航母的总设计师,虽然大部分工作是小九在做,但魏槐也是从头跟到尾的,以现在的记忆力,不说熟极如流,但欠缺的也就是管理规范,指挥条令这些软件方面,硬件问题对魏槐来说是不存在的,这些东西,以魏槐的学习能力,安排好时间稍微学习几天也就完事儿了。

罗德更不用说,对他而言,喷气式战斗机老掉牙了,自打小九迈入成熟期后,第一时间就把完整版的“指挥官系统”(就是那套从埃兰带回来的那套《战舰指挥官培养教案》虚拟系统,也不知道还有没有人记得,我都回忆名字都半天,结果还记错了,郁诅……)安装上了,大气层,外太空,就是恒星、黑洞里也溜过弯,打过滚,现在重新捡起喷气式,无非就是背背教程,摔上几次罢了,几天搞定,轻松之至。

沐佑仁和洪琳就头疼了,沐佑仁的六研在进行政务整合,事情一堆,洪琳的再生液,也在实验的关键流程,更头疼的是,这两位根本没有一点驾驶经验,只有摔机经验……“指挥官系统”里一堆残骸可以作证。

不过,车到山前必有路,路路都有……好吧,不广告了,有得有失,只要别太强求,事情还是能解决的。

罗德最清闲,抓回来当牛使,沐佑仁花费两天时间灌输了一通,就塞到六研行政部美其名曰分担工作,洪琳虽然抓不到人替代,但是再生液项目组里,还有一个大BOSS存在,韩裴琳,虽然有点对不起老人家,有拿人当牛使的嫌疑,但好在时间短,也算搞定了。

纷纷忙忙的,就到了地效航母下水的那天,白云飘飘,彩旗招展,记者观众人头涌涌……这是不可能的,天气确实不错,彩旗也有一排,但人不多。

按理说这种跨时代的产物,应该大书特书一番,但奈何,今儿是去吓唬人的,特殊使命,要求保密,人多了怎么行,一旦下水就要马上开赴南沙了,所以除了几个挂着金星的将军,就是制造这艘巨型船舶的工人和工程师来给这艘巨舰送行了,当然,人不多,但不妨碍热闹。

乒乓,西域干红碎裂在船头,顺着导轨,轰隆隆的响动,巨大的船身滑入水中,溅起巨大的浪花,瞬间欢声雷动,掌声、喊声、嚎叫声,响成一片。

咻~轰~~~

蓝白涂装的舰载机闪电般低空掠过,喷射蓝炎,跨越音障,激起阵阵的白雾,如雷鸣,如虎啸……

还是实话实说吧,不在现场,这话听起来很带感,很有科技范儿,但如果人在现场,谁这么说,魏槐打算啐他一脸,一天听八回,人都恨不得能把耳朵给缝上,还感觉?这冲击波可以客串玻璃刀,知道不?这噪音,可以造出一打的聋子,知道不?

还好,有种传说中东西,可以让人无视于这种不适感——兴奋,振奋,亢奋,随便啥奋,有个专有名词,叫精神胜利法,通常出现在新手初哥身上。

例如,周围这些工人们,虽然是造航母的,但是舰载机飞行,还是低空掠过玩花式,却没多少人看到过,掩耳张口之余,还跟傻子似的又跳又叫。

外行看热闹,内行就看门道,来参加下水仪式的南海舰队司令员,蒋维先,诧异的看着天空掠过的古怪战机。

蓝白涂装就不说了,海航常见颜色,飞机外形酷似歼-20,身躯庞大,机腹呈船型,上部扁平,双斜垂尾,两侧梯形进气道,采用鸭翼布局,没有水平尾翼,这都跟歼-20很相近。

但是,歼-20机翼后部是平直的,它则是大梯形剪尾,看起来更像F22,只不过给去掉水平尾翼,驾驶室后下方的小鸭翼,这是歼-20的特点,母“X”,或者说举手欢呼的“人”,怪模怪样很扎眼。

“这是什么机型,怎么从来没见过,新开发的?怎么鸭翼居然是前掠式的,有什么用意吗?”蒋维先扭头,问身边的魏槐,说道。

跟蒋维先几乎统一步调,边上南海舰队的几位舰长,听到了问话,也一起转头看着魏槐,等待着答复,南海舰队是华国第一个配备航母的舰队,对于舰载机等相关问题,关心是难免的。

谁料,蒋维先刚问完,还没听到魏槐的回答,飞机呼啸着冲向高空,又猛地一头扎下,仿佛堕落的星辰,与大地飞速接近,近地300处,机翼猛地大张,速度急剧的下降,连续几个翻滚后,奇迹般的又变成了头朝上,喷射出长长的蓝色尾焰,开着加力,再次冲上天空,特技一样的飞行,顿时引来了一阵阵的狂热欢呼。

“靠!”看到了这种杂耍一样的机动动作,蒋维先瞬间就大爆粗口。

开什么玩笑,居然是变后掠翼飞机,现在居然还有变后掠翼飞机,开哪国的玩笑,这样的飞机操控性是好了,但能超音速巡航吗,能隐身吗,难道说,这根本不是舰载机?而是什么实验型号?

