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擂台
作者:章小凡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2448

感受到三股明显的信息冲入自己的识海后,章玉良没有当街查看这次天书残片的内容,反正它们又不会丢,于是放下心来继续逛街。开 心 文 学

毕竟古代大城市的街道也是难得一见的,而且他也想顺便看看还有没有什么便宜可捡,不过一路走过去,再没碰到这样的好事。

就在他走马观花的时候,却突然现身边的江湖豪客多了不少,而且行色匆匆,似乎往城中心涌去。

而章玉良好奇之下,便跟着旁边那些穿的,迎风飘扬。台下则竖着一排兵器架,上面似乎摆着木刀、木剑、木棍、木枪、木锤等等。而一群穿着蓝色练功服的武师似乎在台底下说着话。

章玉良这好奇宝宝自然是挤在人群中,耐心等待即将生的一切,只见当先跳上一位身形高大、脸色沧桑的中年男人,只见他开口道:“各位江湖同道,在下龙虎门白寿,今日在此设擂台,不为决生死,也不为招亲。”

台下响起一片笑声。

“呵呵,今日不过是想以武会友,和诸位英雄豪杰切磋武学,还望各位英雄不吝赐教!”

章玉良看着白寿,心中奇怪,不禁轻声说道:“这人脑子有病吧,莫名其妙摆什么擂台啊?”

谁知道他听见旁边一人呵呵一笑,回答说:“这龙虎门本是建宁城的一大门派,这次设擂无非是显摆下武功,以期收到资质上佳的弟子,另外在台上战胜众多江湖好手的话,也能树立门派威望。再者,还能锻炼下门下的弟子。其实其他门派也会这样设擂,不过像这样摆擂的大多都是中、小门派。”

章玉良转头一看,原来身旁站立着一个年轻的帅哥。

这人身高一米八,鸭蛋脸,面相温和俊雅,肤色偏白,头上束着青色头巾,身上穿着青色的长衫,腰间系着白色的腰带,腰带打结处挂着一块铁牌,上面写着一个“唐”字,腰带上靠近右手边的地方,挂着一个皮制的小袋,也不知道装了什么东西,而下身则穿着白色的武裤,脚踏一双黑色的高筒棉鞋,负在身后的双手白皙异常,腕上覆着一对鹿皮护腕,不过最显眼的,便是那人的一根根手指显得异常的修长。

章玉良心里一阵暗骂:“靠,这家伙没事长那么帅干嘛!”不过嘴里却是继续说道:“兄台真是博学多才,莫非你也是学武之人?”

而那青年却是脸上一囧,说道:“呵呵......是啊。一看兄台就是在家苦练武艺,如今武功有成,出来历练?”

然后他看着章玉良那一脸你怎么知道的表情,却是心想:“有意思,我穿成这样他居然都不知道我是哪个门派的。”

不过他却继续说道:“兄台一看就是孔武有力之人,不过对这摆擂的规矩居然未听说,所以在下冒昧胡乱猜想,没想到还真被在下猜中了,呵呵。”

章玉良却心想:“杯具,感情这家伙是变着法说我是土包子。郁闷,居然被一古代人鄙视了!”

那青年却是好奇道:“这位兄台,还未请教?”

章玉良一脸迷茫的等着对方问出要请教的问题,两人大眼对小眼,对视半晌,突然章玉良心中想起这好像是古代人问名字的方式,脸上一红,却是说道:“兄弟是问我的名字吗?我叫章玉良,文章的章、玉石的玉、良好的良!”

那青年倒是没说什么久仰之类的话,略略思索后,只是微笑一下,说了句“幸会”。

章玉良却反问道:“不知兄台尊姓大名?”

那青年微微一笑,脸上似乎放出光芒,开口说道:“在下唐不平。”

“幸会幸会!”章玉良也用江湖口吻继续对答。

可唐不平却是一呆,心想:“不会吧,难道我这么没名气?唔,一定是这家伙太土了!”

