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7,龙王牡丹
作者:春阳木褀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494

( ) 这两人很快结束了他们偷偷『摸』『摸』 嘀嘀咕咕的打情骂俏 倒不是说因为当着安国庆和李彩凤的面他们感到施展不开 这也是原因之一 主要是安然觉得良心上过不去 拿人家师傅们作为他们俩打情骂俏的对象 实在不应该 所以 这位良心相对于她的『奸』商男盆友还多那么一些的安小老太太很快的偃旗息鼓了 无论身边那个说他什么都能当夸他的家伙再怎么挑衅 她都只用眼角给他一个“哼 小样儿 你等着 咱们回去再算账”的眼神 闭紧嘴巴 就是不搭理他

沒有女盆友的配合 任凭『奸』商再能白话 再能撩闲 也沒办法 毕竟 打情骂俏不是一个人可以完成的工作 多重人格的除外

除了主殿以及几座配殿之外 特别难得的有一处以放生池为主的小花园颇可一游 这也算是龙王庙在那场运动中保存得最好的一部分了 不过 所谓“保存得好” 也只是相对來说 据说当年此处被当成了菜园 许多古树被砍了烧柴 放生池成了养鱼池 一些珍稀花卉也被拔了给蔬菜腾地方

而据吴泽荣淘回來的那本小册子记载 原本在龙王庙里有两株活了百年的牡丹 一红一白 并不是什么名贵品种 但在北方 特别是东北依旧属于十分难得 虽然牡丹传说号称耐低温可至零下三十度 但实际养护起來 其实也是千难万难 因此龙王庙里的这两株品种普通的牡丹花可谓远近闻名 是当年津源的重要一景 人称“龙王牡丹”

而在当年 每年花开之时 有不少周边城市的爱花人不惜费尽周折赶來这龙王庙里近距离的观花赏花 一直到现在 在放生池边的长廊里的还保留着不少东北文化文人的对这两株牡丹的歌咏題刻

据说 那时到津源观看赏花拜龙王也是每年花季本省文化圈的一场风雅盛事

然而 就是这样两株在本省被无数人歌咏过 带给无数人美好回忆 让无数津源人深感自豪 也费尽了数代龙王庙僧侣的心血來浇灌呵护的两株百年牡丹在那场史无前例的浩劫中被双双连根拔起

拔起这两株牡丹的名目说起來也真让人哭笑不得 那些红小将们的理由是不能让这两株资产阶级的东西再吸取劳动人民的血汗 必须让它们为人民服务

怎么服务呢[] 重生之美味关系777

你要说他们什么都不懂 他们也懂点 知道牡丹皮是中『药』材 都送到了中『药』铺去 让这些“吸取了劳动人民血汗的牡丹來回报社会”

据传说 这两株牡丹被拔的当晚 有一位多年來一直负责养护这两株牡丹的老僧人号哭了半夜 眼泪流干后便上吊『自杀』了 这位老僧人此前已经挺过了无数场倍受折磨的批斗 都顽强的挺了过來 但当那两株被他精心养护 也陪伴他度过了几十年欢乐悲喜的牡丹被毁的时候 他再也熬不住了

文革全面结束 全国上下进行大规模平反的时候 本地甚至悄悄的兴起一股传说 据说夜半时分 走到残败的龙王庙外的时候 还能隐隐听到那位老僧人在号哭他的牡丹花

又有传说 那两株百年的牡丹已经吸取日月精华成了花仙 那番是來渡劫的 劫难一过 飞升成仙 但舍不得打小出家为僧 伺候在她们身边的老僧人 于是把他也带走了 到天上继续为花仙服务

还有更离谱的 说那株牡丹本來是要成仙的 眼看着年数就要到了 但由于红卫兵的作为 花仙沒成 成了花鬼 只要月黑风高的晚上 无论寒暑 只要夜半时分去龙王庙的后花园 都可以看到那两株牡丹在夜里盛放 旁边还有那老僧在浇花护花

……

各种版本 有鼻子有眼 传得神神叨叨 但显然都是扯淡 就连那老僧人是否确有其 也是两说的事 但从这些传说中 无疑可以看出津源人对两株牡丹的痛惜 在当时的环境下又无法直接说出对那场运动的痛恨 所以 便借鬼神來寄托自己内心里感想