所谓变后掠翼,是因为在飞机设计中有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要高速,就得要用大后掠角,小展弦比的机翼,也就是说,锐三角形,以降低飞机的激波阻力,但这同时会导致机翼效率不高,简单说就是升力不够,这很好理解,机翼面积小了,这样的飞机,速度快是快乐,但同时也放弃或削弱了低空低速性能和短距起降性能。

后者还好,无非是机场条件要求高点,但放弃低空低速性能,要知道,一旦陷入缠斗阶段,速度基本都会处于音速亚音速之间,高度也都是千米到万米间徘徊,放弃这一段的性能,就代表着一切依赖导弹,放弃了近距离战斗。

这是个很头疼的问题,所以有人提出了变后掠翼,高速的时候,折叠起机翼,扩大后掠角,低速的时候,扩展机翼,加大后掠角,这样就同时拥有了高空高速和低空低速的优势性能,米格23,F-14,就是这么做的。

但是,也只有米格23和F14那一代飞机使用,然后就再看不见了,为什么,因为变后掠翼优点很多,但是结构复杂,操纵麻烦,维护困难,成本高,故障率也高,更要命的是,复杂的变翼机构让飞机变得很重,F-14达到了33吨的重量,这也算舰载机的一个奇葩了。

自身重,携带的载荷就轻,再加上复杂的变翼机构还限定了飞机的外形,隐身等一系列性能的提高,所以变后掠翼流行一段时间后,就很快被抛弃了。

当然,现代的飞机设计,也没有抛弃这一点追求,只不过通过采用双三角设计,鸭翼,跨音速面积率曲线设计,大边条设计,翼身融合技术等现代技术,放宽了静不稳定度,让机动性,敏捷度都有质的提升,不同速度的机动性能平衡得比较好,于是很好的弥补后掠翼的不足,使的飞机获得非常好的性能,而又避免了变翼飞机的诸多不足,所以才让变翼这种复杂设计就彻底进了故纸堆。

可那天上的,是怎么回事?眼花了?那机翼确实是变化了啊!

蒋维先指着天空,恶狠狠的盯住了魏槐,大声道:“变后掠翼?”声音充满了惊讶。

“是啊,变后掠翼,怎么了?”魏槐奇怪的看着这个老头子,很明显的事情,这老头子傻了嘛。

“得,是我问错了,那是变后掠翼……靠,我是说,怎么会采用变后掠翼?”没说完蒋维先自己先明白过来,赶忙又问了一遍,“这样它的隐身性能不会受影响吗?能超音速巡航吗?还有自重,它自重多少?最大航程能有多少?”

舰载机无限追求大航程和滞空时间,毕竟航母虽大,却不可能跟陆地相比,带的油料有限,而且航母在水上飘着,目标在地上摆着,航程越大,选择越多,发挥的功效也越大。

这就要求舰载机要轻,要轻,绝对要轻,不管是F35还是J15,其最大起飞重量,都要比F22,J20之类的路基战斗机差得多,起码差5吨以上,那这架飞机的自重是多少呢?看到变后掠翼,蒋维先不太乐观,自重越大,代表燃油和武器的携带量就越少。

尽管变后掠翼会导致很好的升力,很好控制性,甚至能加大滞空时间,但是弹药量不足,这是要命的,而增加的那点滞空时间,弄不好还没有燃油携带量减少影响的多,怎么会是变后掠翼?!

“呃,能不能问题少点……算了,我从头说好了,这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引起的。”魏槐搔搔脑袋,对连珠炮一样的问题,表示压力很大,“首先我要说的是,这架飞机跟现有飞机完全是两回事,它是第一架全电驱动超音速战斗机。”

看蒋维先好像又要有问题喷来,魏槐赶快比划出暂停手势,制止了一场灾难,对耳朵的灾难。

“这款机型改造自J-20,虽然是舰载机,但跟F-35和J-15不同,它属于重型战斗机行列,正式名称是J-21A,双发单座,航程4200公里,战斗半径1800公里,升限19200米,最大速度2.2马赫,巡航速度1.75马赫,比J-20略慢,机长21.20米,机宽11.93米,机高3.20米,主翼展9.2米~14.33米,主翼面积最大时约73平方米,跟J-20差不多,鸭翼展2.70米,动力系统是新研制的D系列,拦截率略高,达到92%,毕竟AIM的速度慢点,一般来说,有这套系统,配合它的高机动性,J-21A很难被击落,除非运气太糟糕,诱饵,机动都没效果,激光也没打着。”

一番话,引来一片抽气声,李三田作为航空大队大队长,第一个大声的叫出来,说道:“司令,要装上,一定要装上啊,司令!!”

“不用你说。”蒋维先大吼一声,然后回头,笑得一脸褶子,魏槐一阵恶寒,“魏工,您看,这J-15改装有难度嘛?”

没问全换装J-21A,因为新战机,又是全电驱动的,必须要经过一段时间考验才可能上舰,这是常识,而J-15,虽然性能不如J-21A,但却经过了时间考验,再说,改造总比换装便宜,作为舰队司令员,这经济账,也必须会算。

“理论上,改装问题不大,这激光近防器是单独备弹,能源不从机载能源舱走,而且体积也不大。”魏槐早就知道,会有人这么问,所以早就准备好了答案,“不过,J-21A的前后专门开了弹仓,J-15要装也一样要开弹仓,飞机上可没有无用的部件,真的要改装,必须得从头对J-15进行系统的设计,这不是一时半会能搞定的,我们还是等地效航母海试完了之后再说吧。”

魏槐说完,果不其然的看到一群失意的人,是啊,忘记这茬儿了,飞机不是模型,想动,必须要前面留有改装的余地,不是随便能动的,否则摔下来也不奇怪,可谁会给激光器这东西留下空挡啊,又不是未卜先知。

“也只能这样了。”蒋维先一抚额头,但旋即,又恢复了坚定,这东西太重要了,不就是改装嘛,难道还比设计难了?大手一挥,“不管了,海试完了,我去找沈飞,一定得让它改装出来。”

魏槐耸耸肩,不置可否,飞机不好动,改装起码得两年,两年后,你还能不能看上J-15还是个问题呢!

——————————————————————————

PS:修改一遍,就是20分钟,本还以为能在12点前搞定来着,唉!!

万字,就分了,麻烦,头疼的是,万字都还没讲清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