随着台上一声锣响,台上的白寿向四方作个揖,继续说道:“今日比武乃是会友,还希望各位英雄好汉手下留情,台下有结实的铁木兵器,还望众位好汉给个面子。”

周围众人却是哈哈大笑,鼓掌起哄。

唐不平说道:“开始了!”

只见眨眼间跳上来一个身穿蓝色练武服的年轻武师,估摸着2o岁出头,只见他对周围一抱拳,朗声说道:“在下龙虎门第九代弟子刘艺,技艺微薄,不知哪位兄弟愿意上台赐教?”

台下众人左顾右盼,却是没人跳出来,而年轻武师笑了笑,使起了激将法:“莫非在下声名远播,诸位英雄胆怯了?”

只听见有人大吼一声“我来”,便一跃上了擂台。

“在下张焕,请指教。”

只见那人长得三大五粗,面貌略丑,一身粗布服。而二人互相抱拳行礼后,随着一声锣响,二人便飞身斗在一起。

章玉良定睛看去,只见那年轻武师刘艺使的拳法似乎不是什么高级拳法,但一拳一腿、一招一式之间极有章法,出拳迅,招式沉稳有力,身法灵活,很明显那刘艺的武功基础扎实无比,而反观张焕使得是一套刚猛的掌法,不过他出招虽然刚猛,但却死板,下盘稳固但身形并不灵活。

章玉良看着二人一招一招的对拆,心里不停和自己一一比较,如果他站在二人对面,将如何对敌。

而旁边的唐不平只看了几眼,便知道刘艺必胜,剩下的不过是时间长短,收了目光,回过头来,想和刚认识的这个有意思的人聊聊,哪知他看见章玉良双眼不停的看着二人比武,居然达到入迷的程度,他心底暗赞了一句,便继续看台上的比武。

不到一刻钟,那张焕便身中数拳,然后被刘艺一脚击中,倒地认输,四周响起了巨大的叫好声。

然后张焕满脸羞愧,下了台,在众人的喧哗当中偷偷溜了。

接下来那刘艺却是连战数人,场场皆赢,自然博得台下观众们的掌声和叫好声无数。章玉良却是趁着刘艺对敌时,运起内力凝聚双眼,将他的出招、力的方式记了个大概,而后暗暗在心中演练。

旁边的唐不平却好奇,这章玉良目不转睛的看了半天,到底看出什么没有,于是开口向章玉良询问。

而章玉良却根据自己的判断,评价说:“那刘艺使的拳法虽说基础了些,但这套拳法若练到深处,恐怕威力亦是不小,而且刘艺基础扎实,身形灵活,悟性应该不错,内力颇有根基,是难得的好手!”

而唐不平却是心中暗暗点头,章玉良说的和他心中所想一样。

而后刘艺下了台歇息,由其他师兄弟轮番上场,不停的演绎着比武的激情和畅快,让整个广场上叫好声、惋惜声不断。

章玉良则一边看,一边和唐不平聊聊自己对台上比武之人的评价。同时他也逐渐明白为什么龙虎门要举行这样的擂台了。台下那么多观众,“粉丝”不知该有多少,估计这次擂台比武结束后,龙虎门在这建宁城的声望怕是要水涨船高了,很多年轻人估计都会想到龙虎门去学武。

随着比武的进行,慢慢地,台下的挑战者也逐渐少了下来,而此时,唐不平却笑道:“现在好戏才开场!”

章玉良不解,于是唐不平说道:“那些虾兵蟹将之流的武者落败后,肯定有人看不惯龙虎门的嚣张,说不定会有人上去教训这些年轻弟子一顿,灭灭他们的威风......”

