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风乍起 (5K,含绿葱小茶8月和氏璧+)
作者:寒武记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0480

( 请牢记 ) ( 请牢记 ) 齐意欣吃惊地看着那头牛,回头问那少年:“这里怎么会有一头牛?”难道是要养着每天早上挤奶?——免费牛奶,专门给员工的早餐福利?

可是看上去也不像奶牛啊!

那少年憨憨地笑道:“你看着。开 心 文 学 ”说着,一个人走进了屋子里面。

只见那少年来到牛的身边,从旁边的桌上拿起一根鞭子,举了起来,往牛身上抽了一鞭。

空中一声脆响,那牛着痛,立刻围着齿轮转起圈来。

齐意欣这才看清楚,原来那牛身上还绑着一根绳子,连着齿轮转盘。

牛一转圈,那齿轮也被拖动,就转了起来。

同时连着齿轮和铁制印书车床的皮带也活动起来,将皮带上的白纸带动着,往印书车床那边缓慢地移动过去。

等白纸到了车床的里面入口,然后从另一端出来的时候,已经两面都印上了字。

“这就是新印出来的报纸。”那少年放下鞭子,走到车床的另一端,拿着那张还有油墨清香的报纸,双手捧着,送到齐意欣和叶碧缕跟前。

齐意欣的嘴已经张得可以容纳下一个鸡蛋。

她怎么也没有想到,那牛,原来是用来作为动力,印报纸的!

天哪!

齐意欣觉得自己满头黑线,赶紧闭上嘴,右手有气无力地抬起来,抚在了额头之上。

她还以为,办个报馆是极容易的事。想她前世,虽然没有在报社工作过,可是她好歹看过那么多年的报纸杂志。没吃过猪肉。也看过猪走路。本来以为,自己随便把前世看到过的一些点子拿出来,自然就能将这间报社起死回生,办得风声水起。

看见了这头印报纸的牛,齐意欣才察觉到理想和现实的巨大差距。

叶碧缕对此倒不陌生。京城也有一家小报馆。叶碧缕在京城女学的时候,也听人说起过,知道比较先进的报馆。都是用牛作为报纸印刷的动力,所以一点都不吃惊。

只是看见齐意欣的样子,叶碧缕便知道。这位大小姐。根本就不知道报纸是怎么印出来的。

叶碧缕笑了笑,从那少年手里接过报纸看了看,对齐意欣道:“这报纸还不错,就是太过严肃正统,花样儿也少点。——你看看,到底还想不想办报馆?”

齐意欣放下手,咬着牙道:“办!怎么不办!——再难也要办。”说着,从叶碧缕手里接过那张报纸。迅速地扫了一遍。

好在文字还是差不多的,齐意欣读起来也不吃力。就是对那些之乎者也很是头疼,看了半天。只觉得佶屈聱牙之极。

这样的报纸,送人都没人看。——又不是考科举的教材。要这么复杂做什么?这样子怎么可能深入民心,形成一股强大的引导力量,来为顾远东造势?!

齐意欣捧着报纸,默默地出神。

严先生自己在堂屋里坐了半天,也跟着走了过来,站在齐意欣和叶碧缕身后,缓缓地道:“这样的报纸,一天可以印一万张。车床上用的字,是铅字活版。用的墨,是明胶煤油熬成,浓淡相宜,干爽得快,乃是上好的报纸用墨。”

齐意欣听了半天,回头问道:“这一万张报纸,可以卖出多少张?”

严先生低下头,肩膀又耷拉了下来,有些惭愧地道:“一百张左右。”

齐意欣松了口气。还好,这样乏味的报纸,一天也能卖出一百张,可见前景还是不错的。

再说,她也知道,办报纸,是砸钱的买卖。谁钱多,谁就赢。

不说别的,财大气粗的人,可以将全部报纸免费奉送。这样的强大攻势,没有几个人能抵挡得住。

齐意欣一直觉得,在这件事上,钱不是问题。她要的效果,是报纸能够深入民心,真正能够引导民心所向,才能起到舆论主导的作用。

她的目标,便是她旗下的报纸,成为这江东二十郡的主流媒体。

如果有电就好了。有电的话,就方便多了。

齐意欣心里一动。现在这个时候,在外洋应该已经出现发电厂了吧?如果顾远东能够在东阳引进发电厂的话,岂不是他的一大功劳?

