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元凶孝子锥酷吏 访贤才微服惩帮凶(二)
作者:胡长青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6760

李夔龙淡然一笑:“我就是怕也沒用。 无弹出广告文本小说站多少把柄已攥在你们手里了,要寻上百个罪名也是不难,谁教咱做事不似施老相公那般严密,不但学阮胡子离府时将拜访的名剌从门上尽情收买回去,就是寿诞日也是偷偷教家人深夜送礼,又不写礼单,只在金银玉器上雕刻上自己的名讳,真个是神不知鬼不觉,我等凡人更是如何会知晓呢?听说……”

“这厮污蔑朝廷重臣,快将他乱棍打死!”施凤來丝毫沒有想到有此一节,不禁气急败坏。台下听者却不答应,呼喊道:“教他讲完!”“沒有亏心事,不怕鬼叫门。怕他怎的?”

李夔龙起身望着台下众人,若不是双手被缚,怕是要作个罗圈揖,喊道:“既是大伙儿愿听,夔龙拼死也要讲出。魏忠贤被抄家时,施相爷想起有把纯金的溺壶上面还雕有自己的名字,便花,想起父亲惨死,神色一黯,忙掩饰道:“还沒请教高姓大名?”伸手请崇祯三人坐下。崇祯含笑坐了,王承恩二人却不理会,依然在崇祯身后站了。

崇祯道:“小弟幸属国姓,名友贤。少失恃,长失怙,如今孤身一人,赖祖上薄有家私,好歹过活。”想起幼时未能承欢生母孝纯皇太后膝下,就是她的容颜也未能亲睹几次,心中不由悲苦万分。

黄宗羲见他眼中泪光闪烁,想他也是个性情中人,似觉亲近了些,重又抱拳道:“原來是友贤兄,失敬了。”将头一转,指着身边那个清秀的少年道:“这是延祚,乃是福建道御史吴江周季候大人的公子。这一个是夏承,乃四川道御史夏之令大人的公子,都是在下的盟弟。”又一指那个面皮略显黝黑身形粗壮的少年。

崇祯抱拳客套道:“少年俊杰,久仰得很。”那周延祚面如冠玉,微微红着脸皮还了礼。夏承口中却小声嘟囔道:“难怪取这般的名字了,本來就是与贤人为友,嘴上又恁的能说会道的。”

崇祯只作未闻,笑问:“黄兄大庭广众之下,锥刺奸人,父仇得报,大快人心。适才却说还有心愿未了,可以见告么?”

黄宗羲叹口气道:“朱兄不嫌聒噪,说出倒也无妨。”他饮一口茶,仰头闭目,似极悲愁伤苦,又若沉思冥想,“不过是个痴想罢了……”

周延祚道:“哥哥因未能手刃魏老贼,而不甘心。前些日子,哥哥尾随魏老贼一路,沒有机会下手,不料那老贼到了河间府阜城县,竟投缳自尽了。”

崇祯待要再问,却听院外有人呼喊道:“黄公子在么?”。他忙住了口,看看崇祯三人,指了一下里屋道:“朱兄,实在怠慢。”崇祯微笑着起身躲了。

院外,足音踢踏,似是來了不少的人。隔着棉布帘子窥视,见进來一个四十岁上下白胖的中年男子,头上的风帽也不除下,遮了半个脸,相貌看得不甚清楚。那人对黄宗羲甚是恭敬,言语也极客气,在条凳上坐了道:“将近黄昏了,小弟知兄尚未进食,就请兄台移步到柳泉居小酌几杯如何?”眼见比黄宗羲大出十几岁,竟一口一个小弟,崇祯几乎忍俊不禁。

“多谢相邀。只是那里不是贫门寒士去的所在。”黄宗羲冷冷地回道。

那人不以为忤,笑道:“那里早已换了主人,不姓魏了。”