话还没说完,却见一团红影却是飞上擂台,待那红影定下身形,众人仔细一看,却是个年轻貌美的姑娘。

她年约双十,瓜子脸,肤色白皙,眼睛水灵,一双柳眉却是微向上扬,身穿红衫,双手环抱,身材不过一般,但显得极为高挑。不过那女孩神色间,英气逼人,对龙虎门似乎显得不屑一顾。

只见那姑娘说道:“在下曹敏文,特来领教贵派高招。”

而台下龙虎门的年轻后生互相观望,却是不好意思欺负个女流之辈。良久,其中一人跳上擂台,欲和曹敏文比试。

哪知那姑娘抱拳行礼后,却是身形一动,以极快的度欺进龙虎门弟子的近前,不待他反应,左手虚晃,右掌飘飘,一招“两处闲愁”击向那弟子的前胸,而那弟子抬手格挡了一下,显得极为勉强,曹敏文却是右手回收,左手使一招“轻解罗裳”,对准那弟子的左肩轻飘飘的扫去,那弟子中招时居然如遭雷击,往后飞退。哪知曹敏文却是左脚微抬,右腿微蹬,以更快的度追了上去,扬起右手,一招“独上兰舟”便往那弟子的胸腹拍去,而那弟子惨叫一声,如断了线的风筝一样直接被拍出擂台。

台下“哗!”的声音响了起来,众人议论纷纷:“三招!只用了三招啊!”

“好厉害的武功!”

“不知道是哪个门派的?”

......

而台下,章玉良早已运起眼力,观察二人武艺,当他看到那台上的美女身上涌出的拇指粗细的内力气流时,便知道那弟子一定输。就在那弟子被击出擂台时,他还习惯性的对唐不平说了一句:“内力很好,身法轻盈,度极快,但最精妙的是她的招式,那套武功似乎极为奥妙,估计以变化著称,难得一见啊,应该是高手!”

而唐不平却是眼中精光一闪,“咦”的一声,接着轻声说道:“梅花手!”

章玉良一脸八卦的向唐不平问道:“这‘梅花手’很厉害吗?也不知道是哪一派的功夫?”

唐不平却脸色一正,说道:“这梅花手乃是天山派的路数,在武林中也是颇有盛名,据说天山派已故的掌门周玉航当年曾靠着这套梅花手,将当时号称‘草上飞’的采花大盗**拍得七窍流血、粉身碎骨。这套武功以内力克敌,虽然出掌时看似柔弱无力,但击打在敌人身上却是内劲爆、强悍无比,能震碎敌人经脉内脏,而外表却丝毫不见破损。”顿了一顿,他继续说道:“这姑娘招式纯熟无比,应当是天山派的。”

章玉良一听,乍了乍舌,心道:“好厉害!我要好好看看!”

接下来,毫无悬念,众龙虎门弟子无一是其对手,几个回合便被打出擂台,就连之前章玉良颇为欣赏的刘艺,也被那曹敏文轻轻松松十几招拍下擂台。

台下众龙虎门弟子纷纷受伤,面色无光,羞愧难当。

而那白寿微微皱眉,却是脸不变色,轻轻一跃,站到了擂台上,对着曹敏文微微一笑,说道:“这位姑娘是天山派的高徒吧,这一手梅花手使得俊俏的紧啊。在下白寿,希望姑娘能给在下一个薄面,不甚感激!”

说话间,人群中突然挤出一个青年,约莫16岁上下,焦急的对着曹敏文说道:“师姐,快下来,师兄他们到处找你呢。别惹事了。”

那曹敏文眉头一皱,对那半大孩子说道:“来了。”

然后一脸傲气,对着白寿说道:“我还以为龙虎门很强呢,原来也不过如此啊。”

那白寿却是脸色一正,说道:“姑娘慎言。这些来比武打擂的不过是些门下弟子,你又何必欺人太甚呢。”

那曹敏文却是冷笑一声,说道:“那就让本姑娘试试你的武功。”

说罢,也不待白寿开口,欺身而上,向白寿攻去。