给顾远东造势,也要他切切实实,为江东二十郡的老百姓,做些实事才行。

而发电厂这种东西,本来就不能由私人民间运营。

顾远东作为江东二十郡的首脑,由他出面办发电厂,是再合适不过了。

齐意欣一面盘算,一面打定了主意。先把报馆买下,打出报纸的规模效应。同时让顾远东去联系知道怎么办发电厂的工程师,哪怕去外洋请一个回来都行,要在东阳先把发电厂办起来,然后推广到整个江东。

“严先生,这套设备,多少银子您愿意卖?”齐意欣心里一团火热,立时爽快地对严先生问起价钱来。

严先生恋恋不舍地看了看这屋里的一切,咬了咬牙,道:“一千两银子。——一千两银子,我把整栋房子,连同房子里面的设备、桌椅,还有二楼、三楼里面的家具,都让与你们。”又指着屋里的印书车床补充道:“这套书床,是严某当年花了大价钱从外洋运回来的。整个新朝,就只有我这里有这样一个用牛拉的铁制书床。别的那些小报馆,都是用的手摇式平板印刷机,一天只能印数百张报纸而已。”

看得出来,严先生对自己的印刷设备,还是颇有信心的。

齐意欣听了,心里却是一沉。她只打算出。”

,是一个简洁明了又琅琅上口的名字。

齐意欣觉得对于报纸来说,一个好的开始,就是要有一个容易记的好名字。

严先生愣了愣,道:“名字你们拿去,不用钱。——不过,我有一个要求。”说着,定定地看着齐意欣,道:“我可以便宜一些把这些设备卖给你们,但是,我希望你们答应我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齐意欣和叶碧缕异口同声地问道。

“答应我,你们一定会好好办报纸,不要让,最后消失在东阳城里。”严先生诚恳地道。

叶碧缕点点头,正要说话。

齐意欣却已经有了一个主意,冲口道:“要不我们合伙吧!”

“合伙?!”严先生心里也是一动,“你什么意思?”

齐意欣顾不得叶碧缕在下面使劲地拉她的衣襟,笑着道:“我看严先生真是把这家报馆当作毕生的心血,我们就这样买了过去,也有些不好意思。若是严先生不嫌弃,我们向报馆投资,和严先生一起,做这家报馆的老板,怎么样?”

合伙做买卖,在商人中极常见。

严先生自从开办报馆之后,也对商人的这些手段并不陌生。

他这家报馆开不下去了,也就是因为他自己的积蓄都花光了,而卖报纸的钱,又不足以抵消办报纸的开销,才濒临倒闭的。

可是这两个女子,年岁并不大,知道她们要投入进来的,是怎样一个行业吗?

严先生语重心长地劝她们:“办报纸,是一个无底洞。你们还是回去,跟家里人先商议商议吧。”

齐意欣摇摇头,道:“我只要严先生一句话,同意,还是不同意。同意的话,我过两天,就送合同过来。咱们签了合同,明确了责、权、利的关系,就可以重新筹办起来。如果不同意的话,我就送银子过来,买下先生的设备和办公家具,如何?”

严先生本来对齐意欣有些不以为然,觉得她只是娇小姐一时兴起而已。

可是现在见她说起合伙的事情来,井井有条,又像是有些见识的。

“让我考虑一天,明天给你答复。好不好?”严先生一边。一边领着齐意欣和叶碧缕往对面的屋子里去了。

对面的屋子里,是一间大屋子,隔成了两个单间。里面有几张办公桌椅,桌上零星摆着一些笔墨纸砚。

“外面的这一间屋子,是我们的营业部。以前这里有一个出纳,一个发行,现在都走了。后半部分。是我们的编辑部,现在只有我爹一个编辑。”那少年看着这间屋子,对齐意欣和叶碧缕介绍道。

齐意欣点点头。都差不多了。该看的都看了。该说的都说了。她要做的,就是回去筹银子去了。

被齐赵氏带走的那些仆妇还欠她二百四十两银子,她再找大哥借三百两银子,应该就够买设备了。

如果严先生答应合伙的话,应该连。相当于三更哦。听说月底最后三天有粉红翻倍,请大家留着粉红票,月底再投给吧。现在粉红票没有限制了,大家可以都投给某寒哦。贪心滴某寒叩谢~~~o(n_n)o(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