“高堂华筵不姓魏也是姓魏,吃的是黎民之肉,喝的是黎民之血,我等黎民子弟如何吃喝得下?”黄宗羲语含讥讽,言辞犀利,崇祯觉得有些不顾颜面,不近人情。

中年男子干咳几声,将尴尬遮掩过去,又说:“小弟知道兄台恨小弟当年诬陷令尊大人,此事实在情非得己,都是被那魏老贼逼迫的,小弟思虑不够深远,中了他的诡计。每一想及,痛彻心扉。”说着竟掩面欲哭。黄宗羲却丝毫不理会,厉声道:“前有因,后有果,因果循环相报,乃是天道之机,自然之理,岂可任凭人意变乱?古人说:违天不祥。你不必再言。”语气决绝,斩钉截铁。

中年男子见难以打动,将手放了恨声道:“方才你们三人又到诏狱处死了狱卒叶咨、颜文仲。听说你还要组织被难诸家子弟,设奠于诏狱正门,公祭死难的父辈。有志气,不愧人人称你为孝子。但小弟也要劝你几句,过犹不及,如今兄台气也出得差不多了,也该收收手,网开一面。得饶人处且饶人,你在京师四处奔走,有多少人害怕?你何时才肯罢休?要怎样才放过小弟?”

黄宗羲霍地一下站起身來,喝道:“李实,当年你为虎作伥,残害忠良时,可曾有此念头?”崇祯陡然想起李实原本任职苏杭织造,现已褫去冠带,闲住私宅,不料却还在京师。

李实朝外示意,扑通一下跪了,哀求道:“小弟本非首恶,罪孽并沒有到不悛不赦的地步,求兄台放小弟一条生路,改过自新,重新做人。”两个随从抬进一口木箱,放下打开,里面竟是满满一箱白花花的银子,灿灿生辉,将破旧的堂屋映得明亮了许多。李实指着箱子道:“这里是三千两白银,就算是小弟的赎罪钱,不、不,是赎命钱。圣人也说:‘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求兄台仰体圣人之训,放过李实,不要逼人太甚!”

“不错,圣人是说过此话。只是小过能改,罪孽决不可饶!时至今日,你犹敢贿赂公行,欺天欺君欺王法,哪里有一丝的惭愧悔恨之意!别说区区三千两白银,就是三千两黄金也休想买先父的性命!明堂之上,自有公论,你不必再枉费心机了!”黄宗羲越说越激昂,?目怒颜,凛凛然不可侵犯。

李实咬牙道:“好!附逆之案不过是皇上心血來潮,鼎新革故,不得不如此行些新政,你万不可当真。我倒不信这白花花的银子竟沒人要?走!”起身率随从欲走。

“慢着!”崇祯愠声撩帘子出來。李实不想里屋还有人在,心下一惊,见是一个清瘦的少年,便当成了遭难的官宦子弟,哼了一声道:“又是一个为父请命的孝子!你们消息倒灵,全聚到一起了。不怕告你们意欲谋反,东厂番子前來缉捕吗?”

崇祯怒道:“你附逆之罪,已不可恕,却又诽谤朝政,妄测天心,不怕诛了你的九族?”

李实气得将风帽一把抓下,就地一摔,跳脚道:“好大口气!你是何人?天子脚下,各色人种真是繁多,竟有这般狂妄的人!我虽说冠带闲住,也曾是朝廷命官,岂该吃你这后生小子的气!”话音未落,眼前人影晃动,只听啪的一声,李实脸上早挨了一记清脆响亮的耳光,隐隐现出集之,号圆海。万历进士,天启中任吏科给事中。崇祯初以阿附魏忠贤,名列逆案,废居南京。因胡子多而密,有此绰号。

朱高煦,明成祖朱棣第二子,明仁宗朱高炽弟,仁宗子宣宗朱瞻基即位宣德元年,发动叛乱,兵败被俘,废为庶人,犹不伏罪,宣德四年被诛。

朱宸濠,明太祖朱元璋十七子朱权之后,袭封宁王,武宗正德十四年谋反,兵败被俘,次年十二月被处死在京郊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