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宁远守卫战(下)
作者:草尖上的云雀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6306

() (第,倒是也不为过。 至少,杀掉他一个就增加了400的击破数,可见他还是很牛的。

经过一个多小时锲而不舍的持续努力,那边的郑旦采用打秋风策略,小心翼翼地磨啊磨,磨到最后,终于成功地击杀了时不时会自动回一点儿血的莽古尔泰。

一个多小时的艰辛努力,值了,说起来,也只有女xìng英灵才会有这种惊人的耐心吧,就好比绣一件衣服,一绣绣上一个月,只要有耐心,就一定要完成。

不过等等,我说的剧情不是指这个!

“系统提示:我方士兵提议,用芦花、棉被装裹火药,点燃之后扔到城下,造成火海。”

……

关键时刻,群众的智慧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如果常常看抗战电影的,见过老式炸药包(比如说董存瑞舍身炸碉堡时举的那种炸药包),就明白用棉被包裹火药然后再引燃是怎样的效果了——简单地说,这就是老式炸药包的更古老的简化版本,只不过外面包火药的东西更破旧、密闭xìng也更差一些而已。

于是一个个古老版本的炸药包,就这样朝下面的凿墙队丢了下去。

至于丢下去的后果,陈宇当初看这段军事史的时候,知道有个在场的朝鲜人对此事作过记录,有过这样一段描述——

“须臾,地炮大发,城外土石俱扬,火光中见胡人,俱人马腾空,乱堕者无数。”

这里的“地炮”,大约就是扔到地面上的炸药包了吧。

而且更可怕的是,这种古老版本的炸药包虽然由于密闭xìng以及制造时很仓促等原因,威力远没有后代的炸药包强,但是,用棉被作外皮,一旦炸开,正在燃烧着的棉絮四处飞扬,这效果却是意外的好。

要知道,现在是大冬天,极严寒的大冬天——所以后金士兵们棉衣毛皮什么的倒也没少穿。

而棉衣是比较容易着火的。

于是很快,下面一片壮观。

不久,后金军站在墙根附近的凿墙队全军覆没。

所以说,就算是面对面的没有什么“战术”或者“战略”可言的城池攻防战,这场战争,也还是很有“技术含量”的。

科技在这场战争中取得了临时的进步,只不过很可惜的是这场仗打完之后没有专门的技术人员对这种老版本的炸药包进行技术总结和进一步的技术改进就是了。

在惨重的伤亡之下,后金军的攻势,终于开始迟钝了。

不过,明军的老牌炸药包也不是无限的,所以,这种炸药包专扔那些聚在一起、聚在墙根处砍墙的敌军。

于是后金军放弃抱团凿墙,重新分散开来,列起一排排云梯。

然后战斗场景回归到一两个小时之前,陈宇该shè箭的继续shè箭,该拿剑砍翻拼命爬上城墙的敌军士兵的,就继续拿剑砍翻。

当前击破数:686。

当前击破数:687。

当前击破数:688。

……

“轰!”

这样的爬云梯与阻止爬云梯的战斗又持续了半个多小时,终于,在副本时间还剩下1小时46分钟的时候,不知道是哪个小兵亲手cāo作的,此战最有转折xìng的一炮出现了。

对于古老的“红夷大炮”来说,以当时的技术水平而言,其实炮击shè程是很不确定的,炮击jīng度更是不怎么靠谱,只能自己估计着哪儿人多就朝哪儿开火,附近没什么人了就朝远方开炮——但是那一刻,就是这么shè程不定、jīng度不高的一炮,一下子仿佛吃了大力丸,犀利地飞到了数里开外。

然后,它打在了一座黄账子附近。

“啊!!”

紧接着,一声哀嚎穿越战场,隐隐的,连数里之外的陈宇都听到了。

副本时间(倒计时);1小时46分27秒

看了看副本时间,陈宇很快明白,此战的关键剧情,大约已经发生了。

被大炮打伤的**哈赤会不会因为受伤状态而失去自动回血的能力呢……

是,或者不是,这是个50%概率的问题。

而50%已经很值得采取行动了。

“郑旦,准备回来了。”陈宇很快用意念锁定郑旦,命令道,“敌方主将**哈赤大约已经中了炮,还有一个多小时的时间,yīn死他的任务,就交给你了——不过小心,穿越战场的时候不要被我们自己的大炮误伤。”

“民女领命!”郑旦很快一片听命地回应道。

几分钟后,伤了主帅的后金军队果然开始从城墙前面撤退,但是与此同时,小地图上的红点则有一部分开始向东南方向移动起来。

接下来的重点,就是结了冰的海面了吧。

看来自己差不多要准备跳墙而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