虽然鬼神之说不可信 小册子里的重点也是在表达对那株牡丹的痛惜之情 但另一件事却是真的

文革后 在龙王庙第一次小型修复的时候 便有一位当年亲手拔下毁掉那两株百年牡丹的红卫兵在幡然悔悟之后 特意费尽千辛万苦 自费跑到洛阳带回了数株牡丹 其中自然包括与当年两株牡丹同品种同颜『色』的牡丹花 栽植于龙王庙的放生池畔 此后 他又跑到相关部门 一求再求 求得可以自由出入龙王庙 养护牡丹的资格 相关部门的领导被他的诚心打动 也被他彻底悔过的这份态度所感动 经过研究后 批准了他的请求

从此之后 这位当年红卫兵便成了这龙王庙里的护花自愿者 不取分文 风雨无阻 不惧寒暑

对于一个此前沒有养过任何花卉 沒有任何经验的人 想在东北这个酷寒的气候下养活牡丹花这其中要花费怎样的心血小册子里沒有提 只提到这其间 此人又数次往返古城洛阳 购买牡丹來替换因为病虫或是寒冷而死掉的牡丹 最终 他终于让來自洛阳的牡丹花在东北的严寒地得以健康生长 在龙王庙的放生池畔扎了根 安了家

安然他们头一次來津源的时候 从小册子里看到这段往事的时候 她和吴泽荣在拍摄老建筑的过程中 还特意就这段故事请教过一些上了年纪的津源老人 听到一个版本的传说

传说中 当那人怎么都无法养活他带來的那些牡丹时 有人给他出主意说 他那么用心却养不活 是不是因为原本那两株牡丹花的花灵和那位老僧人还有怨气郁结在这龙王庙的花园里久散不去 觉得他悔过的心不诚啊 不如他向当年的受害者磕几个头 得到了原谅之后 只怕这花啊 就能养活了

那人觉得此人说得不无道理 便真的按他的话去了 从龙王庙的庙门开始 一步一头的磕到了放生池畔 他的血染红放生池边的土地 就好像是一瓣瓣红『色』的牡丹花瓣

说來也怪 从此之后 他再种下去的牡丹花真的就顺顺利利的生长了下來[] 重生之美味关系777

这当然又是人们托鬼神之说而表达内心的感受

后來 这位当年的毁花人 此后护花人因病去世 临终前依旧对他所守护的牡丹花念念不忘 特别向他的妻子和儿女留下遗言 他死之后 让他们把他的骨灰中的一部分洒到这放生池的牡丹花下 让他可以长长久久的伴着这些他亲手种下的牡丹花 并希望他们可以替他继续守护这些牡丹花 将护花使者的任务传递下去

这个就不知道是不是传说了 不过 安然以前曾经听过一种说法 牡丹是馋花 喜欢大肥 于是 她那跑偏的脑洞按着以上的传说想了想 是不是那人的血和骨灰也是肥料的一种呢 所以 这花长得越來越好 这显然是胡思『乱』想 沒有根据的脑补

安然他们上次來的时候 并沒有赶上花期 但他们也依去看那传说中牡丹花 沒有花 只能看到一堆堆绿油油的肥硕叶子 此前他们都沒亲眼看过牡丹花 牡丹这种花在东北生长并不如传说中的那般容易 也不知道是不是被那本小册子里的传说所影响 看着那几株牡丹花的植株个头是不小 也许沒准还真有个十几二十岁的样子

至于他们这次來 由于是冬天 东北的冬天牡丹越冬不易 那数株牡丹更是被人精心的搭了个大个的暖棚 他们也只能看着暖棚想像一下了

如今花园里百木尽凋 就连放生池也结了一层冰 只有一些松柏还是绿的 又沒有雪來美化环境 放眼望去 四处一片灰褐 沒有半点景『色』可看 所以 热闹和人流都集中在各个神殿之中 花园里几乎见不到一个人影 但安然还是坚持把老爹老妈领到此处 哪怕是对着暖棚也要让他们來看一下这个龙王庙里的卦诞生地

大多数人对卦 也就是民间的野史传说怀抱着不小的兴趣 这与年龄无关 『性』别无关 种族无关 安国庆和李彩凤自然也是大多数人中间的一员 听着女儿一段一段的卦故事听得津津有味 还提了不少问題 可惜 大多数的问題安然也是一问三不知 于是 他们又针对那个年代发表了不少的感慨 对于那些疯狂的往事 安然他们也只有乖乖听着的份儿 那是一个传说中的年代 距离他们似乎已经太过遥远

最后 一家几口人 好不容易找到一位路过的师傅 请他帮忙给他们在那个牡丹花的暖棚前拍了一张全家福

师傅的年纪大约中年 头上戴着简朴的黑『色』『毛』线帽來保暖 身上穿着土黄『色』的僧服 人很和气 ..

<h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