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第四二回
作者:京八桥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1192

公主寿宴前一日,贾母与李纨各自坐着一辆八人大轿,众多丫鬟仆妇跟随,浩浩荡荡到得公主府。

公主府侧门处早有两位女官等候,见轿子来,喜笑颜开道:“可算来了,公主还打发人问了几遍呢。”

贾母谦逊道:“咱们给她老人家拜寿,倒费她挂念。”

那女官知道贾府不比别的走动人家,客气得很,引着两人换了软轿,进了两道角门儿,又蜿蜒着走了不知多久,才算是来到一个大湖旁边。湖畔系着几艘乌木大船,其中一辆上站着些宫娥船娘,想必是要乘坐的那一艘了。

众人忙不迭扶了二人上船,那船尾的几个船娘轻轻一撑竿,船便离了岸往湖心荡去。贾母和李纨坐在船中看两岸及远处的风光,不由叹息道:“咱们家里镇日说嘴,今日才知道什么叫作真正的天上景致了!”

可巧船上一位女官是那日公主带着去了贾府的,闻此言笑道:“老太君勿要过分自谦,贵府里的园子比起这里也不算逊色。”

贾母听了此话,心下一咯噔,面上依然笑容满面道:“几位夫人见笑了,咱们府里园子本是刮了老底好容易才建起来的,也不是为着自己,只怕咱家娘娘来得委屈倒失了皇家礼仪,宁肯自己居将就些,也不可坏了宫中的脸面。咱们府里不知修了什么福,居然引得公主下降,那园子真个是越发有光辉了,只怕公主心里还看不上哩。”

另一位女官咯咯笑道:“我想起来,咱们公主那天回府也赞过贵府那个什么稻香村,说是阡陌井然,鸡鸭鹅等别有意趣,还兴致勃勃要在公主府里开辟一处呢。”

李纨笑道:“是我的居处,简陋得很,蒙公主喜欢。”

那女官点点头:“原来是亲家太太住的地方,倒也不辜负。”

船到了另一边湖岸后,几个粗壮婆子抬了小轿来,贾母度着不远处就是公主招待她们的地方,便不肯上轿,吩咐步行跟随。果然还没走几步,一个别致清雅的临水玉亭里,孝伦公主只穿着家常衣服端坐在上首,几个心腹仆婢服侍在一旁,亭中摆着几样茶水点心,看着甚为朴素亲切。

贾母和李纨慌忙拜见,孝伦公主笑容满面派人扶住了她们,又引到座位上坐下后,道:“怎的不坐轿子来?那湖边本有些潮湿,前儿又是下了雨的,恐老太君滑了步子。”

贾母笑道:“蒙公主请,贱足得踏步公主府邸,端坐于心不安。原本以为公主更衣后过来,不想反累公主等候,真真是惶恐!”

孝伦公主摆摆手笑道:“无需这样拘束,咱们本是极为亲近的人家,无需和那些人一样端着捧着。其实每年生日我也不爱凑那个虚热闹,一天下来身子骨都是酸的,倒不如自己人喝几杯,顽一会儿的好。只叹我生在皇家,这种私人的时候竟最不能自己做主的。”

贾母和李纨皆道:“这是公主金枝玉叶,天赐的福分。”

孝伦公主道:“什么福分,皇家内里的心酸,旁人哪里得知。”

几道茶过后,孝伦公主吩咐道:“去请小姐来。”

李纨笑道:“姑娘身子可还好?几次想请安来着,却又不敢贸然。”

孝伦公主提起自己女儿,满目都是柔情:“她从小身子就弱,多亏你之前送去的药,竟是去了病根,身子也健旺起来。原先怯怯不怎么肯见人,现在淘气着呢,把个嬷嬷丫鬟累得够呛。我时常对她说,你再这样,那家小公子就不要你了。”

众人皆笑起来。李纨笑道:“兰儿听了这话,估计臊得不行。他小小人儿倒是老成,只这方面羞涩些。”

孝伦公主道:“从小见大,可见哥儿将来也是个值得托付之人。”

正说着,那小姐被人引着过来了。那女孩儿生得粉妆玉琢,俨然一个小美人胚子。她看起来极为沉稳端庄,倒没有孝伦公主说的那般调皮,唯有眼中一抹慧黠之色难掩。

她像模像样地对李纨行过礼,李纨喜欢得紧,不禁想去携她的手,后来想起有些造次,正在为难之时,这小姐主动扑过去道:“姨姨抱。”

李纨一把搂在怀里,道:“亲亲姑娘,你这般招人疼,我也没什么好东西给你,这个镯子是我一向随身带的,你拿着顽罢。”说罢从腕上褪下一个镯子给了她。

那镯子是海货,镯身晶莹剔透,乃是顶纯净的碧空玛瑙制成。这玛瑙无非颜色清淡些,并不珍贵,难得的是上面镶嵌的一溜儿猫眼石,俱是通透得很,个个流光溢彩。小姐好奇地把这镯子托在手中观看,只觉如冰雪般却不凉手,低调中带着神秘与高贵,顿时满心满眼的喜欢。

孝伦公主忙止道:“你不要宠坏了她,那种东西岂是小孩子戴得的?我的生日你已是费心不少,再这样我就不该叫你来了。”

李纨笑道:“这镯子再稀奇,也抵不过我喜爱姑娘的一片心思。”其实这样的镯子在李纨看来的确不怎样,猫眼石在国中虽珍贵,海外几个国家确是盛产的很。精灵进宝乃是交易能手,海货铺子里类似的首饰极多,每次都是挑顶尖的送给李纨。其他那些她嫌样子不好太俗艳没要的,都被别人高价抢购一空,时常是有价无市。

孝伦公主见女儿实在喜欢,便道:“还不快谢谢你姨姨。”

那小姐奶声奶气地谢过李纨,爱不释手地把玩那镯子。贾母见公主母女俱是喜欢,不由得放下心来,说些话儿凑趣,气氛越发和睦。

临走时,孝伦公主意味深长对李纨道:“你们府里若是有什么困难,只管对我来说。这回你们诚心为我,我知道那边府里情景,也不便宣扬,咱们只记在心里罢了。今年我有些琐事儿不得闲,明年春夏见分晓。”

李纨听得糊里糊涂,只当那两棵树解救了公主哪项燃眉之急,忙道:“我是个俗人,不会做事,公主不恼就好了。”

孝伦公主笑道:“你不知,俗有俗的可爱,那些故作清高的才是惹人厌呢。”

回去的路上,贾母一改欢快脸色,沉静对李纨道:“你回去料理好事情后便来我这里一趟。”

李纨莫名其妙,不过还是答应了。

才回到稻香村,那旺喜等候了多时,李纨意外道:“你今儿怎么得空来了?”

旺喜一脸焦急道:“回主子,昨天押公主寿辰礼物过去的人回来划单子,我才知传话的人说错了,多做了好多棵金银树过去,闯下大祸,还请主子恕罪!”

李纨诧异地接过单子一看,顿时脸色苍白:“我道今儿公主怎别有一番殷勤……这,这是福是祸?”

旺喜道:“主子不要急,若上头真问起,咱们也有账本应对,公帐私帐一向是早早预备下了的,防着的就是有人看中奶奶财产前来盘查。”

李纨道:“既是如此便也罢了,虽然棘手,礼物也送早了去,咱们还需朝着好的方向想才是。”说罢又笑道:“想必老太太叫我去,也是和这东西有关联。不妨事,我有主意,你自回去料理生意罢。这些时和天狼那边贸易如何?”

旺喜道:“一直很顺利,照奶奶吩咐,时常寻些精巧玩意贱价几乎白送给天狼大人,大人很是欢喜,又介绍了不少弟兄供货,储物库里的金银近些年是用不完了。”

李纨点点头:“你悠着点儿,虽说现在金银奇缺,也不可放出多量去,按照我之前吩咐那样慢慢流放到市面上,黄白之物也不至于贬值。”

旺喜又说了些金银行之事,李纨听得很满意,赏了她许多东西留她吃饭再去。安顿好旺喜后,李纨整过装,匆匆赶往贾母处。贾母见她来,吩咐屏退了众人,独留她一人在跟前。

李纨恭敬地等贾母训话,怎知贾母合着眼半晌不说话,李纨心里渐渐没有底起来,才想搭讪着说话时,贾母慢慢道:“好个木头般的孙媳妇,我竟是不知,你有这般厉害了!”

李纨忙称不敢。

贾母道:“你那个镯子是从哪里来的?”

李纨想半天才知贾母说的是她给恒国公小姐的那个玛瑙猫眼镯,只得陪笑道:“那镯子不过是个小玩意,是我嫂子从扬州带来给我的。她说我带不得颜色过于鲜艳的东西,就这个镯子还不至于闪眼。我当初也曾苦辞,她却说你这样就是瞧不起娘家的人了,只好收下。”

贾母叹口气:“若是李家送来的,便也罢了。现今猫眼儿是何等价钱,你可知道?像那镯子上那般大的,取一颗下来卖掉放到普通人家去,就能过个好几十年了。我知道这几年你们李家渐渐有起复之势,只劝你不要学那些不长进的人家,做下不好的勾当,图着一时赚钱却毁了长久根基。兰哥儿好容易接下这门亲,你不能要他被人说有个放印子钱的娘。”

李纨这才明白过来,原来贾母怀疑自己谋不正当之钱,忙跪下道:“老祖宗明鉴,要说我手里没有一点钱,那也是假的。家里给我的月银份例都是上上等,再加上哥嫂怜我年轻守寡,悄悄送来的东西,我攒下一份来,交给那边府里的娄奶奶,要她替我开了几个小铺子,替兰儿攒些纸笔钱。那些铺子都是极为正当稳妥的,老祖宗若是不信,我立即去了契书来看。”

贾母扶了李纨起来道:“你这个孩子,还是这般老实。我不过提句醒儿罢了,哪里就吓成这样?其实你要娄氏替你照看的那片房子我早就知道了,却不知还有几个铺子,看来果真是我年纪大了,耳目也不清明。”

李纨听得心惊肉跳,贾母到底知道多少?

贾母道:“这样看来,你那些产业虽救不得火,往后支撑你和兰儿过活算是可以的了。宝玉和林丫头那一份我也早早存下,就怕将来家里出了事,也有个退步。虽然你不见得稀罕,我这里也留下几箱东西给你和兰儿,只盼你将来多多照拂我那两个玉儿,好歹扶持他们站稳了脚跟,这般我死了也闭眼。”说罢老泪纵横。

李纨安慰贾母道:“老祖宗莫要这般灰心,家里哪里就到那般地步了?如今娘娘受宠,咱们又和公主府结下亲家,这样势头一时想败下来也难哩。”

贾母摇头道:“越是这样我心里越发不安,你不知,月满则亏。况且他们做下的事我不理会,不是说心里就没数。我太老,你们又太年轻,咱们家里现在看着显赫得很,可是那些事儿一旦捅出来,也就越凶险!”

李纨才要问是什么事,突然王熙凤的笑声从外头传来:“老祖宗留着大嫂子偷吃什么好东西呐?见者有份,我也来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